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寓言故事的成語(通用200個)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知道都有哪些經典成語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寓言故事的成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曾參殺人:比喻流言可畏。
2、坐井觀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3、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4、指鹿為馬: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5、自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6、自相矛盾: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7、莊周夢蝶: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
8、掩耳盜鈴: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9、陽春白雪:原指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10、一發(fā)千鈞:發(fā):頭發(fā);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危險得好象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11、一揮而就: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12、一諾千金: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13、一夔已足: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制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14、夜郎自大:夜郎:漢代西南地區(qū)的一個小國。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
15、以卵擊石: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16、以強凌弱: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
17、庸人自擾:自擾:自找麻煩。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18、一日千里:原形容馬跑得很快。后比喻進展極快。
19、一敗涂地: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20、一國三公: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tǒng)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21、一錢不值: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22、一木難支:大樓將要倒塌,不是一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23、葉公好龍: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24、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25、以貌取人: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26、一鳴驚人: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27、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后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28、一竅不通: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29、飲鴆止渴: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30、一代楷模:一個時代的模范人物。
31、約法三章: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后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32、一傅眾咻: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干擾。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33、飲醇自醉:醇:濃酒。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
34、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貍的野獸。一個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么差別。
35、以古非今: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36、異軍突起: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現。
37、有腳陽春:承春:指春天。舊時稱贊好官的話。
38、有名無實:光有空名,實際上并不是那樣。
39、以管窺天:管:竹管;窺:從小孔或縫隙里看。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40、羽毛未豐:豐:豐滿。指小鳥沒長成,身上的毛還很稀疏。比喻年紀輕,經歷少,不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41、以鄰為壑:拿鄰國當做大水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圖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給別人。
42、魚目混珠: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43、與虎謀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44、有備無患:患:禍患,災難。事先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
45、予取予求:予:我。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財物)。后指任意索取。
46、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47、鷸蚌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48、言過其實:言:語言;過:超過;實:實際。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49、一暴十寒: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50、先聲奪人: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51、下筆成章: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52、小時了了: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后定有作為。
53、小巫見大巫: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yè)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54、下車泣罪: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
55、先發(fā)制人:發(fā):開始行動;制:控制,制服。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后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
56、朽木不雕:朽壞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上進,無法成材。
57、心曠神怡:曠:開闊;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58、興高采烈: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59、休戚相關: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60、小心翼翼:翼翼:嚴肅謹慎。本是嚴肅恭敬的意思,F形容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
61、危如累卵: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62、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63、刎頸之交: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64、完璧歸趙: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65、妄自尊大: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別人放眼里。
66、未雨綢繆: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67、亡羊補牢: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68、為虎作倀: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69、無價之寶:無法估價的寶物。指極珍貴的東西。
70、望洋興嘆: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F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1、無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72、萬死不辭: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萬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愿意拼死效勞。
73、五色無主:五色:指人臉上的神采;無主:無法主宰。形容恐懼而神色不定。
74、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75、五日京兆:京兆:即京兆尹,古時國都所在地的行政長官。比喻任職時間短或即將去職。
76、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能夠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77、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適宜。
