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范本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一:舌尖上的家鄉(xiāng)
我的家鄉(xiāng)——東北吉林,一個寒冷的地方,一個我熟悉的地方,一個我喜歡的地方。這里充滿了我的懷念,這里都是熟悉的味道,小雞燉蘑菇、白肉血腸,不過對我來說,學校附近的烤冷面是我我最懷念的味道。
烤冷面是一種有意思的食物,叫面,但其實更像是餅,近幾年才出現(xiàn)。在長春街頭,常常能看到圍著白圍裙的師傅推著小三輪車在街上慢行。車上牌匾紅底黃字——烤冷面,再加上一句“韓國正宗”。大家不要被蒙蔽,其實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考證,烤冷面這東西,韓國沒有,朝鮮亦無,只有長春才有。
三四年以前,這東西還只出現(xiàn)在紅旗街一帶,不出三年,竟已風靡長春——尤其是在各中學門口。每天放學,就有學生“呼啦”一下圍到烤冷面車旁。接著,便是一陣亂哄哄的叫喊:“來份四塊的,”“我要五塊,”“我那份多加一塊魚排”……
烤冷面師傅手忙腳亂如一只八爪章魚:往熱鐵板上澆點油,揭一片冷面放上,再打個雞蛋,說時遲那時快,手中鍋鏟一伸一撤,雞蛋“刷”的一聲翻到冷面下邊,散出一股濃濃的煎雞蛋香。最后再加上香腸或魚排,天女散花般撒上調(diào)料,再放上一把香菜。用鍋鏟卷上一卷,剁作八塊,往塑料碗里一裝——齊活。吃在口中,光是冷面的筋道加上調(diào)料的濃香就足以讓人不能自已……
初三有段時間,晚自習結(jié)束得晚,常餓得頭昏眼花,于是我就伙同幾個同是饕客的朋友,趁低年級小朋友放學時混出校門,買上一小碗烤冷面,回教室慢慢享用。記得有一天,我不知怎么的,貌似餓瘋了,竟掏出30元巨款,全買了烤冷面。賣面師傅愕然10秒,然后埋頭烤面。不一會,我拎著一塑料袋的烤冷面,在旁人詫異的目光中走回學校。
那天剩下的課上,一覷得老師講課忘情之時,我便偷吃上兩口烤冷面,霎時心滿意足。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烤冷面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二:舌尖上的楊梅
段時間,你在看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嗎?那一道道祖國各地的美食,襯著美麗的景色,和著激蕩人心的音樂,一時流行在大江南北,甚至是境內(nèi)境外。我每次一邊觀賞,一邊心里涌流著愛國的熱情。
如果攝制組來到我的家鄉(xiāng)慈溪,我想,一樣會采集到不少具有特色的美食。不過,假如我有機會推薦的話,我會特別推薦慈溪的特色水果——楊梅,讓我們慈溪人引以為傲的楊梅更加聲名遠播。
雖然聽大人們說,外地也有楊梅的種植和出售,但是,品種和口味數(shù)我們余慈地區(qū)的最佳,是因為我們這里的水土和氣溫最最適宜。楊梅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所以我們的楊梅是獨一無二的楊梅哦。
在每年酷熱的夏天,楊梅是當?shù)睾椭苓叺貐^(qū)廣大人們歡迎的水果。楊梅樹大多種在環(huán)境清幽的山上,每年四五月份左右,淡綠色的小楊梅慢慢轉(zhuǎn)成淡紅色,像一顆顆飽滿的紅珍珠,上面長著小小的刺。隨著夏季五六月份陽光的漸漸充足,紅珍珠似的楊梅就會變成色澤鮮艷的紫寶石,最后變成深黑色,身上的刺也變得平滑柔軟了。滿山紅艷艷的楊梅,那是多么美的風景啊。楊梅沒有果殼,圓圓的,大小和桂圓差不多,果肉非常飽滿,營養(yǎng)成分多。輕輕咬一口,舌尖一碰到楊梅那細膩柔軟的刺,那酸甜適口的汁水就會立刻涌出來,大自然的饋贈讓人們淡忘了夏季的炎熱。楊梅絕對是開胃健脾、生津止渴的上品,所以,楊梅又成了我們慈溪人送給遠遠近近親朋好友的佳禮。
現(xiàn)在,我們慈溪每年6月份都會舉辦明星大腕們助陣的楊梅節(jié),許多與楊梅有關(guān)的活動不勝枚舉,等候著四面八方的朋友們的到來。
那么,今年6月,你也來我們美麗的慈溪吧。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三:舌尖上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那個的味道在舌尖上游蕩,每個人的心里都懷念著家鄉(xiāng),都思念著獎項那些難忘的味道,那個只屬于家鄉(xiāng)的味道。我出生在甌江北岸的一個小村莊,小河安靜地從石橋底下緩緩流過。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體某個角落的是某種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種如蒸餃般大小叫作番薯黃夾的東西。
關(guān)于這種小吃,我曾一直以為它就跟米飯面條一樣,普通得全國人民都知曉?墒侵钡剿晃?guī)У浇淌,好友們用驚異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名為番薯黃夾的東西,只流行于我所生活的那一帶農(nóng)村里。我們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總之,不超出一個小縣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很多年前,我問母親幾月幾吃番薯黃夾,她笑著摸摸我的頭說,想吃就做,哪來日期限制。
農(nóng)村婦女都有一雙巧手,母親也不例外。我親眼看過母親是如何制作番薯黃夾的。過程看似挺簡單。首先將番薯去皮煮熟,濾掉湯水,再摻入番薯粉攪勻至無顆粒狀,然后用手撮取少許搟成皮備用。至于餡,通常是由豬肉、豆干、香菇、蔥或韭菜等拌勻合成,當然也可依個人喜好放少許蝦皮、蘿卜絲等,最后包成餃子樣放入蒸鍋蒸熟即可。母親并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黃夾個頭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后還是沒有“瘦下身來”。我記得請同學來家吃的時候,她指著這黃溜溜的番薯黃夾驚訝地叫道:“哇噻,這是史上最大的餃子嗎?”
