《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1
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日本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所著《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以下簡稱《整理魔法》),利用國慶長假閑暇時光通讀了一遍,感悟到了“留”與“舍”之間“怦然心動”的標準,反思先前的收納整理思路,也為即將到來的新居入住提供了參考的整理方法。
一、怦然心動乃去留最高標準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有大量可以舍棄的物品,但去留標準如何,相信這是很多人糾結(jié)的地方!墩砟Хā诽岢隽恕扳袢恍膭印钡臉藴,如果家里一件物品讓自己“怦然心動”,那么即便在外人看來毫無用處,對于個人來說也是要留的;沒有怦然心動感覺的物品,大可直接拋棄,即便過去或?qū)硎怯袃r值的,但對于當下沒有任何價值。由于個人的心智資源有限,不可能對家中的每件物品都“怦然心動”,因此運用這個標準的結(jié)果就是家里留下的物品都是讓人心情舒暢的精品。
二、整理不等于收納
收納和整理熱潮從東瀛日本傳來,近兩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著手收納整理,不少注重企業(yè)形象與文化的大型企業(yè)也引進“5S”、“6S”等整理法,但有一個很深的誤解那就是將“整理”和“收納”混淆為一個概念。應該說,整理和收納盡管有一定交集,但絕對是兩回事。
“收納”是利用各種工具將手頭不用的物品以一定的規(guī)則按照使用頻率放置起來,核心思想是存儲而非斷舍離。收納幾乎是時時刻刻在做的事情,每天要做很多額外動作。收納思想認為超過一定時間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方才拋棄。
“整理”則是集中在一段時間內(nèi)將所有物品進行分類(一般從衣物開始)并根據(jù)“怦然心動”的標準決定去留,在拋棄了大多數(shù)不讓人“怦然心動”的物品后,物品數(shù)量得到極大削減,再進行簡單收納,也不需要很復雜的工具或規(guī)則,具體可以參考《整理魔法》。整理不需要每天做出額外多余的動作,而是半年甚至一年一次性運動式地(書中將此稱為節(jié)日)選擇并拋棄無“怦然心動”感的物品后集中收納,并把日常物品放在應該放置的地方即可,甚至都不需要大量采購收納工具。
收納可能導致的極端結(jié)果就是家里像倉庫一樣堆滿了各種塞滿的收納箱,許多物品被長期放在看不到碰不到的地方而長期得不到處置,而家庭成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用于記憶和分類“哪些是一周用一次的,哪些是一個月用一次的,哪些是半年用一次的……”。整理則不需要,其終極結(jié)果只有一個——在舒適敞亮的空間中只保留自己“怦然心動”的精品物品。
誠然,有人愿意將“收納”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但“整理”能夠以較低的頻率獲得更好的效果,更適合我們身邊普遍存在的“家務懶人”。
三、終極目的是整理人生
整理家居或許只是一個開始,順著“整理”的思路,我們可以思考,是不是在家居之外,還有太多自己沒有“怦然心動”感但仍hold在手上的東西,是否可以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整理”,比如一份你并不喜歡的工作,比如一個你不愛的人,再比如某個不再讓你心動的圈子或社群。通過做減法,讓自己的心智資源集中于更加“怦然心動”的事物上,則生活會變得更加舒適美好,各類積極資源也就隨之吸引而來。
另外一個角度,整理的過程也是不斷發(fā)現(xiàn)自我的過程!扳袢恍膭印笔莻很主觀的標準,但正因為如此,怎樣的物品讓你“怦然心動”往往就是個人的特質(zhì)、優(yōu)勢和底層潛力所在,而發(fā)揮自身特質(zhì)、優(yōu)勢的工作或事業(yè)往往是自己喜歡做又能容易取得成就感的工作或事業(yè)。正如書中所言,作者有位客戶在整理中發(fā)現(xiàn)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背后反映的是自己樂于幫助別人生活的特質(zhì)后,辭去IT工作而成功創(chuàng)辦了家政事業(yè)。所以,整理整理物品吧,說不定就聽到了機會的敲門聲。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2
