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缺也是一種美作文 推薦度:
- 有一種甜作文 推薦度:
- 幸福初中作文 推薦度:
- 我的微幸福作文 推薦度:
- 幸福的滋味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牽掛也是一種幸福作文
牽掛是奔放而熱情,是含蓄而深沉。小編整理了牽掛也是一種幸福作文,歡迎欣賞與借鑒。
牽掛也是一種幸福作文一:
剛踏出學(xué)校的大門,在懵懂的年代為了生活,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我背負(fù)著沉沉的行囊,不遠(yuǎn)千里,離開父母,孑然一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當(dāng)走進(jìn)新的地域,人來人往都是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口音,不同的風(fēng)俗時,有一種傷感襲上心頭,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因為這個城市并不屬于我,我的心靈也找不到歸宿,人一直漂泊,找不到岸的感覺,像一顆浮萍飄浮于他鄉(xiāng),游走于城市的街頭巷尾。雖然,那迷人的七彩燈光照亮了城市的夜空,卻照亮不了我的心;溫暖的春風(fēng),吹拂著每一個角落,卻吹不開我的心扉;美麗的景色,點綴了人們的視線,卻燃燒不起我的激情。因為在一個很遠(yuǎn)的地方,那里有我想念的故鄉(xiāng)和親人,那里有我深深的留戀和牽掛......
老家--徑門。那里的生活令我如此眷戀,令我魂牽夢繞。每每想到故鄉(xiāng)以及在家的父母雙親時,淚水便打濕了我的眼眶。不知多少次夢回故里,勾起與兒時的伙伴嬉戲打鬧,還清楚記得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和純真無暇的笑容。當(dāng)醒來時,望著天花板,再想夢回,想尋找更多的童趣,可是已漸漸消失,只有嘴角還露出甜甜的微笑。
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好些年。我慢慢適應(yīng)了這座陌生的城市,也在這里站穩(wěn)了腳跟,在這里建立了感情。同時,也在這里找到了真愛,組建了家庭。在新的生活中非常欣慰,夫妻相儒以沫,攜手并進(jìn),生兒育女,為了幸福生活一再啟程。經(jīng)過數(shù)年的爬摸打滾,漸漸地朋友多了,圈子也大了,抬頭皆熟人,這座本來不屬于我的陌生城市,我便成為守護(hù)這座城市的一員,這里也就成了我真正意義上的新家。
雖然,我在這里工作相對穩(wěn)定踏實,有愛夫疼惜,有使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兒女。可是,游子最想念的還是那已經(jīng)蒼老的父母雙親。一想到家中年邁的父母親,他們?yōu)榱俗优?為了后代的幸福,櫛風(fēng)沐雨、飽經(jīng)滄桑、滿頭白發(fā)時,有一種揪心的痛,也許自己已為人母,在自己身上有著同樣的感受吧。父母用勤勞的智慧演繹他們?nèi)松木,額頭的皺紋刻著他們?nèi)松畲蟮臍v程……每次回老家,媽媽都會精心準(zhǔn)備好我喜歡吃的飯菜,對那專屬的味道一直難忘。臨走時,他們總是把大包小包的食物往口袋里塞,媽媽還淡淡一笑,嘴里不停的念著:“外面吃不到家鄉(xiāng)的味道,你帶去吧。平時要注意身體,工作認(rèn)真點,不要擔(dān)心我們……”,媽媽的每一言每一語都深深讓我難過,她的所有祝愿都在這短短的話語里,母女連心,她的心思我能讀懂,此刻我多想再擁抱一下媽媽。〔λf聲:“媽,您不用再擔(dān)心了,您自己要保重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太累了……”
鳥近黃昏皆繞樹,人當(dāng)歲暮定思鄉(xiāng)。我現(xiàn)在雖然不到那個年紀(jì),但我有著同樣對家鄉(xiāng)思念的赤子之心。家鄉(xiāng)就象是一個心靈的磁場,有著永恒的吸引力。人在他鄉(xiāng),只要提起故鄉(xiāng),就像品味童年的記憶,就像咀嚼歲月的風(fēng)霜……身在異鄉(xiāng),我更加思念你——我親愛的故鄉(xiāng)和親人。我想說,無論我身在何處,無論我人在何方,我的心永遠(yuǎn)和你們在一起! 希望家鄉(xiāng)建設(shè)得越來越美,愿家中的親人們永遠(yuǎn)幸福安康!
