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外公就去世了,對他的印象很模糊,但經(jīng)常聽媽媽提起他,他是一個勤勞,節(jié)儉的普通老人。
范文1
每當(dāng)同學(xué)們談?wù)撟约旱耐夤嵌嗝吹拇蠓綍r,我總會躲得遠遠的。因為我的外公是一個多么“小氣”的人。
上街他不但不給我買吃的不說,還隨地撿一些破爛玩意兒回家。這使得我十分懊惱。
有一次,媽媽、爸爸上班去了,把我送到外公家。我吵著鬧著要外公帶我出去玩,他爽快地答應(yīng)了,我也十分高興。
途中,我們邊走邊聊,在一個拐角處,他突然停下來了,雙手背在背后,兩眼直盯地上某一處。我迷惑不解,心想:這怎么啦?是什么稀奇的東西吸引住了他?我湊上前,問:“嘿,你看什么呀,外公?”“你瞧,一定是新的!”他指著地上說。我我往地上看了許久,也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財寶”,又搔搔后腦勺,問:“沒什么呀?”“有!”外公蹲下身,伸手掃開地上的塵土。啊,一個閃光的小螺母呀!我拉著外公的衣袖,對他說:“哎,一個小小的螺母,有什么好奇的?咱們還是走吧!“
外公拾起那個小東西,喜形于色地說:“好寶貝,躺在這里怪可惜的了!”我一聽,氣炸了,心想:還是個“寶貝”,明明就是一個廢品!我怎么有一個收廢品的外公呀?!我順手奪過外公手里的“寶貝”,說:“哎,小螺母,也沒什么可用,扔了吧!”話音剛落,我便將它扔到了幾米遠的地方。我拍拍手上的灰塵,說:“走吧!”可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外公竟然又去把那東西撿回來,還“嘿嘿嘿”地笑著說:“別扔了,它有大用處。”邊說邊用紙把它包好,放進衣兜里。
這是常見的事情了,我也就無言以對。
回到家,外公打開他那神奇的“百寶箱”,將那小東西輕輕地放了進去。我好奇地把頭湊過去,呀,里面什么都有:釘子、螺絲、鉗子、錘子……“這些是用來干什么的呀?”“修修補補時就能派上用場,F(xiàn)在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費呀!”哦,原來“收破爛”地老人是這樣啊!他的“小氣”原來是現(xiàn)在人們少有的節(jié)約地品質(zhì)啊!
嘿,你喜歡這樣的老人嗎?我可離不開他這位“小氣鬼”!
范文2
外公的耳朵有些背了,外公老了。外婆在好不容易見到我后,哭了,于是我知道,外婆也老了。
在冬日的火車上聽老媽眉飛色舞地訴說二老多彩的生活:唱歌、跳舞、拉二胡、寫詩、健身……我看著微暖的陽光清晰地打在急馳火車的窗玻璃上,然后迅速消散破碎,僅有星星點點灑在老媽的發(fā)上,卻亦一閃即逝,猛然覺察,不知不覺中,我正在長大,于是老媽便隨同家鄉(xiāng)的二老,一起變老。那么安靜地,生出白發(fā)。
下了火車一路顛簸,終是見著了外公與外婆。如開頭所說,外婆忽然啞了嗓子,終究哭了出來。她死死地摟著我,我便看見那明透渾圓的淚珠子一路沿著她眼角的皺紋,顫抖地滾落了。外公即便是老了,依舊奉承“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理念,未哭,只是無聲地拍著外婆的背,然后露出屬于老人的可愛的笑容:“不是回來了么?回來了就好啊……”然后滿足地嘆息。我的心同時,微微地,酸了。
想起了一句話:老了便是孤獨了。這種孤獨無關(guān)外在,無關(guān)生活,是一種內(nèi)心偶爾浮現(xiàn)的寂寥。我想,我有些懂了。
