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教室里傳來一陣陣笑聲,你知道我們在干什么嗎?告訴你吧,我們正在玩拷貝不走樣的游戲呢,這個游戲真是太好玩了。
拷貝不走樣
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請五個同學到講臺前排成一列,然后請一個同學抽取一張紙條,看清紙條上所寫的內(nèi)容,接著,請第一個同學用肢體語言把這句話的意思做給第二個同學看,以此類推,一直到第五個同學看過第四個同學做的動作之后,說出到底是什么意思,看誰的動作沒有走樣。
施老師先請了袁慕瑤、李想、胡冬偉、盛添豪和蔡昊展上臺做游戲。袁慕瑤先到施老師的盒子里抽了一張紙條,她打開紙條一看,微微一笑,看她那表情,應該是胸有成竹了吧。只見她拍拍盛添豪做起了動作。她左手像是托著什么東西,右手在臉上擦擦,應該是涂粉吧。接著又在嘴唇上涂抹著什么,最后還在眉毛上描了幾下。這時,盛添豪也好像看明白了 ,一下子就做給了胡冬偉看。胡冬偉稍微思考了一下,在臉上到處抹了一下,這下可把李想急壞了,李想小聲嘀咕著:“你這到底是在干嘛呀?洗臉?抓耳撓腮?”這時,座位里的同學叫著:“李想,快做呀,快做呀。”沒辦法,李想只好硬著頭皮做了起來,只見他先往左臉上用力地搓了幾下,又往右臉上搓了幾下,還把自己的下巴也揉了幾下。那滑稽的樣子立刻引起了同學們的哄堂大笑,同學們有的笑得直拍桌子,有的笑得前仰后俯,還有的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連站在旁邊的施老師也笑得說不出話來了。我想:這哪里是拷貝不走樣,應該是拷貝大走樣吧。最后一個蔡昊展看得一頭霧水,猶豫著說出兩個字“洗臉”。袁慕瑤說出正確答案——化妝。同學們又是一陣大笑。
接著施老師又請了好幾組同學參加了游戲,有的把“吃面”表演到最后變成了“喝水”,最好笑的是“哭笑不得”的表演最后被說成是“螃蟹”,真是風牛馬不相及啊。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游戲結束了,這個游戲不僅帶給我快樂,而且還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觀察都要仔細認真,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些。
夾彈珠
今天,我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夾彈珠比賽。比賽的規(guī)則是:兩人一組,用筷子把彈珠夾到距離它30厘米遠的盒子里,一分鐘之內(nèi),誰夾的多誰就是冠軍。
比賽開始,第一組的李想和胡冬偉胸有成竹地拿起筷子,盯著袋子里的彈珠。“開始!”老師一聲令下,他們?nèi)σ愿埃w快地用筷子對準彈珠夾了起來。
只見李想握著筷子,皺緊著眉頭,看準目標,輕輕一夾,一顆彈珠就夾上來了,一顆、二顆、三顆……眨眼功夫就夾上了四顆。胡冬偉也不甘示弱,他沉著冷靜,目不轉睛地盯著彈珠。彈珠似乎明白他的心思,一個接一個被他穩(wěn)穩(wěn)地夾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兩個人你一顆我一顆的,爭得不相上下。
誰知,不一會兒李想的手開始發(fā)抖,額頭上冒著汗,他剛要夾住一顆彈珠,可彈珠就好像睡醒了的娃娃,變得調(diào)皮搗蛋,再也不聽他的使喚,你往左,它就往右,好不容易夾住了,圓溜溜的彈珠又惡作劇地從筷子上一溜煙逃跑了,氣得李想直跺腳。而另一邊胡冬偉,始終一副慢條斯理的神態(tài),不緊不慢地把彈珠一個一個夾進盒里,簡直是百發(fā)百中,堪稱夾彈珠中的“戰(zhàn)斗機”。眼看著胡冬偉的盒子里滿是彈珠,李想更是心急如焚,他一會兒橫著夾,一會兒豎著夾,可任憑他使出渾身解數(shù),就是夾不到。這時旁邊的同學開始為他加油鼓勁,李想深吸一口氣,慢慢地不再心浮氣躁,他全神貫注地盯著彈珠,瞄準時機,成功地夾起彈珠,漸漸地李想變得得心應手,他絲毫不敢怠慢,接二連三地夾住了彈珠。時間到了,李想夾到11個,胡冬偉夾到27個,顯然冠軍屬于胡冬偉。
游戲繼續(xù)進行著,教室里,同學們的歡笑聲、吶喊聲,此起彼伏,教室成了快樂的海洋。
從這次比賽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不僅要沉穩(wěn)冷靜,還要有耐心,只有這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