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始作俑者是貶義詞嗎
始作俑者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戰(zhàn)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始作俑者是貶義詞嗎,歡迎大家閱讀。
一、成語釋義
【成語】:始作俑者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解釋】: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舉例造句】:北鎮(zhèn)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清·張潮《虞初新志·姜貞毅先生傳》
【燈謎】:甬
【用法】:作賓語;比喻首先做壞事的人
【近義詞】:罪魁禍首、元兇巨惡;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罪魁禍首
【押韻詞】依阿兩可、哀鴻遍野、求賢若渴、相如病渴、打家截舍、七搭八扯、求知若渴、緊追不舍、退避三舍、念念不舍。
【年代】古代
【英語】be who first introduced the practice of burying woodenimagewithdead
【日文】悪い気風(きふう)をひらいた者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對梁惠王說:“你廚房內有肥肉,馬廄里有壯馬,老百姓卻面有饑色,等著餓死,這等于率獸食人,這怎么能做好父母官呢?孔子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用像人形的俑來殉葬都不可以,怎么能讓活生生的人餓死呢?”
【成語示例】北鎮(zhèn)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清·張潮《虞初新志·姜貞毅先生傳》
二、成語典故
這句成語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zhàn)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么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xiàn)在大王的廚房里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么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么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jīng)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jù)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后乎這句話,后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chuàng)始人。
三、成語造句
1、我們不是歷史的始作俑者,而是順應歷史潮流之人。
2、事到如今,再去追究誰是始作俑者已無太大意義,當務之急是找出解決的方法。
3、都是你這個始作俑者,害大家都受到牽連。
4、我們可能會因此被指摘為推動改革的始作俑者,對銀行與銀行客戶造成影響。
5、眾所周知購買國債的回報率低于對外直接投資,但該理論的始作俑者們估計,這種做法將提高國內投資效率,進而加快經(jīng)濟的長期增長速度,而所要付出的代價卻很小。
6、既然你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后果如何收拾,自然由你來承擔。
7、我懷疑詹金斯是這場混亂的始作俑者。亞特蘭蒂斯可能是所有已知文明的本源,他卻只是對此嗤之以鼻。
8、曾經(jīng)引領世界革除君主制度、世襲頭銜和等級階層的美國真想成為倒退風潮的始作俑者?
9、他們已學會把這些思想完全送還給始作俑者。
10、如果愛默生是始作俑者,衣缽相傳,一直可以傳到薩羅揚的《快樂時光》之類娛人耳目的輕率之作。
11、如果委員會認為這些指控不是真實存在在,那么會嚴懲電話門中對尤文圖斯的嚴重誹謗的始作俑者,尤文圖斯已經(jīng)宣布他們將尋求法律咨詢。
12、在這片河川地,傾倒垃圾的始作俑者,實在可惡,如今垃圾推積如山,不知該如何處理。
13、所有的安排的始作俑者是我們自身,是我們的孱弱假手于時光這權力。
14、在首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獻祭上,圍繞在阿波羅的神圣雌牛周圍的禁忌已經(jīng)被違反了,魔術師般的邊界之神是其中一位始作俑者。
15、而作為始作俑者的兩名參議員以及其他人正在為即將浮出水面的世貿(mào)組織的匹配版本而辛勤工作。
16、為收到殺雞儆猴的效果,老師處罰犯規(guī)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是貶義詞嗎】相關文章:
心猿意馬是貶義詞嗎09-03
趨之若鶩是貶義詞嗎07-09
裝聾作啞是貶義詞嗎02-06
心計是貶義詞嗎02-04
蠅營狗茍是貶義詞嗎02-06
揣測是貶義詞嗎02-09
斷鶴續(xù)鳧是貶義詞嗎02-07
爾虞我詐是貶義詞嗎02-06
坐吃山空是貶義詞嗎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