這個寒假,我又重新讀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并嘗試在微信群里跟伙伴們分享怦然心動的整理收納這個理念。
可以說讓我意識到讀書真的有用的,就是這本書,我們往往會聽到一些很感人的理念,可是做不到,不好去踐行,而這本書不只是介紹整理收納的理念,而且給了我們很好的行動方案。
這本書的作者近藤麻理惠,并不是一位專業(yè)的作家,她的職業(yè)是到客戶的家里去,指導他們整理自己的物品,她是一位整理收納咨詢師。她受到客戶的啟發(fā)把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寫成一本書,幫助更多的人。這本書就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是一一年在日本出版,一二年就有了中文的版本,這本書在美國上市之后,連續(xù)77周排行熱銷書的榜首,并因此在20xx年被美國的《時代周刊》雜志評選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那一年這個女孩才25歲。
書中的整體理念完全不同于,我們通常認為的常識性的一些認識。比如說,我們都認為整理這件事情就是會反彈!即使你費了再大的力氣完成了整理,沒有三兩天就又亂成一團。比如說,你認為整理這件事情就是要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輪流整理,一個柜子一個柜子,一個抽屜一個抽屜的輪流整理。其實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她的這本書被翻譯成42國的文字,影響了全球各個地方的人們的整理方法是什么呢?
是按照物品的類別去整理,比如說按照衣服、書籍、文件、小物品、紀念品這樣的順序去整理。比如說整理只有兩步:一、先完成丟掉這個動作。二、設定留下的每一個物品的固定位置。在這兩步之中,最重要的就是順序,徹底完成了第一步再開始第二步,不要在丟棄物品的過程中考慮收納的事情。而丟棄物品的原則是選擇讓自己心動的物品,其它的毫不猶豫統(tǒng)統(tǒng)丟棄!
在收納的時候,首先要劃分出每個人的收納空間,采取集中一點收納法,就是每個人的物品,集中收納在一處。每個人都絕對需要一個只屬于自己的領地,當一個人意識到這里完全屬于他自己的時候,就能夠擔負起整理養(yǎng)護和打掃的責任。在物品收納的時候,提倡直立擺放,就像是一本書,書籍朝上直立擺放在那里。不管是衣服還是小物品,像是尺子、裝訂書釘?shù)暮凶樱鹌,都可以直立擺放在小盒子里,甚至筆記本電腦也可以直立擺放在書籍的旁邊。
完成衣柜整理的伙伴反饋,就是知道了什么是足夠,我們需要的其實并不多。以前面對滿滿當當?shù)囊鹿,卻總覺得沒有可穿的衣服,在丟棄了大量的衣服之后,衣柜里只留下讓自己心動的衣服,衣柜變得輕松整齊了,打開衣柜覺得很心動,有一種富足感,覺得自己需要的都已經(jīng)擁有了。
在選擇物品和收納物品的時候都是只有一個標準,自己心動嗎?現(xiàn)在的你心動嗎?不執(zhí)著于過去也不恐懼未來,放下對物品的執(zhí)念,關注當下的自己。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3
此書的作者是日本近藤麻理惠,是一本談整理的書。
談的是整理,但是帶有的是魔法。
讀完這套書,簡直是匯聚了正能量,讓人不由自主地,動力十足地整理房間,整理自己的生活。
關于整理,做過家務的都知道,家里亂糟糟主要是東西太多了。所以呢,要“丟棄”,而且當然不能全部丟掉,選擇的標準就是物品是否能讓你“怦然心動”。書中提到如果一件衣服比如穿了很多年的T恤,留著也不會再穿,需要丟棄。又比如,一件過時了的裙子,但是很喜歡,不丟棄,可以當作家居服來穿,甚至再為裙子配個淡妝,雖然是在家里穿,愉悅自己,何樂而不為。
書里還詳細記述了怎么樣開始整理,首先面對亂糟糟的房子,想象一下自己需要什么理想生活。然后著手,第一根據(jù)能否讓你怦然心動的法則決定物品的去留;第二為每一個留下的物品選擇一個固定位置;第三,堅持讓物品回到固定位置。
動手整理吧!并且請記得出門前花幾分鐘物品歸位,回家打開門必定會有一個美好心情!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4
最近看了一本很少女的書——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我覺得這本書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收納,更讓我明白了:整理房間或者舊物,其實也是在整理自己的心情,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和未來的自己擁抱。
