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遷移講述能力》讀后感范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fā)展起來的。而我園也是一個以語言為特色的幼兒園,所以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過程中利用飯前、飯后及幼兒離園前得這段時間就這方面進行了專門的培養(yǎng),內(nèi)容有:幼兒聽故事、幼兒講故事、看圖講述、語言游戲等等。就幼兒的講述活動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初顯的看法:
晨間談話的講述活動中,教師可以示范一個講述的方法如說說我的玩具,當幼兒學習了一種講述經(jīng)驗后,教師可以為幼兒更換講述對象,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思路和方式在類似的語言情境中講述新的內(nèi)容,在實際運用中發(fā)展語言表述能力。小班的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在講述的時候先以自身出發(fā)來介紹的話孩子就比較容易掌握,我叫什么,今年幾歲,屬什么生肖。剛開始是孩子們都還不能說完整,但慢慢地孩子就學會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加上我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我家住在什么地方等內(nèi)容。
而飯前、飯后、放學前的時間我們都以幼兒看圖講述和幼兒聽故事和語言游戲為主 ,我就看圖講述來具體說一說。講述一般可分為看圖講述、實物講述和情境講述,不同的講述活動類型在遷移講述經(jīng)驗時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看圖講述是使用圖片來幫助幼兒講述,幼兒多用敘事性語言把圖中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順序等講述出來,這種類型的講述活動在遷移講述經(jīng)驗時往往使用更換作品角色、場景或部分情節(jié)內(nèi)容的方法進行,這樣難度既不會太大,也不會影響幼兒講述的興趣。
實物講述是使用具體的物體(如人物的狀態(tài)、動作,真實的物品及外在自然景物等)幫助幼兒講述,要用生動、形象的描述性語言,把物品的性質(zhì)、特征具體講述出來。這類講述活動可以通過更換講述對象的方法來遷移講述。如幼兒學習講述完一件玩具的使用方法后,教師可讓幼兒用同樣的經(jīng)驗講述另一件玩具,從而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的講述經(jīng)驗。
這樣一來,很多孩子的語言提高比較快,老師沒交幾遍孩子就掌握了這種講述的方法,也很喜歡這種形式,每當聽到廣播里的聲音,孩子們就開心的坐在老師的身邊,說著講故事了。
當然每種類型的講述活動選擇什么方法來遷移講述不是固定不變的,要結(jié)合具體的活動來設計。在選擇遷移方法時,教師也要考慮講述對象及幼兒掌握的難易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幼兒遷移講述,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講述能力,促進其語言的發(fā)展。
我想只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我們的孩子語言提高一定會很快的。
【《多種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遷移講述能力》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幼兒讀譜能力08-25
如何培養(yǎng)讀譜能力10-02
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04-19
怎樣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05-31
學習鋼琴需要培養(yǎng)什么能力12-04
鋼琴要培養(yǎng)5項能力11-19
講述歐洲的作文03-13
講述國學的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