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讓我們每個人心里都增添了一份浮躁。下面是小編精選的關(guān)于勿以善小而不為作文素材,歡迎參考!
【勿以善小而不為作文素材】
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因為沒有受到益處,反而帶著“為善累、讓別人去為吧”這樣的心態(tài)而多數(shù)選擇“不為”。殊不知,在出海的漁民因為一個小小的漏洞沒有補,人行道上因為沒有及時撿起的香蕉皮,都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果漆工在給船涂漆的時候順手擰緊了一顆螺絲,如果路過的行人順手撿起那片香蕉皮,那么所有一切的嚴重后果都不會發(fā)生?墒,生命最經(jīng)不住的就是“如果”這兩個字。
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讓我們每個人心里都增添了一份浮躁,這種浮躁越來越體現(xiàn)在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它讓我們變得更加功利、更加勢利、更加自私,而忘記了個人是處于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中的,沒有誰能脫離環(huán)境而單獨存在。那么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更加能顯示出這個社會團體的溫暖和溫馨來。
隨手撿起的一片香蕉皮,可能使過路的老人免于受到摔倒的危險,這是舉手之勞,卻是一份免于他人受苦的善念。也許某一天你生病了去醫(yī)院看病,而主治醫(yī)生正是這位老人的兒子,正是因為老人的平安健康,這位醫(yī)生才能更加安心盡心的醫(yī)治病人。也許這樣假設帶著功利性的思想,可生活中的因與果誰又能解釋的通呢,“蝴蝶效應”不也正好詮釋了這一點么。為“小善”的善念雖不帶有回報的思想,可意外的收獲喜悅,也是人生中的一種幸福吧。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中的一份子,這個社會是我們的大家庭。家庭成員之間是有義務和責任為家庭盡職盡責和付出的,更何況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一個善舉呢?傆腥嗽谡f,這個社會沒有以前溫暖了,到處高樓林立,玻璃磚瓦,人心都仿佛隔著一片墻?墒,“只有人人獻出一點愛”,社會才能變成“美好的人間”啊。沒有付出,又談何得到呢。給老人讓個座,擦桌子時順便把同學的也擦一擦,鄰居出門時幫著看看門戶,這些都是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卻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幫助我們身邊的人解決了很大的麻煩,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有心,那該是多么的美好啊!
勿以善小而不為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家都知道,善,是傳統(tǒng)美德,但是有些人往往認為,咱哪有那么多錢去捐款,捐個十幾塊錢的管什么用,還不夠丟人的呢!可是在2007年2月16日,剛剛卸任的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莊園里舉行了一場慈善晚宴,晚會的主題是為非洲貧困兒童募捐,但是當天發(fā)生了一件小事,使當天的晚會主題不是安南,不是捐出300萬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萬美元的比爾蓋茨,而是捧著自己的存錢罐,僅僅捐出30美元25美分的小姑娘露西,她贏得了最多的掌聲,而且晚會的標語也改成了這樣一句話:“慈善的不是錢,是心。”
沒錯,慈善的不是錢,是心。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理由袖手旁觀。”也許大家覺得一塊錢微不足道,可是這一塊錢可以買上兩個饅頭,讓饑腸轆轆的人們?nèi)莨鉄òl(fā);也許大家覺得一杯水卑不足道,但是這一杯水會讓沙漠里的人看到生的希望,從而奮發(fā)向上;也許大家覺得一句安慰的話微乎其微,可是這句話會讓喪失信心的人振作精神,發(fā)憤圖強。善,指的永遠不是錢,是一顆善良的心,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足夠打動全宇宙。勿以善小而不為,如果大家做到垃圾入簍,就能讓環(huán)衛(wèi)工人少一份勞累,多一份歇腳的時間;如果大家自覺讓開盲人通道,并不讓任何東西妨礙盲人通道的話,那么就可以讓盲人放心行走,避免發(fā)生意外;如果每一個人在餐館里吃完飯后順便把牙簽折斷,用衛(wèi)生紙包起來,拿回家磨碎,就可以避免服務員收拾垃圾袋里的垃圾時手被劃傷,還可以避免一些貓呀狗呀在尋找食物時被牙簽卡著。如果大家都認為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話,那么這個世界將處處都充滿著愛心陽光!
勿以善小而不為
今天,學校組織了觀看《學道德模范,頌中華經(jīng)典,做有德之人》的電視專題片,看完影片,讓我深受感觸。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我的理解是凡事應從小事做起,一件善事,一件善意的小事,也許對我們自己而言只是一個不經(jīng)意,一個微不足道的行為,但對他人而言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影片中的兩位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因而成了人們心中學習的好榜樣。
謝亮,一位普通的老人,自2001年9月22日起,謝爺爺便舉著自制的“義務指路”的牌子出現(xiàn)在東直門,為行人義務指路。開始時他游走于人群中間,后來他為了更好地給人民指路,歷盡千辛,把五千多個車站、站牌全部登記下來,記在心里。謝爺爺他無私地奉獻了十年,十年如一日,沒有收一個人的一分錢,它的宗旨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每當他聽到謝謝時,就是自己最好的收獲了,即使在生病的時候還牽掛著,他拔掉針頭,慢慢地走出病房,走出醫(yī)院,來到他指路的地方,看到了很欣慰的一幕:只見許多學生正舉著牌子,上面寫著“義務指路”。他們看到了謝爺爺,齊聲說:“謝爺爺,我們是小謝亮!”原來,謝亮爺爺?shù)钠椒捕謧ゴ蟮氖论E,感染了他身邊的每一個人。謝爺爺?shù)氖论E告訴我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這種義務勞動的精神不只謝爺爺一人,還有陳光標先生。在他小時候,他就非常樂于助人:在他上小學的一個暑假,他在路邊上賣水,一分錢隨便喝,一個暑假就掙到了三、四元錢。他看到有些同學交不起書本費,就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捐給了那個交不起書本費的同學。沒想到,他長大之后竟成了一個企業(yè)家,從一個小作坊起家成長為億萬富豪,從一無所有的普通人成長為中國十大慈善家之一,他以捐資過億的慈善之舉,在眾多民營企業(yè)家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chuàng)業(yè)軌跡,并由此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后,陳光標都是第一時間帶領救援隊趕赴地震災區(qū)參與救援。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然今天我們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比如說:在擁擠的公車上,我們可以主動給年老體弱的老爺爺、老奶奶以及懷孕的或抱著小寶寶的阿姨讓座;看到馬路旁有垃圾時,可以伸出手將它們放進垃圾筒內(nèi);看到小朋友過馬路時,我們可以小心地攙扶他一下;見到同學有困難,主動伸出手援助一下……這些都是幫助,都是良好的品德。
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