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
植樹節(jié)是按照法律規(guī)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jié)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jié)。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fā)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一
植樹節(jié),一是從植樹的季節(jié)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經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于成材。
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guī)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guī)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jié)。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后,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二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jié)日,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的重視林業(yè)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yè)行政事務。19xx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xx年7月,政府又規(guī)定將每年的"清明節(jié)"定為植樹節(jié)。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jié)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yè)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jié),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xiàn)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xiàn)并且要實現(xiàn)得更好。
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三
世界上有植樹節(jié),首始美國。起初只是在內布拉斯加州,后很快風行全美,其他許多國家紛紛的仿效。由于各地氣溫殊異,四月五日左右的清明節(jié),北方較寒,尚可植樹;而南方已草木萌動,樹木一經移栽,有礙生長,故須另擇日期。民國十七年(1928年),當時的國民政府中有人提議,孫中山先生是領導推翻幾千年封建王朝,創(chuàng)立民國的偉大元勛,功懸日月,名垂千古,以他的逝世紀念日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jié),無論意義與時令均甚合宜。這一提議遂獲得通過。并確定蘭花為首都市花。
1930年3月12日,這一天在南京的國民政府要員齊集南京東郊中山陵,參加第一次“國父逝世紀念植樹儀式”,以后亦每年舉行。但是由于當時的政府倡而不力,始終未能推廣開來。
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綠化造林取得了很大成績。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更進一步確定,將3月12日定為全民植樹節(jié),F(xiàn)在每到這一天,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黨政軍民,工農商學,紛紛出動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形成了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的群眾自覺活動。全國許多城市還選了市樹、市花。南京選雪松為市樹、梅花為市花。3月12日植樹節(jié),已深入人心。
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四
今天是3月12日,既是植樹節(jié),又是孫中山先生的逝世紀念日。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班會課,老師給我們講了植樹節(jié)的來歷:老師說,在孫中山先生的故鄉(xiāng)——中山,至今還有一棵上百歲的檀香酸豆樹,這是1883年,僅有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的酸豆樹,并且親自栽下,到現(xiàn)在,已經有100多年了。
講完植樹節(jié)的來歷,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污染環(huán)境的圖片,有一張圖片是一些魚兒和青蛙,因為水源被污染了,而無法生存,導致死亡;還有一張圖片看起來更加讓人痛心:一群人高高的舉起牌子,上面寫著,不要污染,要生存!一張張圖片看起來是多么的讓人痛心!我想,當時在和我一起看圖片的同學們,此時此刻,可能也有著和我一樣的心情吧!
看完圖片,老師又講了保護環(huán)境的知識,還給我們搞了一個知識搶答,問我們一些跟保護環(huán)境的一些日子,比如世界無煙日、世界森林日、國際禁毒日……
下課鈴響了,班會課也結束了。
上完班會課,我的感想就是我們應該像孫中山先生說的一樣,多植樹造林,保護水源,倡議大家都來植樹,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五
公歷3月12日,是我國法定的植樹節(jié),也是我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孫中山特別的關注植樹造林事業(yè),并且將之視作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1915年,正是在他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guī)定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清明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蘇,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民諺常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
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規(guī)定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我們應該提倡把這項任務列入清明節(jié)活動的范圍,并通過清明植樹活動,增強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
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六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樹造林、發(fā)展林業(yè)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于改革開放之初。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yè)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guī)定了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指定的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jié)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jié)。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了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后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
1928北伐完成之后,4月7日由XXX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jié)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qū)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guī)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jié)行之。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了植樹節(jié)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yè)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jié),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xiàn)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xiàn)。
【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相關文章:
植樹節(jié)的來歷作文10-15
除夕的來歷作文12-30
名字的來歷作文01-20
我名字的來歷作文08-13
我名字的來歷作文12-18
元宵節(jié)的來歷作文01-11
元宵節(jié)來歷作文01-05
漫畫書的來歷作文10-24
勞動節(jié)的來歷作文10-23
除夕的來歷作文7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