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為題目的作文2000字
這是一座沒有城墻、沒有樹木的城池,曾經(jīng)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是一座與古樓蘭齊名的西域古城,素有“東方龐貝城”之稱,它就是-交河。如今的它是一座古城的遺跡,一片城市的廢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中國唯一一處最為完整的漢代城市的遺址,更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僅有標本。你或許永遠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的一片廢墟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年之久才被發(fā)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滿目瘡痍。
交河—位于新疆吐魯番市西約1公里處的亞爾孜溝中狀若柳葉、高三十余米的孤島上。因干涸的河道分流城下,故稱為“交河”,為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王庭”的所在地,唐代安西都護府最初設(shè)在此地, 十三世紀下半葉,西北蒙古貴族發(fā)動戰(zhàn)爭,交河城于1383年在戰(zhàn)火中消亡。
2014年芳菲的四月,我如約走進這座千瘡百孔、滿目滄桑的故城時,眼前的一切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是久久的視覺沖擊和震撼,更多的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幾多神秘,幾多神奇。
從眼前的巨大沙盤望過去,交河故城像是一片葉子,更像是一艘歷史的方舟,承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和氣息。故城的周圍被深約30米的河谷所環(huán)繞,長約1650米,最寬處約300米,建筑遺址面積約38萬平方米,四周崖岸壁立,形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頂著炙熱的太陽,經(jīng)城南的城門登上土崗,從甕城進入城市。行走在一條長約350米的南北大道上。城內(nèi)建筑以大街為中軸線被明顯地分為三個區(qū),東區(qū)為官署區(qū),西區(qū)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區(qū),北部為佛教寺院區(qū)。大道貫穿故城的中部,僅容納兩三人通過,環(huán)顧四周,陽光暴曬下,這里沒有一棵樹木,除了腳下方磚的一點紅色,入眼的皆是明晃晃的“黃”字。
全城就象一個層層設(shè)防的大堡壘,人行墻外,像處在深溝之中,無法窺知城垣內(nèi)情況,而在墻內(nèi),則可居高臨下,控制內(nèi)外動向,城中布防,看上去也是極為嚴密。
在城市的東南方,有一座宏偉的地下宅院,據(jù)考證,這里就是唐朝安西都護府的住所。八百多年前,這里的墻上畫滿了壁畫,并掛著很多佛龕,可見當時佛教是多么盛行。在官署區(qū)有一處奇怪的墓地,幾百座半米長的長方形墓穴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埋葬著幾百個嬰兒,人們稱它為嬰兒墓,沒有姓名沒有墓志,整片墓地完全一樣,墓穴大小排列整齊?梢韵胂笏麄兊母改该鎸ω舱鄣淖优畷r是怎樣的心如刀絞、悲痛欲絕。交河城內(nèi)有很多謎,嬰兒墓也許是最難以解開的謎了。
轉(zhuǎn)而向西,大道兩側(cè)高厚的土垣后是被縱橫交錯的短巷分割的“坊”市,說明交河城在唐代曾進行過一次有規(guī)劃的重修改建,同時也展示出千百年前這里作為車師前王國的國都曾經(jīng)有過作坊眾多、商市繁華的盛景。城內(nèi)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構(gòu)筑而成,這種別出心裁的建筑格式,是為了防御外來侵略?還是為了抵擋炎夏的酷熱高溫?這里同樣給我們留下了千古之謎。交河城僅有東門和南門兩座城門。由于城建在30米高的懸崖上,不用筑城垣,城門亦非正式建筑,它們巍然屹立,崖岸如刀削,形成一個天然壁壘。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故城又被當?shù)厝朔Q為“崖兒城”。
