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拾人牙慧的歷史典故-拾人牙慧的意思
導語:拾人牙慧,漢語成語,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也比喻竊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歷史典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歷史典故】
東晉時候,有一個名叫殷浩的人。因為他曾經(jīng)當過“中軍”的官職,所以被人稱為“殷中軍”。他曾被任命為“建武將軍”,統(tǒng)領(lǐng)揚州、豫州、徐州、兗州、青州的兵馬,后因作戰(zhàn)失敗被罷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內(nèi))。殷浩很有學問,他愛好《老子》、《易經(jīng)》,并能引經(jīng)據(jù)典談得頭頭是道。
殷浩有個外甥[shēng],姓韓,名康伯,非常聰明,也善于談吐,殷浩很喜歡他,但對他的要求卻十分嚴格。殷浩被流放時,康伯也隨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見他正在對別人發(fā)表言論,仔細一聽,康伯所講的,完全是抄襲自己的片言只語,套用自己說過的話,沒有他個人的創(chuàng)見,卻露出自鳴得意的樣子,很不高興,說:“康伯連我牙齒后面的污垢還沒有得到,就自以為了不起,真不應該。”
【拓展延伸】
【辨形】:慧:不能寫作“惠”。
【近義詞】:拾人涕唾、人云亦云、鸚鵡學舌 以訛傳訛
【反義詞】:標新立異、獨辟蹊徑、獨樹一幟、與眾不同等。
【用法】:貶義詞;一般用于謂語、賓語。
【結(jié)構(gòu)】:動賓式。
【成語示例】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明用故事;卻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
◎個別人,一留學外國,便拾人牙慧。
◎?qū)懳恼乱凶约旱囊娊,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我在這里就不拾人牙慧了。
◎在謝爾頓看來,似乎在他的樂觀哲學中存有一點感動的混亂成份--其中有慈悲也有不容人之量,有真理也有拾人牙慧的東西。
◎關(guān)注到最新穎的商業(yè)思想的主要受益者,他說:“幫助企業(yè)實現(xiàn)精益流程的能力以區(qū)分領(lǐng)先的咨詢公司與在巨人之后拾人牙慧者的標志。”
【拾人牙慧的歷史典故-拾人牙慧的意思】相關(guān)文章:
拾人牙慧是貶義詞嗎02-06
拾人牙慧是不是貶義詞02-08
有意思的歷史典故10-10
“臣妾”一詞的意思及歷史典故10-19
30個有意思的歷史典故10-13
趨炎附勢的歷史典故-趨炎附勢是什么意思11-26
萬馬齊喑的歷史典故及意思03-29
簞食瓢飲是什么意思及其歷史典故10-10
歷史典故精選10-07
經(jīng)典歷史典故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