我以前是一個特別邋遢的人,在宿舍里把東西亂扔,什么都是一團糟。我想,這也許和小時候的經(jīng)歷有關:我爺爺是一個十分有條理的人,他總會把我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甚至我小學上學的書包都是他幫我裝的,當然有的時候落了東西我也不免嗔怪他。我爺爺又是一個不舍得扔東西的人,從我小學的課本到我戴過的每副眼鏡,他都留著。耳濡目染,我也總是不舍得扔用過的東西,記錄時間的流水賬本,12.9比賽用的白手套,同學送我的圣誕蘋果的包裝盒……
書中指出,一般的收納法只是告訴人們?nèi)绾问帐皷|西。但其實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拋棄一些東西。
往往我們不舍得扔東西,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覺得以后還會用到的;
對物品很有感情;
不知道怎么處理……
我以前是一個覺得留著物品就好像留著我們之間珍貴記憶的人。我覺得,我看到那些物品,我就會想到我所經(jīng)歷的故事。但我現(xiàn)在有一些轉(zhuǎn)變,當下的體驗才是最真實的,這些物品固然能夠使你回憶起快樂的時光,但是那種時光在它被感受的瞬間才是最幸福的。
麻理惠說,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的手去觸摸這些物品。如果他們有讓你心動的感覺,那就把他們留下來。而對那些想丟棄的東西,就對他們真誠地說聲“謝謝”,感謝你們陪伴我那么久。物品也像一個人一樣有了生命,他們也是來這世界上陪伴了我們一程。
也許,清理物品也是在告別,在和陪伴了自己很多日子的親密物品告別。分離是痛苦的,但也是人生中永恒的話題。
說實話,有的時候也不想面對過去的自己,所以也不希望去整理舊物,怕碰觸到傷痛,所以就讓他亂亂地丟在那里吧,壓抑在記憶的深處。我有的時候空虛,就會開始整理房間,或許整理房間也是整理內(nèi)心的一部分。
整理著整理著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剛上高中的照片,那時還沒有那么胖,還是很清純?吹搅舜笠恍律鷫粝胄愕臅r候給自己留下的夢想“帶著單反,彈著吉他,在各處環(huán)球旅行”。這個想法是我在看了一個叫做《練習曲》的電影之后產(chǎn)生的,電影講述了一個男孩子背著吉他在寶島環(huán)島旅行,在旅途上遇見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許我覺得那種相遇的感覺很好吧。也看到了很多朋友想在大學做的事:鍛煉肌肉,使自己成為肌肉男;大學期間讀完100本書;發(fā)SCI的論文……
我很好奇,這些愿望他們實現(xiàn)了嗎,就詢問他們。很多東西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真是懷念那個剛?cè)氪髮W滿懷希望的自己呢。也許這就是整理舊物的意義之一吧,看看過去自己當初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我以前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有著自己的“歲花簿”,記錄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我又不愿意翻看他們,里面有快樂,但也有很多失落與迷茫?梢哉f,日記陪伴我,我能在上面隨意吐露心扉的時刻是我們之間最珍貴的時刻。我還保留著我家里人寄給我的每一封家書,其實內(nèi)容歸結(jié)成一句話就是“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呀,我們都愛你!”日記本和信都被我收納在一個小盒子里,也許在以后的某一天,我會重讀那些文字,和大家分享;也許他們就這么沉寂的睡在那里,成為我心里塵封的一部分。
整理房間,不只是在整理物品,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和記憶,整理自己的生活方式,整理自己的人生。當留在你身邊的東西都是讓你怦然心動的東西,那么整理魔法就奏效啦!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5
第一次知道麻理惠,是因為網(wǎng)絡上都在瘋傳,說這應該是男人最想娶回家的老婆范本。然后后面有關于她的詳細介紹,當然,還有很多關于她整理了房子之后的前后對比照片。
