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蝶的羽化,一個人的成功,都需要成功的渴望與重生的勇氣,這也是志向。下面小編準備了關(guān)于蝴蝶與蛹的作文,歡迎參考!
重生的勇氣
暮去朝來,蛹化蝶飛。這就似于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雖然離開了安全與溫暖,但卻將自己變得更加完美,人也是離開了溫暖的襁褓,一步一足才得以成功。
重生之美,莫過于羽化成蝶。嬌懶丑陋的毛蟲一經(jīng)蛹變、蝶化,將會變得光彩奪目,其色照人,但是它們?nèi)绻辉鸽x開自己溫暖的巢穴,就相當(dāng)于自撅了墳?zāi),焚化了自己的一切前途,悔亦不及。重生,蛹衣便不?fù)存在,隨之一個美麗生命冉然,人亦如此。
一個人當(dāng)初辛苦打拼,一步一步為最后的輝煌積蓄,但卻膽怯的停在了終點之前,迷失在虛幻的美好之中,而前功盡棄,其為憾也!渴望飛翔的蛹,鼓足勇氣,羽化為蝶;渴望成功的人,不會僅僅安于現(xiàn)狀,他們亦會在勇氣的驅(qū)使下,為追求成功而前行。
李白小時貪于玩樂,不思學(xué)習(xí)。某日聽了老婆婆的教誨,深深的受到了啟發(fā),便攢足信心,點燈拔蠟,專一于學(xué),終在文壇上成為一顆耀眼的巨星,流傳了鐵杵成針的佳話。
一只蝶的羽化,一個人的成功,都需要成功的渴望與重生的勇氣,這也是志向。古語有云:“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擁有志向,才可能會成功。
在沒有日曬風(fēng)吹的樹陰下的幼苗,如果沒有突破陰涼的志向,而安于在大樹的籠罩下,就不會長成大樹,終將死于自己貪于陰涼的懦弱。
也許對于所有的生命,身軀重生都是希望渺茫的,但卻可以美麗重生,前途重生……這即意味著要有所放放棄,有失必有得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失去的是堅持,在成功途中半途而廢,就只有前功盡棄。
蛹的消逝帶來的是蝶的新生,只要有志向勇氣與決心,再丑陋的毛蟲也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再失敗的人也會走向成功;再矮小的樹苗也會長的參天。像這樣重生的例子還有很多,從虛假的安穩(wěn)中死去,那么就從輝煌的未來中重生吧!
重生之美,不僅僅是蝶。有了渴望成功的心、脫離虛幻美好的勇氣、恒然的堅持,成功就在眼前。
生于磨難死于安樂
最喜歡泰戈爾的名言:“只有經(jīng)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就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的確,貪圖安樂,不經(jīng)歷生活的磨難,怎能見到人生的彩虹?磨難是催化劑,激勵人們攀向一座座新高峰;安樂是迷魂湯,誘惑人們墜入萬丈深淵,萬劫不復(fù)。
磨難讓人在抗?fàn)幹杏煊,安樂使人在享樂中喪失斗志?/p>
大凡古今有所成就者,大多經(jīng)受磨難的洗禮: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在磨難中,他們愈挫愈勇,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名載史冊。貝利成名后有記者問,他的兒子是否會同他一樣會成為一代球王,貝利答道:“不會,因為我童年時生活條件差,磨難重重,正是這磨難磨煉了我堅強的意志,使我成為球王。而兒子生活安逸,沒有經(jīng)受任何磨煉,所以他不可能成為球王。”由此可見,磨難讓人奮起,安逸使人喪志,我們應(yīng)該有舍棄安樂,直面磨難的勇氣。
磨難使人時刻警醒,安樂讓人放松警惕。
“生于安樂,死于憂患。”后唐君主李存勖在繼承父志時困難重重,歷經(jīng)磨難,尚能時刻警醒自己要有危機感;可當(dāng)他實現(xiàn)先父遺志后,變得驕奢淫逸,貪圖安樂,失去了先前的警覺和憂患意識,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為天下人笑的下場。歐陽修對此感慨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磨難讓人在奮勇拼搏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安逸讓人在醉生夢死中一生庸碌。
郭沫若說過:“一個人總是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會不知不覺消沉下去的。”清代人蒲松齡四次應(yīng)舉,由于當(dāng)時賄賂成風(fēng),他四次落第,但失敗的重重磨難并未使他悲觀失望,他立志著書,經(jīng)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完成文學(xué)巨著《聊齋志異》。
梅,正是傲霜斗雪,凌寒獨放,經(jīng)受住了“寒徹骨”的磨難,才得以香滿乾坤。
蝶,正是擺脫束縛,破繭而出,忍受住了破繭而出的陣陣劇痛,才得以化作花間的翩翩彩蝶。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貪圖安逸逃避磨難,你就只能做安樂巢中的雛鷹,永遠無法翱翔于藍天;貪圖井底的安逸生活,你就只能坐井觀天,永遠無法了解大千世界的奇妙無窮。
生于磨難,死于安樂。讓我們離開安樂的港灣,去迎接磨難的風(fēng)暴,一路劈波斬浪,直掛云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