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不顧身的意思是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那么奮不顧身是不是貶義詞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奮不顧身fèn bù gù shēn
【成語解釋】: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成語簡拼】:fbgs
【成語字?jǐn)?shù)】:4個字
【感情色彩】:奮不顧身是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示例】:部下弟子,雖不敢謂久經(jīng)訓(xùn)練,有勇知方,惟大義所在,卻是奮不顧身。(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十五回)
【近義詞】:舍生忘死、萬死不辭
【反義詞】:畏縮不前、貪生怕死
【成語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故事】:李陵,字少卿,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大將。
【成語故事】:李陵,字少卿,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大將,很受漢武帝信用,任命他為騎都尉,率軍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長騎射,又懂得兵法,當(dāng)時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戰(zhàn)斗中,由于寡不敵從,無奈投降了匈奴。
聽說李陵投降,漢武帝很是生氣,認(rèn)為李陵辱沒了自己對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紛紛指責(zé)李陵沒有骨氣。
只有太史令-司馬遷不這樣認(rèn)為,他說:“我和李陵一向沒什么交情,但我見他為人很講義氣,孝順父母,友愛兵士。他常常想奮不顧身地解救國家的災(zāi)難,所以,我認(rèn)為李陵這次在領(lǐng)兵不到五千的情況下,與數(shù)萬名敵兵對陣,最后由于傷亡慘重,彈盡糧絕,歸路被切斷,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還認(rèn)為,他這次投降,并非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時機再來報答國家。”
司馬遷說得在情在理,但漢武帝卻認(rèn)為他是替李陵辯護,是非不分,將他關(guān)進(jìn)了監(jiān)獄,施行“腐刑”。
以后,漢武帝還殺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實現(xiàn)他奮不顧身、為國捐軀的愿望。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奮不顧身造句
1、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繁榮,越來越多的國外汽車制造商紛紛奮不顧身地投資中國。
2、為了生命,咱們奮不顧身;為了生命,咱們一如既往。
3、在人生的戰(zhàn)場中,唯有日日前進(jìn)奮不顧身始能獲勝。
4、換句話說,盡管他們?yōu)榱藙e人奮不顧身,但真正的英雄不會從超級英雄的事業(yè)中獲得報酬。
5、我只要熱戀和婚后的溫度,我相信愛可以戰(zhàn)勝一切,于是我奮不顧身的愛了。
6、像他這種奮不顧身、見義勇為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xué)習(xí)。
7、面對熊熊大火,消防隊員個個奮不顧身地上前滅火。
8、一看到有人不慎落水了,他就奮不顧身地跳下去救人。
9、網(wǎng)絡(luò)上不時出現(xiàn)照片群眾奮不顧身跳入水中對被水困在車?yán)锏娜藗冞M(jìn)行救援
10、雖然天氣惡劣,但救難隊員仍奮不顧身,深入山區(qū)搜救。
11、在路上看見有人搶劫,它會奮不顧身地沖上去,為被搶的人奪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12、三軍將士面對敵人的猛烈進(jìn)攻,仍舊奮不顧身,堅守陣地,一次又一次將敵人擊退。
13、因為朦朧和未知才可能吸引市場亢奮的熱情,更奮不顧身追漲,結(jié)果是套得更深。
14、我自由而狂熱的愛著你,猶如勇士奮不顧身追求正義。
15、毋庸置疑,“泄密就是為社會改革做貢獻(xiàn)”的信念會推動許多人奮不顧身。
16、我會奮不顧身地去拯救你。
17、我是這個注定的星球最后一個奮不顧身的人了。
18、杰里米:你明明知道你在做一個錯誤的選擇,你卻還是奮不顧身。
19、市場趨勢是:先走過幾個不同階段,引發(fā)投資者奮不顧身地采取行動最終導(dǎo)致恐慌性購買。
20、每天都有津巴布韋人冒著被鱷魚吃掉或溺水身亡的危險,奮不顧身地游過林波波河(limpoporiver)去對面的南非碰運氣。
21、愛是我的信仰,我愿為它奮不顧身。
22、事后,清華恒森管道制藥公司對保安員這種危難時刻奮不顧身的高尚品質(zhì)表示深深的感謝與贊揚。
23、學(xué)會了對愛情退避三舍,學(xué)會遠(yuǎn)離生命里那些原本可以躲避的傷害,我已經(jīng)失去了對于愛情奮不顧身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