那個時候,我正處于斷舍離的初始階段,開始會經(jīng)常性的扔一些衣服,尤其是一些自己沒有穿的舊衣服。其實邁出那一步真的很不容易,因為童年的時候,過著物質(zhì)很匱乏的生活,所以長大以后,只會拼命的想擁有,丟棄任何一樣自己曾經(jīng)擁有的東西,都覺得是一種痛苦。
到后來買《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來看的時候,其實我已經(jīng)將斷舍離進行得差不多了。家里能扔的,不能扔的,只要我覺得不再讓我覺得特別需要的東西,我都會扔扔扔。,有的時候也曾經(jīng)因為扔東西而后面有需要找不到的時候后悔過,不過都只是暫時的。因為我覺得對于我來說,更多的時候,我其實是不再需要那些東西的。
這本書分成五章來寫的,剛開始第一章,就寫了我們在收納的時候,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總感覺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其實這從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了,那個時候經(jīng)常喜歡整理家里面的抽屜,但是總感覺很多東西明明扔了的,可是后來為什么又出現(xiàn)在抽屜里,或者明明自己是將東西整理得很規(guī)范的,可是為什么沒過幾天又亂了?而且以前也總覺得,我一天整理一點,然后很快就會將家整理完,但是實際上卻是,當你整理完了以后,發(fā)現(xiàn)之前整理的東西又亂了,然后就陷入一個死循環(huán)去了。
在第二章里面,麻理惠老師就開始介紹整理的最高境界:扔!其實以前剛開始看到介紹她的關于整理的文章時,看著那些對比照片,我就很好奇,她到底是將東西給收納到了哪里。直到后來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她的關于整理的精髓:扔扔扔!!我才恍然大悟。其實有很多的'時候,我們整理不好的最終原因是因為東西太多了,而且有很多東西都是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么麻理惠老師就告訴我們:扔,只留下能夠讓你怦然心動的。
第三章就介紹了當你在整理家里面的時候,應該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整理,先整理衣服,因為那是大件,是最容易讓你丟丟丟,也最容易讓你有成就感的地方。最后整理的是紀念品以及照片。因為那些是最難取舍的,畢竟有很多的回憶。這點我比較贊同,我現(xiàn)在家里面都有一些明知道不應該留,但是還是舍不得扔的東西,包括我家的書籍,一直也舍不得做斷舍離。但是又在不斷的買買買,所以我估計到最后,等我家書堆不下的時候,我就會斷舍離了。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6
上個月讀完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以下簡稱《魔法》。
近藤麻理惠小姐一直都在思考、嘗試如何整理,并總結(jié)出了關于整理的書籍。只因她從小就有這方面的興趣和很強的執(zhí)行力,這一點本身就讓人很佩服了,應了中國那句古話:行行出狀元。再小再不起眼的事情,做精了也可以成為大師。
我邊讀書邊實踐邊思考,將以下幾點想法先記錄下來:
1、丟棄——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種生活心態(tài)
不管是物品,還是思想,都只留下“心動的”和有用的,而刪除沒必要的。
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會很向往偶然間看到的電視劇里簡潔干凈的處所——東西簡單,但都是時尚,實用,人性化,讓人喜歡的物件。
對于向來提倡節(jié)儉的民族,確實很難丟棄那些“說不定有用”,或者“可惜”的東西。也因為這樣,這一點更加難能可貴,不僅是要求我們習慣的轉(zhuǎn)變,更要求反轉(zhuǎn)我們的定式思維。如果目之所及都是心愛之物,使用的東西都是自己喜愛的,勢必對我們的心情,心態(tài)都會有好的影響。
2、整理屋子,也是在整理自己的內(nèi)心
不知為什么每次整理屋子,收拾東西的時候,如果是自己一個人靜下來,就像在同時也整理了自己的想法一樣,整個人都會變得安靜,理智,有條理。《魔法》說,整理物品時,可以與他們溝通,感謝他們把自己照顧的那么好。這一點暫時沒太做到,但是整理時安靜的思考讓我自己意識到自己可能忽略掉的想法,也能得出一些自己尚未得出的結(jié)論答案。
