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的成語解析
【注音】shì bàn gōng bèi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問公孫丑如何看待統(tǒng)一中國,他說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國家富強而最終消滅昏庸殘暴的商紂王。現(xiàn)在擁有萬輛兵車泱泱大國的齊國,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會安居樂業(yè),外面的人會來歸順,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
【出處】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孟子·公孫丑上》
【解釋】指做事得法,因而費力小,收效大。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做事得法
【近義詞】一舉兩得、一箭雙雕、事半功百
【相反詞】得不償失、舍近求遠、事倍功半
【其它使用】
◎ 照理,以這樣的精神傳教于最不絕對的民族,應該事半功倍才是。
【事半功倍的成語解析】相關文章:
成語“事半功倍”造句11-24
成語如狼似虎的解析03-27
畢雨箕風成語的解析03-26
南轅北轍的成語解析03-09
成語假癡不癲的解析03-08
爾虞我詐的成語解析03-08
成語鴻案鹿車的解析03-07
興高采烈的成語解析03-07
人棄我取的成語解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