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下面是yjbys網(wǎng)小編提供給大家關(guān)于自由的作文,希望對同學們的寫作有所幫助。
篇一:有時我也想要自由
不記得在什么時候,我便成了家里的一名“囚徒”,每天吃過晚飯,就走進了我的“囚房”——臥室。一待就是一個晚上,沒有休息。每當我要走出房間,一句“做完作業(yè)了嗎?”使我不得不再退回我的“囚房”。當我做完作業(yè),再復習一會后,才有短暫的時光來休息。
書柜上的課外書,似乎也成了我的“獄友”,每次我在我的臥室里做作業(yè)時,我是無法與它們“交流”的。無論它們是多么的精彩,但,想翻翻書?沒門!
屋里的環(huán)境很悶,悶得我透不過氣來。
每當我聽到樓下小孩子們的歡鬧聲時,我總會感到一種落寞,無邊地襲上我的心頭。但,想玩?Noway(沒門)!
有時,我真的很恨隋朝,很恨隋文帝和隋煬帝。他們一位創(chuàng)立科舉制,一位推廣科舉制,科舉制,這位考試的老祖宗,正是它,讓本來充滿趣味的學習,變成了一只無形的巨手,緊緊扼住了每個學子的咽喉,將每個學子的命運,緊緊地和它聯(lián)系在一起。再往后,家長們?yōu)榱撕⒆拥那巴荆阆拗屏撕⒆觽兊淖杂,他們的童年變的不再是多彩的,而是在枯燥、單調(diào)的環(huán)境中度過的。
記得在《快樂星球》中,有一首插曲,雖然幼稚,但很貼切:“小小少年,背著大書包,做不完的作業(yè),學不完的功課,太煩,太煩,太煩。老師家長你聽我說,春天只有一種顏色太單調(diào),折了翅膀的小鷹,飛不高。”
我雖然身在“囚房”,但是心卻在我心靈上的一方凈土自由地飛翔著,想象著山清水秀的大自然,想象著在書本中描繪的捕小魚小蝦的經(jīng)歷,而這,我又感覺對我來說異常遙遠。
封建社會之所以落后,是因為那些繁文縟節(jié)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人們的心靈。而現(xiàn)在中國龍為什么能夠騰飛,是因為改革開放,是因為人們有了一顆自由飛翔的心。
有時我也想在無邊的原野上,自由地玩耍。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為什么作為一個學子,接觸大自然這位母親的機會是那么稀少。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學校搬進了大自然,讓自由之花,駐進了每個孩子的心田。
自由,真好!有時,我也想自由!
篇二:自由之夢
童年時光很美好,許多事情充滿著喜、怒、哀、樂,更有美好、難忘、生氣和悲傷的事銘記在心……
還記得那是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和好朋友旭子(外號)在放學回來的路上發(fā)現(xiàn)路邊的垃圾堆上有四只小狗。我覺得小狗很可憐,正要叫旭子,沒想到他和我想的一樣:“真可憐,我們救救他們吧!”我說:“我們把它們送給家中需要狗的人。”“好。”旭子說。
緊接著我們就開始實施任務。我倆立馬挨家挨戶的問了一遍,但是只送出去兩只。剩下的兩只又要我倆傷腦細胞了。
我說:“今天正好是星期三,無作業(yè)日(全校規(guī)定不布置作業(yè)的日子),讓我們給這兩只可憐的小狗蓋一個房子吧?”“好,讓我們開工吧!”“好!”……
就這樣我們兩個開工了。我職責是看著小狗,旭子負責找水、找土、找磚和找瓦等。很快,一棟“小平房”就蓋好了。我倆把他們安置到了屬于他們的新家。那兩只小狗的照顧任務也都落在我倆身上。小狗的吃飯問題及吃飯用的小碗洗刷等工作歸我,而旭子負責衛(wèi)生,并且每星期天都給小狗換睡覺用的稻草。安置完成后,剎那間我們感覺有了拯救世界的偉大的成就感。
最后的最后,我們規(guī)劃了小狗長大后的去向,旭子說要一只灰的,而我要一只黑白的。我的小狗起名叫:健健。旭子的叫:康康。合起來叫:健健康康。我們只希望它們能健健康康的成長。
后來小狗長大了,可能是它們太過于向往自由,就把跑掉的結(jié)果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有一天早晨,我興致勃勃地來給小狗送吃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狗已經(jīng)不在了,找了片刻也毫無結(jié)果,我自己就失落落的走了……
我知道,健健康康長大了,他要去追尋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