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不同的,有好的,有壞的,有帥的,有美的,有丑的...
范文1
熟悉的人有很多,但我最熟悉的是我的姥姥;ò椎念^發(fā),額頭,眼角,臉上,都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就像一根根琴弦。牙齒已經(jīng)快掉光了。
姥姥很少買饅頭吃,他說:“一元錢的饅頭還不夠兩個人吃,要是一元錢的面蒸成饅頭,三個人也吃不完。”所以,姥姥都是親自在家蒸饅頭。姥姥大約三四天蒸一次饅頭,每次和面,只要我在家,都要站在她旁邊看。
姥姥先在盆里放一些水,又舀了一些面,然后便用右手去攪拌。一會兒,她的手上都沾滿了面。心想:“看你怎樣才能把手弄干凈?”姥姥不時的往面盆里廖水,幾分鐘后,便把面盆,面,手都弄得光溜溜的,這就是姥姥說的“三光”。
“ 姥姥,是不是該蒸了? ”
“ 現(xiàn)在可不能蒸,還得讓面團在盆里睡上半天才能蒸。”
終于等到姥姥蒸饅頭的時間了,我打開面盆的蓋子一看,“哇”我驚叫到:原來的半盆面現(xiàn)在足足有一盆。就問:“這面怎么變多了?”
“面團只有好好睡一覺,才能變大變軟,蒸出的饅頭才好吃”
于是姥姥又開始在面盆和面 ,和好后,放在案板上搓成一個長條,然后用刀切成一個個小饅頭的形狀,放在蒸籠上,最后放入鍋內。半個小時后,白白的饅頭就可以出籠了。
這就是我的姥姥,一個平凡,節(jié)儉的老人。我愛我的姥姥。
范文2
我敬佩的一個人是我的大伯。他長著一頭稀疏的頭發(fā),一雙圓圓的眼睛,一個又扁又平的鼻子,還有一張喜歡說笑的嘴巴。我大伯在年輕時摔了一跤,把腿給摔壞了,住院住了一年多。現(xiàn)在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他走路的時候,必須把雙手甩來甩去地來讓身體保持平衡,有時他出門上街買菜或游玩時,必須得拄著拐杖。
大伯雖然是個殘疾人,但他身殘、志不殘,他不肯向困難屈服。每天早上,天還沒有大亮,大伯就會到院子里運動。有一天早上,我正在熟睡,突然一陣響亮的聲音把我從美夢中吵醒了,聲音是從院子里傳來的,于是,我便起床走出房門,原來是大伯,他正站在那兒一邊運動一邊喊著:“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我走過去對大伯說:“大伯,您這么早就起來運動了,現(xiàn)在才六點半呀!”
大伯興致勃勃地說:“今天天氣這么好,反正也睡不著,不如起來運動,這樣對我們的身體還有很大的好處呢!要不,你就跟我一塊運動吧!”大伯剛說完。我便露出了一副非常懶惰的樣子,便果斷的說:“今天是星期六,我還沒睡夠呢,先回房補一覺”說完,我就連忙往房間了跑去。
大伯不但健康向上,而且很幽默。有一次,他正在和爸爸談話。這時,鄰居家的一位叔叔經(jīng)過大門,向里面環(huán)視了一下,看到我們沒有開電視看,便開玩笑說:“你們家的回黑白電視好看嗎?”大伯知道他在跟我們開玩笑,便說:“還可以,里面有一個很喜歡說笑的人,他大概四十來歲,長這烏黑的頭發(fā),濃眉大眼,嘴邊還長著一顆痣。”
我低頭想了一下,原來大伯說的正是那位叔叔呀。這會兒那位叔叔才恍然大悟,于是我們便哈哈大笑起來。啊!大伯真是一個談止風趣的人。
他真是值得我敬佩、佩服呀!
范文3
我最熟悉的人——他個子不高,有一張圓圓的番茄臉,大大的眼睛,但他的耳朵鼻子都很小,經(jīng)常掛著一張笑容——他就是小李。
小李為人坦誠,雖然他那一張臉看起來還有點幼稚,但他卻深受我們的喜愛。特別是他那經(jīng)常掛著微笑的臉?墒切±顓s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在一天的英語課上,老師正在講課,突然,老師停住了。我們都認為我們又犯什么錯誤了,接著全班鴉雀無聲。只聽老師大吼:“小李,起立!”只見小李很無辜的站了起來,小聲的說:“我又怎么了。”老師道:“小李,我不管你在別的課上怎么樣,但是我拜托不要在我的課上發(fā)出呆笑”緊接著,全班哄堂大笑。老師笑著說道:“呵呵,我這是苦笑,對吧?”
還有一次,還是因為那改不掉的微笑,還被“老班”認為是廢話。
小李不僅態(tài)度好。人品好,而且熱愛勞動。每一次大掃除值日總是見小李忙里忙外,把班集體看成自己的家,把班集體的榮譽看成是自己的榮譽。
小李有很多優(yōu)點,但是也有一點點缺點就是總是遲到,雖然因此經(jīng)常被老師批評,但他卻一點也悲觀,每次總是難為情的低頭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