78、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79、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80、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81、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82、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83、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84、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85、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86、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87、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88、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89、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90、邯鄲學步:邯鄲:戰(zhàn)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91、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92、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93、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94、亡羊補牢: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95、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96、囫圇吞棗: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97、葉公好龍: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98、拔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99、濫竽充數: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100、完壁歸趙: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101、緣木求魚: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102、鷸蚌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103、班門弄斧: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104、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105、打草驚蛇: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106、狐假虎威:假:借。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107、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108、黔驢技窮:黔:今貴州省一帶;技:技能;窮:盡。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
109、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110、掩耳盜鈴: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111、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112、對牛彈琴: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113、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114、形態(tài)各異:事物的形狀或表現各不相同。
115、一碧如洗:藍天仿佛被水沖洗過一樣,非常美麗。
116、五彩斑斕:形容顏色燦爛多彩,艷麗奪目。
117、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凈。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凈。示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漁帆點點。
118、茁壯成長:健康地成長。
119、競相開放:互相爭著開放。
120、稱霸一方:倚仗權勢,欺壓別人,成為一方的霸主。
121、連綿起伏:或高或低,接連不斷的樣子。
122、滔天巨浪:形容波浪極大。例: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123、興風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進行破壞活動。
124、胡作非為:不顧法紀或輿論,任意行為。
125、唉聲嘆氣: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fā)出的嘆息聲。
126、萬般無奈:形容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127、忍辱負重:忍受恥辱,承當重任。指為了一切而承受屈辱。
128、以曲求伸:胸有大志,能在逆境中生存。
129、烏白馬角:烏鴉變白,馬頭生角。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130、問羊知馬: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31、蝸行牛步:蝸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動或進展極慢。
132、畏敵如虎: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
133、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134、問牛知馬: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35、梧鼠技窮:梧鼠:即“鼯鼠”,為鼣鼠之誤。比喻才能有限。
136、亡羊補牢: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137、為虎作倀: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138、為虺弗摧,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后患。
139、味如雞肋: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
140、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141、烏頭白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142、五馬分尸: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匹馬分裂人的頭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143、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
144、烏飛兔走: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145、委肉虎蹊: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災禍即將到來。
146、臥虎藏龍:指隱藏著未被發(fā)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147、亡羊之嘆:亡:丟失。嘆:嘆息。為丟失了羊而嘆息。比喻探索學問,徘徊歧路,結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148、為蛇畫足:《戰(zhàn)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蝗松呦瘸桑魄绎嬛,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闯,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焙笠浴
149、為蛇添足:見“為蛇畫足”。
150、文君司馬: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動臨邛富商卓王孫寡居的女兒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與之結為夫婦。卓王孫不認這門親事,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開了個酒館,文君當爐賣酒,相如穿著犢鼻褲與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孫感到恥辱,才被迫認親。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人用
151、握蛇騎虎:比喻處境極其險惡。
152、烏踆兔走: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153、舞刀躍馬:揮舞刀槍,縱躍戰(zhàn)馬。比喻奮勇作戰(zhàn)。
154、舞鳳飛龍:猶龍飛鳳舞。氣勢奔放雄壯的樣子。
155、五花殺馬:毛色凋落的馬。比喻年老體衰。
156、梧鼠五技:比喻才能雖多不精。
157、梧鼠之技:同“梧鼠五技”。
158、烏頭白,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159、烏頭馬角:同“烏白馬角”。
160、烏焉成馬:指文字因形體相似而轉寫錯誤。
161、替罪羊: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162、陶犬瓦雞: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雞。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的東西。
163、貪蛇忘尾: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后果。
164、脫韁之馬:比喻沒有了約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165、談虎色變:色:臉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166、土雞瓦犬:用泥捏的雞,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的東西。
167、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168、屠所牛羊:比喻臨近死亡的人。
169、土龍芻狗: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實。
170、偷雞不著蝕把米: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虧。
171、偷狗戲雞:比喻不務正業(yè)。
172、童牛角馬: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173、天馬行空:天馬:神馬。天馬奔騰神速,象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實。
174、兔死狗烹: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
175、屠龍之技: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雖高,但無實用。
176、兔起鶻落: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177、土牛木馬:泥塑的牛,木做的馬。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
178、投畀豺虎:畀:給與。原指那種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眾對壞人的憤恨。
179、兔絲燕麥:兔絲:菟絲子。菟絲不是絲,燕麥不是麥。比喻有名無實。
180、兔起鳧舉: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181、痛飲黃龍:黃龍:即黃龍府,轄地在今吉林一帶,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敵京,置酒高會以祝捷。后泛指為打垮敵人而開懷暢飲。
182、偷雞摸狗:指偷竊的行為。也指不正經的勾當。
183、投鼠忌器:投:用東西去擲;忌:怕,有所顧慮。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顧忌,不敢放手干。
184、天粟馬角:天雨粟,馬生角。謂不可能實現的事。
185、鐵馬金戈:①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zhàn)馬。②謂戰(zhàn)事,兵事。
186、銅圍鐵馬:比喻堅固的陣勢。
187、偷雞盜狗:見“偷雞摸狗”。
188、投鼠之忌:見“投鼠忌器”。
189、土雞瓦狗:見“土雞瓦犬”。
190、兔角龜毛:兔生角,龜長毛。都是沒有的事。比喻有名無實。
191、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192、兔葵燕麥:形容景象荒涼。
193、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194、屠龍之伎:比喻雖有很高造詣卻不切實用的技能。
195、兔起烏沉:謂月出日落。
196、兔缺烏沉:猶兔走烏飛。
197、兔死鳧舉: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198、兔死犬饑:比喻敵人滅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199、兔頭麞腦:形容人面貌猥瑣。多形容壞人。
200、兔走鶻落:見“兔起鶻落”。
【寓言故事的成語200個】相關文章:
描寫寓言故事的成語及解釋09-03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01-30
有關成語的寓言故事(精選16篇)08-12
馬的成語故事或寓言故事(精選8篇)03-07
成語大全四字成語09-19
寓言故事作文11-02
勵志的寓言故事12-19
勵志寓言故事03-15
成語大全及解釋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