外公外婆的生活依舊多彩,他們依舊是快樂的,但同時也毫不矛盾的,孤獨著——是一種期盼中的孤獨,是想念中的孤獨,這與他們的快樂,本身便屬于兩個世界。人老了,便總是盼望著家的團圓,又在這盼望中,生出一抹孤單,小小的孤單。
要走的那一天晚上,天很冷,路燈沒有開。我僅望見外公手里點燃的那支煙,安靜地燃燒著。大舅舅喝了些酒,稍帶醉意的鼻音透了出來:“丫頭,暑假回來啊!”我微笑點頭,我聽到了他濃厚鼻音中不屬于醉酒的一些東西。與外公外婆分別擁抱,我的眼眶竟?jié)窳恕?ldquo;外公——我暑假就回來看你啊——!說好了!”我在外公耳邊竭力地吼,因為老人的耳朵有些背了。“好,好啊!”外公沖我呵呵地笑,那么可愛的笑,我一生難忘。
轉(zhuǎn)身離開的時候,抬頭,清冷的月色灑進了我的眼底,多么溫暖。我決定,要常回來看看,讓這些已經(jīng)老了的人們,不再孤單。
范文3
外公儉樸,勤勞,博學(xué),我非常敬佩他。外公今年已過七旬,也該是享清福的時候了。媽媽和舅舅們也曾如此勸他。但他卻非常固執(zhí)地說“身子骨硬著哩,我還爬得動。”的確,我是很少見外公得病的,最多每年冬天咳嗽一陣子,可他卻從不吃藥。
舅舅們給外公買的衣服,他總是舍不得穿。都放在一只被煙熏得發(fā)黑的老箱子里,每年梅雨季節(jié)過后,拿出來曬曬,又放進去。我真弄不明白!冬天,外公就穿著那么幾件破毛衣和一件在補丁上又打了補丁的舊棉襖;夏天,外公喜歡光著上身,皮膚被曬得黝黑發(fā)亮。外公非常勤勞,輕重的活兒,他都會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外公靠著他的勤勞,自學(xué)會了木匠。只是現(xiàn)在,手藝已有些落后。但過去置的些行頭,也沒舍得扔,就如那只老箱子一樣是他一生的榮耀。
外公只不會做飯。他一早忙到晚,從不往吃飯這件事上想。所以,如果只有外公在家的時候,到他們那邊去玩,往往是會餓肚子的。我便也因此不常去。不管天晴下雨,他總是忙著,天晴自不必說;下雨,他便披上那件陪伴他二十多年的蓑衣,這兒走走,那兒看看,割割豬草,尋尋菜蟲,鋤鋤草,施施肥·一他干起活來,比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心靈手巧的大姑娘還麻利得多,仔細得多。
外公是“淵博”的。過去,他也曾念過私塾,所以認得些字。對于我們土家族的風(fēng)俗,外公是無一不知的。只要他那本((土家風(fēng)俗》的老黃歷上有記載的,就一定要照著去做。比如:過年吃團圓飯時,一定要把圓桌換成方桌。他說,這樣才有個上下席,才有個老幼主次之分。外公還是個很關(guān)心國家大事的人,每天的“新聞聯(lián)播”是必看的。每和幾個老鄰居閑聊時,便一套一套地說出來。
當(dāng)外公和我說起這些時,我也只有“嗯”、“啊”的份兒。說實在的,我最敬佩的,還是外公那雙長滿老繭的手。一生的操勞使那雙手用針去扎都沒有疼痛的感覺。那雙手,養(yǎng)育了他六個兒女;那雙手,使壞了不知多少把鋤頭,多少把鐮刀;那雙手,摸過多少牲口的背脊;那雙手,呵護了他承包山上的多少棵幼苗成材成林呵!今年,三舅舅種袋裝香菇,需要砍一批棟樹用來做袋料。
起先,外公死活不答應(yīng)?刹恢獮楹危髞碛滞饬。那天碎木的時候,他用手摸著那些木材,久久沒有拿開。晚上吃飯,外公也只勉強吃了幾口。那晚的“新聞聯(lián)播”他也沒看。第二天,外公扛著一捆樹苗和鋤頭,上山了……在我們家里,我至今最敬佩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