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話孝親小學作文
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你們知道今年的清明節(jié)是幾月幾日嗎?(對,4月4日)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我們剛才背誦的《清明》這首詩所描寫的就是古人對祭奠先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的寫照。
清明節(jié)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灑下一壺熱酒,表達對先人的.感激之情。這是對親人的一種孝敬,而我認為:無論祭祀的禮數(shù)有多么繁瑣,都不如趁他們在世時多給一些關愛來得重要。
不久前,我目睹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老人去世了,親戚朋友都去吊唁,其中一位中年婦女蹲在老人的靈柩前嚎啕大哭,邊哭邊說:再也看不見了啊。聽朋友介紹,這個婦人是老人的直系親屬,并且居住在一個城市,卻有兩三年沒有去探望過老人了。見此情景,聽罷介紹,我即同情又鄙視:之前干嘛去了?老人去世了哭得“驚天動地”,活著的時候為什么不去多探望探望、多陪伴陪伴呢?也許是“良心發(fā)現(xiàn)”?想到這,我不禁又想到了這樣一句警世名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同學們:孝親敬老是我們永遠倡導的一個話題。自我校踐行《弟子規(guī)》以來,老師無數(shù)次地指導同學們回家怎樣孝敬父母長輩,并把每一個周日定為同學們的孝親日,號召同學們能在課余時間多關心父母老人,盡一份為人子女的孝心。讓老師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有很多同學已經行動起來了。從開學初同學們上交的手抄報里可以感受到那份孝心,從那些學做家務、為父母做事的照片上可以探視到那次孝行。
同學們:堅持下去吧!時不我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父母少一點勞累;做好自己的事情讓父母省省心;用我們的孝心給父母多帶去一些快樂與欣慰;我們的父母一定會長命百歲!
【清明節(jié)話孝親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感恩孝親作文04-15
感恩孝親敬老作文08-13
孝親敬老演講稿05-06
孝親敬老手抄報02-18
關于孝親的名言警句精選03-05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02-26
孝老愛親個人事跡材料04-09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12篇03-27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8篇02-28
思鄉(xiāng)懷親作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