牽掛也是一種幸福作文二:
離家在外的游子,總是有著牽掛。不管是我對親人還是親人于我,都用“牽掛”連著。每個周六晚上是我打電話回家的時刻,七點過后,我就抱著手機(jī),戴著耳塞,拔動那一連串的字符,遠(yuǎn)方的親人那親切的問候,甜甜的細(xì)語翻動著心底的那一層層親情的皮衣。前個星期考試不好影響了那心情,一狠心就把電話拋到一旁。上星期六下午,家里的電話一直在振動著我的手機(jī),剛想復(fù)電,阿姨的電話又飛過來了。呵……我從心底莫名地笑了。似乎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這個心情——幸福。是的,幸福,很幸福,也很滿足。或許我是個容易滿足的人吧,與親人這么彼此牽掛著,感覺真得好幸福。雖然沒有韓劇里那種種浪漫的情景,沒有名人眼中那種種龐大的場面,雖然只是小小的一點觸動,卻給了我莫大的幸福。那天,我持續(xù)感動著,幸福著,甚至抱著公仔豬微笑入睡。
每當(dāng)在失眠的夜晚,牽掛常常不時地重現(xiàn)腦海,帶著一個又一個故事,走進(jìn)溫情纏繞的回憶之中。一份牽掛,填補(bǔ)了生活畫面的空缺;一份牽掛,平衡了情感天平的失重。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誠心的朋友似乎總是用那淡淡的牽掛聯(lián)系著。分手的時間越久,離開的距離越遠(yuǎn),牽掛在彼此心中的份量就越重。幾多回后再偶然的重逢,心里的那濃濃的情感就自然而然的溢出來,是甜的,如蜂蜜般的甜,讓我回味無窮。有了這份牽掛,那孤寂的路上便有了欣慰的精神伴侶;有了這份牽掛,平淡無奇的歲月就多了幸福的滿足和美麗的風(fēng)景。因為這份守候、這份執(zhí)著、這份等待,足以令我感動,滿載希望而來,期盼有一般星星的收獲,分享著朋友的憂愁與朋友的快樂,這是為人的一種幸福樂事。
牽掛里面不僅飽含著相濡以沫的親情,坦誠相待的友情,更有一見鐘情的情緣,朝思暮想的情思,情投意合的情調(diào)。情至深之時,才會心生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牽掛,這種感覺是極其幸福的。
牽掛也是一種幸福作文三:
家中的老母親已經(jīng)快八十歲了。五年前,父親去了遙遠(yuǎn)的天堂。雙親都在時,思念只是一種想念。一個不在了,思念就變成了一種牽掛。
只有思念到日子里,父母一切安好。哥哥弟弟都在父母身邊工作,父母的生活瑣事一切安排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那時的我,雖遠(yuǎn)在異鄉(xiāng),可也不曾有太多的牽掛。然而就在五年前,父親走了,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我猝不及防。
哥哥雖和母親同城而居,但他們并沒有住在一起。雖說每天早上電話問候,晚上看望,可白天只能讓母親孤單一人在家,我放心不下。父親過世我就從心底里感到自責(zé),沒有盡到任何孝心?傉J(rèn)為有哥哥,嫂子,弟弟在身邊,有他們在盡孝,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那種子欲孝而親不在的痛,時常讓我流下愧疚的眼淚。面對孤身一人的母親,我不能讓這種愧疚成為永遠(yuǎn)的遺憾。因此提議讓母親到我家里生活,在我這里安度晚年?蔁o論怎么說,怎么勸,母親就是不肯同來。當(dāng)時母親身體尚好,我也只能作罷。
母親晚年信佛。平日里,聽經(jīng),誦經(jīng),是她的最愛。手持念珠,面朝佛像,一章經(jīng)一天要念上無數(shù)遍。每次去看望母親,她都要嘮叨上好一陣子關(guān)于佛的東西,每次都叮囑我們,要做好人行善事。每次都講到我們點頭說是,才肯罷休。
去年春節(jié)回家,母親的身體就不那么硬朗了,時不時的就會有些小恙。母親這種身體狀況,平時獨自一人在家,我是斷然放心不下的。我舊話重提,讓母親到我這里安度晚年。可母親仍是不肯,說在外住不慣。
父親走后,曾有一次把母親接到我家里,待了一個月左右,就再也待不住了。盡管我這里的生活條件比她那里要好,可母親就是想家,想她那住了幾十年的地方。期間,幾次和家人商量,給母親找個保姆,可母親就是不肯,說不習(xí)慣家里有陌生人,且態(tài)度堅決得沒有任何余地。
私下里,哥和我說,母親哪也不去是怕麻煩我們;不找保姆,一則和陌生人待不慣,二則怕花錢。我說錢我們出,哥說他們出。可母親說誰的'錢都是錢,誰的錢她都舍不得花。得知這個情況后,我直接把話挑明,一是跟我走,二是找個保姆?赡赣H依然固我不為所動。我說您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您老天經(jīng)地義,何來麻煩之有?可不管怎么說,母親的態(tài)度還是那么堅決!拔椰F(xiàn)在還能動,等動不了時再說”。
母親的執(zhí)著,讓我無奈,令我心酸,更是讓我牽掛。平日里,媳婦兒經(jīng)常讓我隔三岔五的給母親打個電話,問個平安。而我偏偏又不是那種善于對母親表達(dá)的人,許多話心里有但說不出口。每次電話那頭母親都說挺好的,不用惦記?晌抑溃褪怯惺裁床缓,母親也不會和我說,總是報喜不報憂,生怕我們惦記。有時我也在想,等忙完了手中的事兒,就回去陪母親住上一段時間,可手中的事兒忙完了這件兒又有那件兒,沒有個盡頭,真恨自己沒有分身之術(shù)。
平時我常和女兒聊天。經(jīng)常會說,你是爸的希望,你奶是爸的牽掛;你是爸生命的延續(xù),你奶是爸生命的根。
閑暇之時喜歡看看電視。每當(dāng)電視畫面出現(xiàn)別人父母或悲或喜的劇情,就會想起自己的母親。就會觸動那個最柔軟、最脆弱的地方,就會隨著劇情的悲喜變化而潸然淚下?匆娦㈨樀,就感到慚愧,常常是自嘆不如;看到不孝的,就感到憤怒,憤怒的同時也自責(zé),自己何嘗不是呢?母親把我養(yǎng)這么大,我又何曾報答過什么呢?在她最需要的時候,我卻不能在她的身邊陪伴伺候,我這個兒子還有什么用?
有一次和朋友去歌廳K歌,朋友唱了一首云泉法師的《慈母橋》。聽著聽著就被這首歌而感染,以至成了每次去歌廳的必唱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