3、回家就把包包里的東西拿出來各歸其位
除了很多收納技巧之外,《魔法》提出,要在回家時把包包里的東西全拿出來,并且各歸其位。當然,首先我們必須為這些小東西準備好他們應該存放的固定位置。
實踐中確實感受到好處:鑰匙錢包之類的必要物件不會再在出門前到處找,也更加不會忘帶;唇膏之類的小東西用的時候找得到,不用的時候也只放在固定的地方,不會再遺忘,而且,換包也簡單方便。
換個角度來想,生活也需要一些固定的習慣。比如早上運動,晚上閱讀之類的,養(yǎng)成了固定習慣,生活就有規(guī)律可循,而且可以自然而然的堅持下去,使得自己的點滴積累長成果實。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7
春節(jié)一眨眼結(jié)束了,回頭看看自已走的路,感到很羞愧,高經(jīng)考試結(jié)束后大部分時間泡在網(wǎng)上,時間在和朋友八卦聊天中溜走了,心也變得浮躁不再沉靜。2月讀書組的網(wǎng)友爭先恐后地報上自已的閱讀書目,被這么一群熱愛生活的人推著,不充電都不行,一天不接受點新東西都感覺自已落伍了,在熱心媽媽的推薦下,我選擇閱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終于趕在下旬的《遇見未知的自已》拆書活動前看完了。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是日本作家近藤麻理惠寫的,主要思想是照心動的標準選擇物品,按照先丟東西,后收納的順序,整理,達到心靈的對話,透過物品,去面對自己“對過去的執(zhí)著”和“對未來的不安”,就能看清對現(xiàn)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東西,留下讓自已心動真正喜歡的東西,在最喜歡物品的圍繞下,度過心動的每一天。
主要內(nèi)容有:整理首先就要從丟東西開始。整理有兩種:“日常的整理”與“節(jié)慶的整理”。盡早完成“節(jié)慶的整理”。在判斷物品應該留下或是丟掉時,也就是說“擁有時是否覺得心動”為基準。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剩下的,全部毅然決然地丟掉。 順利丟掉東西的基本順序:一開始是衣服,其次是書籍、文件、小東西,然后最后才是紀念品,這是最佳順序。
對丟不下手的東西說謝謝,為了珍惜你真正該珍惜的東西,所以必須把完成任務的東西丟掉。
“直立”是收納最基本的原則。
書籍整理:時效是書籍最重要的元素。
文件整理:“把文件全部丟掉”也沒問題,總結(jié)來說,文件分為待辦、保存(契約書)、保存(契約書之外)三種。整理發(fā)現(xiàn),原來減法比加法更重要。擁有什么東西,就等同于你的生活態(tài)度。因為看不清對自己而言必要的東西或自己追求的東西,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不需要的東西,讓自已無論在物質(zhì)上或精神上,都不斷地被不需要的東西所淹沒。東西之所以在那里,就是自己選擇所造成,不能怪別人。
透過物品,就能看清對現(xiàn)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東西,然后價值觀就會變得更明確,今后面對人生選擇時的猶豫自然就會減少。
丟掉雜物,找回人生決斷力。透過丟東西,可以磨練出一個人的決斷力。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8
年前大掃除時,看到滿屋的東西,心里不由得有些焦慮,瞧,面積不大的書桌,有堆積如山的書本、備忘錄以及小擺設;矮小的梳妝臺,填滿了橫七豎八的護膚品,就是衣柜里掛滿的服飾也不乏一副“盛況空前”的凌亂局面。整理成了一件頭疼大事。
讀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化解了我在整理過程中滋生的繁瑣和厭惡心理。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是由日本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撰寫的,20xx年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標題就像一個閃閃發(fā)光的魔法,讓讀者耳目一新:它既是一部整理書,同時也是一本心靈療愈書。作者從縱向橫,貫穿始終,從精神層面到整理方法用親切而幽默的語言傳授“整理并不困難的理念”。書中介紹“一旦整理,就不會變亂”的方法,引導讀者按心動的標準去選擇物品,遵循先扔后收的步驟,根據(jù)物品類別,進行一次性或短期性的整理,指導讀者通過整理從中找回人生決斷力,享受怦然心動的幸福。
