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音樂妙不可言,和諧的山水使人心曠神怡,和諧的社會才是理想的社會。 以下是yjbys網(wǎng)小編整理的關于和諧的初三作文,供同學們參考。
篇一:和諧共處
人類發(fā)展的速度可謂是風馳電掣了,10年前的家鄉(xiāng)還是一片荒蕪,而今天已被建成了工廠。樓房,鱗次櫛比,數(shù)不勝數(shù),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明卻一再被削弱,因為它與物質文明是相對的,自然環(huán)境的主人們-動物退避三舍離開它們的棲息地,離開那個曾經(jīng)讓他們賴以生存的家……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筆下的燕子“爭春”的景觀惟妙惟肖,然而今天,雖是高樓大廈,熱鬧非凡,但人們卻再也看不到這如詩如畫的景觀了,人們的觀念從根本上發(fā)生了改變-從開始的戲鳥,賞鳥到現(xiàn)在的捕鳥,獵鳥,鳥兒們沒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自然被逼無奈“遷居”了。即使是“遷居”,也難逃厄運,拖著疲憊的身軀毫無目的的遷徙,還必須提防人們的“暗箭”。才飛到一半,人們一彈弓。則一命嗚呼了,是否這會更好些呢?或許這是解脫的最好方法-一種無奈的自我安慰。至少可以讓自己“瞑目”了。
與此同時,是否我們?nèi)祟悜摲词∽约耗?有人會說:這完全是物質的高度文明所帶來的惡果。我們難道要放棄物質文明嗎?或者拋棄動物,拋棄自然?也許我們根本不用去面臨這個痛苦的抉擇。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屛镔|和精神文明兼?zhèn)淠?人們曾從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極端走到了厭惡動物的極端,現(xiàn)在,我們也能倒退回去。我們需要物質文明,但我們更不愿割舍精神文明,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動物在高樓大廈上安家,給動物在喧囂的城市里找個家!
一個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家!
篇二:和諧自然
和諧,像一陣被秋水點亮雙眸的秋風,像一片被霖雨打得濕漉漉的花瓣。擁抱和諧,如同粉荷擁抱花瓣上的一滴露珠,仿佛太陽擁抱大地的一片燦爛。
大自然賦予我們美的享受。或聆聽小泉叮咚,或觀看群鳥飛翔,或感受鮮花芬芳。陶醉于大自然,你會如釋重負,周圍的一切仿佛和你的生命相同,你的靈魂會B進泥土和水的靈性中。
大自然把和諧抱在懷里,撥動它的琴弦,彈奏生命的樂曲。忽然有一天,琴弦段了,再也彈奏不出美妙的歌曲。
是誰把清澈的天空變得昏暗黛色?是誰把茂密的樹林變得黃沙漫天?又是誰把清澈的小溪變得渾濁干涸?
隨著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和人口的劇增,我國的人均土地面積為0。777公頃,僅相當于世界人均土地的1/3,耕地面積為12823.31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為0.10公頃,森林覆蓋率僅為16.55%。沙塵天氣遍布大半個中國,每年因沙塵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達到540億元。從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世界上就有1029次水災的記載。臭氣層遭到嚴重破壞,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大自然失去了生態(tài)平衡,小鳥已無家可歸,再也聽不到清脆動聽的鳥鳴;天空不再空靈清澈;再也看不到深邃美麗的雙眼。而治療大自然傷痕累累的靈丹妙藥在哪里呢?
燕子去了,會不會再來?楊柳枯了,會不會再綠?小河濁了,會不會再清?天空暗了,會不會再藍?
和諧的歌曲唱了一半就戛然而止。何時才能繼續(xù)下去?
重溫一抹美麗的心情,撫慰一顆疲憊的心靈,回首一段波折的奇跡。擁抱和諧,看云卷云舒;擁抱和諧,看花開花謝;擁抱和諧,看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