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寒假,我心靈的鳥兒就飛到大年三十夜,因為過年,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新鞋,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有關(guān)我的壓歲錢作文篇一
我想,大家都過過豐富多彩的童年把!我們的童年都是那么的童趣,那么天真爛漫。
在我的童年回憶里印象很深的是過春節(jié),因為在過春節(jié)的時候既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飯菜又可以拿紅包真是一舉兩得呀!所以,春節(jié)是小孩子們的天地。但是有一年春節(jié)我因拿到壓歲錢過于高興而掉了100元……
那是在前年我上四年級時,在春節(jié)的那一天里,我們吃好了年夜飯,拿到壓歲錢后,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一邊數(shù),一邊想:呵呵,這次我發(fā)了。過了幾天,我們從爺爺家里過好夜回來了。然后,我們向往常一樣做自己的事情,這時,我對媽媽說:“媽媽,爺爺給我的那100元把它給我好嗎?我想把它放到自己的錢包里。”媽媽說:“可以呀!”說罷,把那張100元給了我。我拿著那張100元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厭。忽然,我心里突然閃現(xiàn)出了一個念頭:為什么不用這100元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呢?想到這里,我就說:“媽媽,我想出去買點東西好嗎?”媽媽說:“可以,但必須把那100元放好。”其實我還想拿著那100元,于是我就撒了個謊說:“我的100元已經(jīng)放好了。”說完便像一支箭一樣飛了出去,跑到小店,我便拿出錢來買,可是看了有看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就拿出了10元錢買了一把小手槍,回到家后。媽媽再次問我是不是真的把那100元放好了。我興奮的說:“在我的口袋里。”媽媽聽后忙說:“快把那100元拿出來,放到錢包里。我爽快的答應了。當我把手伸進口袋里時,那張100元不翼而飛了,我頓時著急了,東找找,西找找,但還是沒找到。這時媽媽來了,有問我那100元呢?我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有可……可能……能掉在地……地上……上了。”媽媽聽后大發(fā)雷霆說:“什么,不見了?掉到那了?快帶我去找。”到了那里,我問老板有沒有看見100元?老板說:“沒有。”于是我們快步回到家,媽媽對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使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創(chuàng)傷。那天天時那么陰寒,是那么……唉,沒法形容了。
有關(guān)我的壓歲錢作文篇二
一放寒假,我心靈的鳥兒就飛到大年三十夜,因為過年,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新鞋,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呢!
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間就過年了。這天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趕緊起床,穿上新衣鞋就往廚房跑,只見爸爸在殺雞鴨。吃過早飯,我?guī)桶职仲N春聯(lián)、掛燈籠,把新屋打扮得格外美麗。
年夜飯,異常地豐富,那是奶奶和媽媽的杰作。一家人共坐新年里,說說笑笑,歡喜的氣氛沖淡了初春的嚴寒,我的心里暖融融的。吃過年夜飯后,我守在電視機旁等待中央臺的春節(jié)晚會。這時,爺爺走進來遞給我一個大紅包,說:“小曄,這是爺爺和奶奶給你的壓歲錢,祝你新年進步!”。我打開一看,啊,是五張嶄新的百元大票。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全家人都高興地笑了。
這時,我突然問爺爺,您小時候得多少壓歲錢啊,爺爺便說起了他小時候的得壓歲錢的事:我小時候,娘給的壓歲錢紅包里只有五角錢,但那是父親一天的勞動所得。我那時的工資也不過一個月三十來塊。記得那年,我去舅舅家拜年回來得了五角錢的壓歲錢,高興得不得了,我把壓歲錢放在火柴盒里,可是不知怎么火柴盒弄丟了,那種痛心跟今天在股市割肉沒什么兩樣啊。
后來,爸爸、媽媽、小叔都包了壓歲錢給我。正月里,我去外婆家、小姨家拜年,也得了幾個紅包,到天學時,我把得所得的壓歲交給媽媽,媽媽說:“乖女兒,我到銀行給你開個戶頭,做你的教育基金,以備你讀大學之用。”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是的,透過壓歲錢的變遷,我看到了時代的大變化,更讓人感嘆,我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我們要珍惜啊!
有關(guān)我的壓歲錢作文篇三
今年春節(jié),我跟隨父母回老家安溪給爺爺奶奶拜年。兩位老人給孫子孫女們一一派發(fā)一個200元的大紅包,外加一樣精致的禮品。眾親朋好友也給我們派發(fā)了豐厚的壓歲錢和文具、衣物等禮物,屈指一算,僅壓歲錢就有上千元。
看著我們喜逐顏開,天真燦爛的臉蛋,爸爸感慨萬千,思緒翻飛,記憶的閘門瞬間又被打開: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度過的,每年的除夕夜至正月十五,小孩子將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表達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記得小時候,我們收到的壓歲錢一般是五角、一元錢。
80年代后期,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zhuǎn),小孩的壓歲錢也隨之上漲,已升至五元錢、十元,手頭寬綽點的,也會給二十元錢。每年初二都跟從大人到外婆家拜年,因為這一天,舅舅阿姨們相聚在外婆家,也是能收到最多壓歲錢的一天。有一年春節(jié),外婆家來了一位來自山區(qū)的遠方親戚,我們稱她為表姨。表姨按照習俗也給我們派發(fā)了紅包,等表姨一走,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拆開紅包,想看看里邊有多少壓歲錢。我和姐姐剛打開封口,就不約而同“呀”的一聲叫了起來── 一角錢!我們臉上寫滿失望。母親見我們嫌棄錢少,就狠狠地批評了我們一頓,說大人給小孩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長大一歲的祝福方式,給多少都是表達心意,我們不應該只重視壓歲錢的金額。
90年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壓歲錢也在悄然地發(fā)生著變化。此時的壓歲錢已漲至五十,乃至一百元。人們也較以往大方了,有的一出手就是好幾百元。也一改以前只是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傳統(tǒng)習俗,每年春節(jié)時也會給老人“壓歲錢”,圖個吉利,聊表孝心。
21世紀到了,新時代新風尚,壓歲錢已不再局限于給紅包。更多的長輩選擇帶孩子上書店購買書籍、學習用品,mp3、手機、數(shù)碼相機、電腦等新產(chǎn)品;晚輩則選擇為老人買保健用品,健康保險,美發(fā)美容,以及到各大名勝景點旅游觀光。
新時代新時尚賦予壓歲錢新的形式和內(nèi)容,不變的是過新年的那份喜慶心情,以及對祖國的美好祝愿與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