確實,生活需要整理的地方無處不在,哪怕是觸眼可見的物品,抑或觸摸不了的心靈都需要一套整理程序。整理看似輕而易舉,而實際操作起來卻并不簡單。譬如書架里的書,每本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都很喜歡,都難以取舍。可是有限的空間,讓很多新書找不到“立錐之地”。譬如衣柜里的衣服,很多擱置一旁已多時,早消失了當年購買時悸動的心,總會想以后可能某一個地方或某個場合能派上用場;譬如廚房里的調(diào)味品,老想放著不礙事,方便食用,久而久之卻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甚至有些超過保質(zhì)保鮮期,成了有害人體健康的食品……近藤麻理惠鄭重指出:如果老是抱著這種糾纏不清的想法,整理永遠不會成功。必須強迫自己樹立“如果現(xiàn)在用不著,將來永遠也不會需要的理念”。
細想也是,年輕時曾經(jīng)買了不少青春書籍,書香墨香的確伴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可如今又還能有多少翻閱的激情?讀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突然才明白:以前收拾整理沒有達到效果,甚至是失敗告終,那是因為還不懂得整理,不舍得放棄,以一種含糊不清的態(tài)度堆積生活的累贅。采納書中的建議,決定不再以“懷念”的名義讓它們蒙上越來越厚的塵埃。在感謝它們曾經(jīng)陪伴我度過如歌歲月的同時,最后帶著感恩的心情把它們從書架上移除出去。當然,并沒有把它們變成廢品,而是將它贈給需要的人群,讓書的價值繼續(xù)擴展延伸,實現(xiàn)物盡其用。通過這種“先破后立”的方法的確能夠快速整理收拾,將空間徹底瘦身,享受整潔舒適,寬敞明亮、井然有序的全新體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人的內(nèi)心也好似一座大房子,四面八方飛來的“種子”在心窩生根發(fā)芽。也許是“花團錦簇”,也許是“雜草叢生”,都需要不定時地進行除雜、梳理。要清晰地認識到生活不斷衍生五味雜陳的故事,如果一味追求完美,盲目追求面面俱到,那也許會將生活推向一個極端。靜心細想哪些是自己應做的事,明確什么是心動的、喜歡的、需要收藏的,什么是自己不需要的、該摒棄的,以輕松的心態(tài)昂首前行,喜迎生活。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9
大約在20xx年的時候買過這本書的初版,后來作者又出過一個修訂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和初版相比,增加了一些圖解,主要內(nèi)容并沒有大的變動,因此選擇無論看哪一本都可以。當然,兩本都閱讀,也是沒有問題的!
那么,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里面對書籍的分類方式,毫無疑問它是一本實用的書。當然由于作者行文十分有趣,因此完全可以先一口氣讀完它,然后回過頭來再針對書中的描述,對物品開始整理。
從主題角度,這本書可以被歸到現(xiàn)在十分受人追捧的生活方式——“斷舍離”當中去。當然,這方面的書籍眾多,甚至還有相關的影視作品,那我為什么獨愛這一本呢?
誠然,它是我最早看到的有關這方面的書,或許有了先入為主的成見。但是在閱讀了許多其他書籍以后,并在身體力行踐行斷舍離的方式之中,每當有人要我推薦這方面的書籍,依然第一時間想到它。
和其他書籍不同,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心動”,這也是判斷是否留下物品的唯一標準,并沒有過分強調(diào)應該保留的物品數(shù)量。
許多極簡達人都在拼命縮減自己擁有的物品數(shù)量。如豆瓣上有妹紙曬出來自己全年的衣服只有14件,其他的物品也少的可憐。還有人則是曬出自己的家中布置,具有空無一物的既視感。
那么究竟該擁有多少件物品才是合適的?開始進行斷舍離的時候,不免多次遇到這個問題,參考他人的方法固然可以,但是否適合自己,還要打個問號。
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即使斷舍離,極簡被很多人所推崇,落地到每一個具體的人,它的形式也應當各異。因此,過分強調(diào)應該擁有的物品數(shù)量,反而會令人陷入困擾:如,看到別人一年只要14件衣服就夠了,我卻有140件,該怎么辦呢?再看另外的朋友則有56件衣服,到底幾件衣服合適?
