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出自左傳的成語故事7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說到成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出自左傳的成語故事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愛鶴失眾
公元前668年,衛(wèi)惠公的兒子姬赤成為衛(wèi)懿公后,不思富國強兵之道,整天喜歡養(yǎng)鶴,甚至荒唐到給鶴封官位,享官祿,百姓怨聲載道。北方狄國借機出兵攻打衛(wèi)國,衛(wèi)國士兵根本不抵抗就逃散,衛(wèi)懿公被狄兵所殺。 【典故】狄人伐衛(wèi),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二年》 【釋義】比喻因小失大。
2、其樂融融
春秋時期,鄭武公的兒子鄭莊公賞賜食物給潁谷護衛(wèi)長官潁考叔,潁考叔把食物留給他母親吃,莊公十分感動,因為他與母親姜氏有不到黃泉不相見的誓言,潁考叔幫他出主意要他們挖地道,在地道內(nèi)有泉水的地方相見,莊公感慨地說其樂融融。
3、眾叛親離
春秋時,衛(wèi)國第十三代君主衛(wèi)桓公有兩個兄弟,一個是公子晉,一個是公子州吁。州吁有些武藝,喜歡打仗。他見哥哥桓公是個老實人,便陰謀篡位。就在公元前719年,衛(wèi)桓公動身上洛陽去參加周天子平王的喪禮,州吁在西門外擺下酒席,給他送行。他端著一杯酒,對桓公說:“今天哥哥出門,兄弟敬你一杯!蔽液芸炀蜁貋,兄弟太費心了!衛(wèi)桓公說。接著,衛(wèi)桓公也斟了一杯酒回敬。州吁趁衛(wèi)桓公不備突然拔出匕首,把衛(wèi)桓公殺了。州吁殺了衛(wèi)恒公,做了衛(wèi)國國君。他害怕國內(nèi)人民反對,便借對外打仗的辦法轉(zhuǎn)移國內(nèi)人民的視線。他拉攏陳國、宋國、蔡國,一起去攻打鄭國。但由于鄭國嚴密防守,進攻以失敗告終。魯國的國君隱公聽到這些情況后,問大夫眾仲說:州吁這樣干,能長久得了嗎?眾仲回答說:“州吁只知道依仗武力。到處興風(fēng)作亂,老百姓是不會擁護他的;他為人十分殘忍,殺戮無辜,誰還敢去親近他呢?這樣。老百姓反對他、親信的人也會逐漸離開他,他的政權(quán)怎么會長久呢?眾仲接著又說:“兵,就像火一樣。一味地用兵,而不知道加以收斂和節(jié)制,其結(jié)果必定是玩火自焚。依我看,失敗的命運正等著他呢!果然,不到一年,衛(wèi)國的老臣石醋,借助陳國的力量,把州吁殺了。
4、 量力而行
公元前712年,鄭莊公借口許莊公不聽周天子的命令,聯(lián)合齊、魯兩國消滅許國,在處置問題上齊歷公提議讓魯國管轄,魯隱公則提議讓鄭莊公管轄。鄭莊公量力而行將許國分成東西兩塊,東部由許莊公之弟許叔管,西邊交大夫公孫獲管轄。
5、畏首畏尾、鋌而走險
語出《左傳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的意思是怕前怕后,膽子很;鋌而走險的意思是指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鋌:疾走的樣子。
這年夏天,晉靈公在黃父閱兵,又召集諸侯在扈地集合,這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內(nèi)亂。當時,因為晉靈公覺得鄭穆公勾結(jié)楚國,所以不肯相見。
于是鄭國大夫子家修書告訴趙盾說:“我們國君繼位三年,便和蔡侯一起服侍貴國國君!比缓笥掷龜(shù)這些年鄭國同晉國的盟友關(guān)系。比如,一次朝見晉襄公,兩次朝見晉靈公,都是按小國侍奉大國的禮儀來的。信末說:“現(xiàn)在你們說還不夠好,要是這樣,我們只能等著滅亡,再也增加不了什么了。古人說:‘怕頭怕尾,全身還能剩多少?’又說:‘鹿臨死的時候顧不得選擇有陰涼的地方!谭畲髧髧羰且缘孪啻阆袢艘粯庸ы;要是不以德相待,小國就會像臨死的鹿一樣鋌而走險,哪里還顧得危險不危險。貴國命令無盡,我們也知要亡,只好派出全部兵力在鯈地,我們惟命是從!
