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呤呤???,隨著一陣清脆悅耳的鈴聲,睜開朦朧的睡眼,希望的晨曦射進窗戶??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早上的洗漱穿戴一如既往,但洗臉刷牙的水用得少了,只為節(jié)約水資源;背上書包,和走下樓,鉆進小汽車里送上學,們家的小汽車不再是加油的汽車,而是環(huán)保的加氣汽車,可以減少碳排量。下面是關于環(huán)保的500字建議書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環(huán)保建議書500字作文(3篇)一
地球人們:
地球是我們的家,同時也是我們的母親。地球無償?shù)墓┙o我們各種資源,而我們卻還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不顧后果的肆意去破壞她。正如《只有一個地球》那篇文章所說的,我們不能再指望破壞了地球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地球如果滅亡了,那么降臨到地球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所以我們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保護我們的地球,愛護環(huán)境,我建議大家做到如下幾點:
1.珍惜現(xiàn)在的每一口空氣,把工廠的數(shù)量盡可能的減少,工業(yè)廢氣也會隨之減少?上驳氖牵覀兛吹秸褜⒃S多重污染的工廠叫停,限期整改或遷移。我們還知道每家每戶用的煤氣已改成了天然氣,倡導步行少用汽車,這都是保護大氣的舉措。我們還要多植樹造林,森林不僅能呼出新鮮空氣,還能凈化空氣。要制止亂砍伐森林的行為,要少破壞大自然。
2.不要濫用各種資源,如,煤、礦、木、水……如果這些資源被無止境的開采,必定會形成各種資源的枯竭,當人們沒有資源時,我們就無法生存了。
3.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它又實在太少了。雖然表面看起來地球上大面積都被水覆蓋,可是能用的卻不到十分之一,許多城市嚴重缺水,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目前,學校倡導我們在家里的馬桶水箱里放一個礦泉水瓶子,不正是節(jié)約用水的舉措嗎?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沖馬桶,不正是為節(jié)約用水盡一份力嘛!
只要大家做到以上幾點,地球就有救了!
建議人:
2016年10月10日
環(huán)保建議書500字作文(3篇)二
叔叔阿姨們:
不知您們覺察到了沒有,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人亂仍垃圾,亂排污水,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來源:作文網(wǎng)每當你漫步時,可能經(jīng)常會聞到令人惡心的腥臭味兒,或許您還能看見一袋袋垃圾扔在路邊,似乎到處都是任意堆放的垃圾堆……,這些嚴重影響著我們的好心情。所以我們要時刻勸阻那些亂扔垃圾的人。
在我身邊就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
那是一個夏天的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阿姨,她手拎著一袋垃圾,走到馬路邊,使勁一扔,那袋垃圾便在空中旋轉(zhuǎn)著,一下子落到了電線桿旁。她見已完成任務,叫了聲:“好了”便要走,我覺得她做得不對,走上前去阻攔,說:“阿姨,你做得不對,請你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好吧,等晚上我再扔吧。”“不行,你還是現(xiàn)在就扔吧。”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感跟一個大人這樣說話。“我還急著看電視呢!”“不就耽誤您一分鐘嗎,請把垃圾扔到指定的位置后再走吧!”“你懂什么!”她邊說邊把我推開,急急忙忙跑上樓去了。
我望著她消失的背影,覺得她是多么的自私,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顧生態(tài)環(huán)境。一點也不像那位倔強的小紅軍,他把一線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但卻把危險留給自己。
我走過去,把垃圾拎起扔進了垃圾池中。這時我才知道,從電線桿到垃圾池只有十步遠。
而在那位阿姨眼中,十步就是那么遠嗎?為什么那么自私,為了自己的方便,竟連十多步都不想走。
叔叔、阿姨們,您們想擁有一片藍天嗎?你們是否想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下工作?相信您一定很想,所以我建議您們克服懶惰行為,從自身做起,不亂扔垃圾,并時時刻刻勸阻他人做一名環(huán)保衛(wèi)士。
建議人:
2016年10月10日
環(huán)保建議書500字作文(3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也在大自然母親的懷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時間長了,人類對于這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厭倦了:空無一人的房間里,電燈,電視還開著;沒用幾頁的日記本,不喜歡就扔掉;空調(diào)開到十幾度,人卻蓋著厚厚的被子;洗完手后,水龍頭沒關緊;大街上的垃圾隨處可見;洗完米后,水直接倒掉……所以我向大家提幾點建議:
1出門時,應把電器關掉,
2本子一用再用,不要浪費紙張。
3空調(diào)的溫度在26度左右,蓋上薄薄的被單,就可以很舒適的度過一晚
4節(jié)約用水,洗完手后要關緊水龍頭,別讓人類最后一滴水成為人類的眼淚
5垃圾不要亂扔,看見前方有垃圾筒桶再扔。
6洗完米后的水可以沖廁所或澆花。
美好的環(huán)境靠我們來保護,沒有地球母親,我們該怎么辦?有人會說去另一個星球。實驗證明,在以地球40萬億千米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所以希望同學們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建議人:
201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