而本書提出“心動”作為判斷標準,實在是妙。當然,對于如何判斷心動,書里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我就不在此多說,各位前去看書,自有答案。
除了提出“心動”這一判斷標準,書里還有一個觀點令我十分喜歡。作者說,整理應該是節(jié)慶的時候才做的事情。同時把整理和清掃的概念做了明確的區(qū)分。
整理并不是掃除,而我們在生活中卻總把他們混為一談,因此就會覺得自己一直在整理,卻總也沒有盡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通過區(qū)分二者的概念,我們就會明白:整理是把物品清理,精簡之后,留下所有令自己心動的物品,然后把他們一一設定位置。當通過節(jié)慶般的一次性整理,物品都有了自己的固定位置之后,就不需要每天去做整理的工作。
那么平常做些什么?平常只需要記得取用物品之后及時放回原位,便根本不需要再多做整理,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清潔和打掃即可。
如此簡單!但是在遇到這本書之前,我真的是毫無頭緒。相信你也有過和我一樣的困擾吧!那么不妨翻開這本書讀起來吧!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10
近日聽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日本。
周末,一邊做家務,一邊聽書,書的大部分已經(jīng)聽完,我的感受是,在聽書的過程中,我就恨不得立刻馬上去整理我的衣柜。只是當時我在洗衣服,或者在燒飯洗碗,騰不出手去做。相比之下,洗衣服燒飯洗碗比整理衣柜好像更緊急一些,而時間卻有限,我調(diào)動一切力量的能力也不夠,有人在家里閑得發(fā)毛,我卻忙得團團轉(zhuǎn),還不討好,哎,自身能力所限,沒辦法。扯遠了。也難怪整理衣柜的事情一拖再拖。
聽完書,我對日本這個民族和日本人民更加增添了一份敬畏之心。簡直太可怕了,這個國度的人,人家做事情,那種專注,那種認真,那種盡量做到極致的用心,比如作者近藤麻理惠,比如那個壽司之神,她們的這種精神,對于她們自己的民族,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對于我們這些鄰國來說,卻是一種可怕的威脅啊!
本書作者,從小對整理有點興趣,初三,通過學習暢銷書《丟棄的藝術(shù)》后,就開始真正研究整理收納,在大二就開始做咨詢,發(fā)展出“麻理惠心動整理收納法”,把看似簡單的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整理,研究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不僅成為這方面專家,幫助了非常多的人,而且是把興趣與事業(yè)完美結(jié)合,收獲了個人的成功。書中有很多她個人在研究整理過程中的趣事,比如整理家人的衣物,把它們偷偷丟掉,害得家人找不到自己的衣物,直至被家人下了“禁整令”。從作者的經(jīng)歷獲得的啟示是,自己明確感興趣的事情,一定要一直堅持,不斷琢磨,提高,完善,當無數(shù)次的實驗,失敗,總結(jié),提升,再實驗,總有做到專家級別的那一天!
書中提到的,不僅僅是整理衣柜書柜等純粹技術(shù)性經(jīng)驗性的這些,作者傳遞給我們的理念是,通過整理家清理家,可以清理自己的身體,給身體排毒,讓心靈輕松自在!這個感受,我去年扔掉大部分多年不用的衣服后,完全體會到過這種感覺,就是身體某個部位仿佛特別通暢的感覺!好神奇的。
書還沒有全部聽完,我必須一邊聽,一邊實踐,通過清理家,給身體排毒!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讀后感】相關文章:
魔法灰姑娘讀后感06-11
怦然心動的作文600字01-21
《魔法提琴手》讀后感作文900字06-12
《怦然心動》的經(jīng)典觀后感05-10
怦然心動的感覺作文900字04-09
怦然心動作文【精】02-01
【薦】怦然心動作文02-01
【精】怦然心動作文01-26
【熱】怦然心動作文01-21
怦然心動作文【推薦】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