“鄭文公二年六月十二日到齊國朝見,四年二月為齊國攻打蔡國,也和楚國講和。小國處在大國之間而不得不聽令于大國,難道是我們的罪過嗎?要是大國不體諒小國,我們就別無出路了!
后來晉國大夫鞏朔到鄭國講和,趙穿和公壻(xu)池留在鄭國作為人質(zhì)。
6、各自為政
語出《左傳宣公二年》。各自按照自己的主張刑事,相互不配合。
這年春天,鄭國的公子歸生接受楚國命令攻打宋國,宋國的華元和樂呂帶兵抵抗。二月的某一天,他們在大棘交戰(zhàn),華元被俘,樂呂戰(zhàn)死。說起他們戰(zhàn)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非?尚Α
作戰(zhàn)前,華元殺羊犒勞士兵,卻不分給為他駕車的羊斟吃。到了開戰(zhàn)的時候,羊斟對華元說:“日前的羊肉你做主,今天打仗我駕車,由我做主。”然后駕車沖進鄭軍中,因此宋軍大敗。
君子說:“羊斟不是人啊,由于一點私人怨恨,導(dǎo)致國家失敗,人民遭殃,沒有比這更大的罪行了!对娊(jīng)》上說的‘心地不良的人’,或許就是羊斟這種人吧!他不惜殘害人民來發(fā)泄私憤!
宋國人花了很大代價要把華元贖回了,才送出一半贖金,華元便逃了回來。他看見羊斟后問:“那天是你的馬不聽話才沖進去的吧?”羊斟回答說:“不是因為馬,而是人的原因。”羊斟說完就逃到了魯國。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合作的重要性,否則就是自取滅亡。被列為以私害公的典范,我們應(yīng)當遠離這種人。同時還催生了另一個成語:“羊斟慚羹”。
7、問鼎中原
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原意為企圖奪取天下,F(xiàn)比喻有私心,想據(jù)為己有。傳說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又鑄造了九個鼎,象征國家權(quán)力。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攻打陸渾的戎人,軍隊行至洛水,在周都城外陳兵炫耀,周定王派王滿孫前去慰勞楚王,楚莊王問鼎的大小和重量。
王孫滿回答說:“能否獲得天下,在于德政而不在鼎。夏實行德政時,九州的長官把青銅貢獻出來鑄造了九座鼎。夏桀昏庸無德,九鼎被商朝奪走,保存六百年。商紂殘暴無道,九鼎落入周朝。要是道德美好,鼎再小也是重的;要是暴亂昏庸,鼎再大也是輕的。上天保佑品德高尚的君主,也是有年限的。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洛陽時,曾占卜過周朝能擁有多少年,結(jié)果是傳世三十代,歷時七百年,這是上天的旨意。周朝的德政雖然衰微,但是天命還沒有更改,鼎的輕重大小就不必問了。”
楚莊王沒轍就悻悻的離開,去攻打鄭國了,結(jié)果迫使鄭國又親近了晉國。
這里我把九鼎列出以對應(yīng)九州:豫鼎、冀鼎、兗鼎、青鼎、徐鼎、揚鼎、荊鼎、雍鼎、梁鼎。
【出自左傳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左傳高考?嘉膶W(xué)常識01-27
出自列子的成語04-11
秀出自己作文11-29
亮出自己作文06-18
活出自己作文02-22
活出自我作文04-03
走出自卑作文06-07
亮出自己作文【推薦】12-19
伸出自己的手作文08-18
活出自己的精彩作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