大道北端的寺院,規(guī)模宏大,并以它為中心構(gòu)成北部寺院區(qū)。在所有的古代宗教中,傳入吐魯番地區(qū)時間最早、歷史最為悠久、遺存最多的就是佛教。交河故城寺院區(qū)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實的佛城。城北一組壯觀的塔群,是安葬歷代高僧的的塔林。遺憾的是由于人為的破壞,塔林已塌,只有這些遺跡向人們訴說著當年交河的佛教是如何的昌盛。站在最北端搭建起的觀景臺上,極目遠眺臺地下方,縱橫交錯的城廓,一直伸展到遠方,令人陷入沉思……
古城最為傳奇之處,在于它不是按照一般城池那樣用磚瓦土石壘起來的,而是在一塊溝壑縱橫的黃土臺地上,由交河先民一寸一寸向地下硬掏出來的一座城。寺院、官署、城門、民舍的墻體基本為生土墻,特別是街巷,狹長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戰(zhàn)壕。若非親眼所見,難以想象它的模樣。由于是從生土層往下掏挖,與一般遺址越往下年代越早不同,交河城是越往下年代越晚。在將近兩千年的時間里,一個民族退出交河,另一個民族又潮涌而來,在原來的房址再向下挖,就這樣不停地掏挖雕琢,生生把交河城打造成一個巨大的沙盤雕塑。它是在大地上直接雕刻出來的一座城市。
交河城因位于吐魯番盆地火焰山與鹽山之間的一個豁口上,自然成為絲綢之路上地位顯著的軍事要塞,據(jù)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險。絲綢之路西往烏魯木齊,北抵北庭,都要經(jīng)過交河。這里是個百戰(zhàn)之地。
交河故城最后毀滅于蒙古東察合臺汗國的伊斯蘭圣戰(zhàn)領(lǐng)袖黑的兒火者的戰(zhàn)火。古建筑保護專家梁濤曾說過:“這個城市毀滅于戰(zhàn)爭是無疑的,曾經(jīng)清理過三十多口水井,每口井里面都有人的骨架,都是頭朝下”?梢韵胍娖瞥菚r的慘烈。
戰(zhàn)爭促進了西域各民族的融合,加速了文明的演進,戰(zhàn)爭也最終毀滅了文明。
吐魯番地區(qū)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得交河故城中的珍貴古跡能夠保留至今,而它和它的姐妹城高昌故城,也成為吐魯番地區(qū)幾千年來歷盡滄桑的見證。它們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的文物而聞名于世,成為著名的國際游覽勝地。多年來,吐魯番通過不斷地嘗試和努力,終于讓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走進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圓了申遺夢?梢哉f,這座城市就像一個龐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筑之獨特,不僅國內(nèi)僅此一家,國外也罕見其例,體現(xiàn)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敏才智和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從最北端的臺地返回時,想盡可能拍下整座城池的全貌。剛剛離開中央大道,想踏進臺地中間,馬上就被遠處佩戴紅袖章的維族青年友好地制止住了,他指了指路旁的木牌,上面寫著:文物重地,請您悉心愛護!接近四十度的高溫天氣,熱浪襲來,足以讓來這里參觀的游人大汗淋漓、難以忍受,而這些景區(qū)的工作人員卻要在這里堅守一天的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的皮膚已經(jīng)被強烈的紫外線曬得黝黑。而他們卻總是保持著淡淡的笑容,為這座故城的保護默默地辛勤工作著。
“交河城邊飛鳥絕,輪臺路上馬蹄滑”,繁華已逝,如今留下的這片凄涼的廢墟,曾經(jīng)承載了這座城市多少的災(zāi)難和戰(zhàn)火,故城的先人又給我們留下了多少震驚人類的文明遺跡。在故城保護性發(fā)掘中,首次發(fā)現(xiàn)一座地下寺院和車師國貴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貴文物。這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
望著這狀如柳葉的故城雄姿,吟詠起古人“黃昏飲馬傍交河”,“紫駝夜渡交河月”的詩句,撫今追昔,不禁感慨萬千。世間萬物,無不都像歷史長河中的一枚落葉,無論曾經(jīng)多么繁華,都抵不過歲月的磨礪,終將零落成泥碾作塵 ,回歸自然的懷抱。
【交河故城為題目的作文字】相關(guān)文章:
以家鄉(xiāng)的河為題的作文03-15
關(guān)于幸福為題目的作文字03-12
以故鄉(xiāng)的河為題的作文02-19
以難忘母親河為題的作文03-11
文字為伴溫暖人生為題目的作文02-19
以光彩奪目的春天為題的作文04-03
為家鄉(xiāng)而作作文12-01
英語閱讀的作題技巧01-22
故城雪又落作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