作為一道歷時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認為番薯黃夾起源于樂清翁垟。翁垟是離我家不遠的一個鎮(zhèn)。時至今日,那兒的番薯黃夾口感依然最純正,賣相也最好。
印象中,我第一次吃這種地道的番薯黃夾,它姜黃色的皮,油亮油亮。隔著層塑料袋,似乎也能聞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涼后一口咬下去,餡汁流出來,沾得滿嘴是油,略帶彈性的皮跟油多卻不膩的餡兒在嘴里一起咀嚼,那叫一個美味呀!還來不及下咽,緊接著再咬第二口,把整個嘴巴塞得鼓鼓的。
車主用方言喊著“番薯黃夾呀,賣番薯黃夾”,一遍一遍,回蕩在來來往往的人們的耳邊。舌尖上的家鄉(xiāng),我最愛的番薯黃夾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四:舌尖上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一個多么溫暖的詞;故鄉(xiāng),一個多么偉大的詞。是故鄉(xiāng),讓我吮吸著她的乳汁茁壯成長。
我的故鄉(xiāng)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上。
故鄉(xiāng)的味道——綿密、松脆。
清晨,香甜的南瓜氣息鉆進了我的鼻子,讓我從睡夢中驚醒,急急地披上一件外套,來不及洗漱就沖到了小院里。只見奶奶正在切南瓜。瞧,那南瓜黃澄澄,金燦燦的,條紋一條條的,十分清晰,看著就想讓人咬上一口。奶奶將南瓜放到蒸籠上蒸熟,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笑瞇瞇地對我說:“小饞貓!”奶奶的笑容蕩漾開來,皺紋跳到了臉頰,眼睛瞇成了一條細小的縫,和藹可親,南瓜熟了,奶奶將熱氣騰騰的南瓜放到木板上,用刀背把南瓜打成泥兒,緊接著又把南瓜泥放入正在煮著的糯米粥內(nèi),放上幾顆早已曬干的大紅棗,大功告成!正當我眼睛死死地盯著冒著熱氣的南瓜粥時,奶奶把我?guī)У皆鹤永镎鹆速凉匣āY凉匣ㄉ仙沓示G色,一瓣瓣緊緊地包裹著,下身是一朵金燦燦的黃色小花,小花上沾著一顆顆“晨露”,照映著附近的一切。奶奶先在碗里打了兩個雞蛋,攪拌均勻后,把倭瓜花放在里面蘸了蘸,又讓它在面粉堆里“轉(zhuǎn)個圈兒,打個滾兒”,緊接著,再放入溫熱的油鍋內(nèi)炸至兩面金黃。看著盤內(nèi)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油炸倭瓜花,我不禁兩眼發(fā)光,拼命吞咽著口水,真是讓我垂涎三尺啊!這時,南瓜粥也煮好了,打開鍋蓋,香噴噴的味道撲面而來。
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小勺粥吹了吹就將它送入嘴巴。哇,軟糯的米飯配著香甜的南瓜泥兒和一點兒甜湯,如此美味駐足在口腔內(nèi),將細膩的味道分布到了各個味蕾。再夾一個油炸倭瓜花,咬上一口,嫩滑的蛋液包裹著油炸倭瓜花,酥脆的面皮松松脆脆。倭瓜花的美味也急切地沖進了口腔,邀請著成千上萬個味蕾,在舌尖上跳起了“華爾茲”,真是香嫩爽口啊。
奶奶的一舉一動令我如今都還記憶猶新,奶奶做的每一道菜,都成為了我兒時的美味。舌尖上的故鄉(xiāng),要用心品味。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12-12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09-15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的作文范文10-21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精選11篇12-04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11篇12-03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11篇)12-03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美作文范文07-16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14篇12-19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13篇12-12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9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