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為主題的初中作文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以孝為主題的作文,希望能幫到你喲。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一
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懂得孝順,“百善孝為先.”我似懂非懂,天真地以為“孝”就是把最好的事物留給長輩.
清晰記得七歲那一年,挖補年邁的外婆一跤摔成了腦出血,從此再也站不起來了,外婆住院的那段時間大概是最難熬的了。她天天被針頭在枯萎的皮膚上扎著,哭著,嚷著,折磨自己也折磨大家。我看著媽媽、姨媽、舅舅整天忙忙碌碌,一下班就飛奔去醫(yī)院,甚至以一宿沒睡。我想這是為什么呢?是不是媽媽說的“孝”?于是我獨自一人偷偷跑去醫(yī)院,外婆在床上嗚嗚地哭,我輕輕地擦掉外婆的眼淚,說:“外婆別哭啦,我?guī)湍阆魈O果吃好不好?”外婆連忙制止了我,卻突然和諧地笑了起來,臉上的皺紋伸展到每一個角落,她用她粗糙而溫暖的手輕輕揉著我的頭發(fā):“長大一定是個孝順的孩子!”
如今,我充分懂得了“孝”的含義。我在姨媽家生活,姨媽把我看作自己的親生女兒。我知道,我要報答。在家時,每天幫大姨干些簡單的家務(wù),閑暇時幫她捶捶背??這僅是對她們最微不足道的孝敬,我想:長大后,我一定每個月給她們寄生活費并陪伴她們,這應(yīng)是最基本的。
我和媽媽許久都見不了一次面,只能靠電話聯(lián)系,住宿之前,我們一天倆個電話,我關(guān)心媽媽身體的健康,讓她工作部要太勞累,我從來不把壞消息告訴她,害怕她擔(dān)心;我能省則省,讓媽媽不要有太大的經(jīng)濟壓力??媽媽總是欣慰地對我說:“孩子你長大了!”周圍的一些鄰居每每看見姨媽,都會說:“你家孩子還挺聽話的,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姨媽雖謙虛地推脫,但總是偷偷打電話告訴媽媽,這時我眼神里是滿滿的自豪??
我的生活因孝順而精彩,孝是最基本的一種品行,“百善孝為先,我永遠牢記在心!
評語:孝順不在口頭,他在平常的生活小事中,作者的文章已經(jīng)透露出了孝的真諦。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二
百善孝為先。孝是什么?是兒女奉養(yǎng)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每一個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盡了自己的孝心呢?
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并不難,只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也許是一件華麗的皮草,也許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許是一桌豐盛的酒席,也許是一桌家常便飯;也許是一棟豪宅,也許是一間平房?伤鼈冊谛⑿牡奶斐由鲜堑戎档。古時候無論是人主、人臣、還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缎⑿杏[?孝行》中說:“務(wù)本莫貴于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耘疾,守戰(zhàn)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wù),而萬事之紀也!笔前,確定做人的根本,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養(yǎng)育子女,子女長大成人,為事業(yè)拼搏,為名利奮斗,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時,面對的卻是父母的一方墳?zāi)。這人間悲劇不知何能休?“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請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時再盡孝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你一份孝心吧!作為學(xué)生的我們,應(yīng)該怎樣孝順父母呢?我們不僅要努力學(xué)習(xí),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們,還要聽從他們的教誨,更要學(xué)會關(guān)心他們,就像他們關(guān)心我們一樣。開門時的一句問候,疲憊時的一杯白水,沖突時的一次退讓就會讓父母心滿意足。
不要忘記時間的流逝,不要忘記生命的不堪一擊,更不要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抓緊時間吧,抓緊你每一刻可以盡孝的時間吧,時間是不會等待你的。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三
有一些事情,當(dāng)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dāng)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題記
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以前我總以為仁孝離我們很遠。但自從我讀了《孝心無價》這篇文章后,我才懂得:仁孝,不在乎其年齡,也不在乎做了多大的事,哪怕是送給父母一束鮮花,一句溫暖的問候。正如畢淑敏所說的:“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其實,仁孝不僅僅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獲,在盡自己一份孝心的同時,我們也收獲了幸福和快樂。
記得有一次,爸爸到外面應(yīng)酬,媽媽加班,說是八點才回來。此時,太陽已經(jīng)下山,我早已餓得饑腸轆轆了。平時很少下廚的我,只會炒飯,可是翻遍了整個廚房,卻一無所獲我真的是回天乏術(shù)了。忽然我的腦海里萌生了一個念頭:自己做飯,自己炒菜來填飽肚子。可是,媽媽辛苦工作了一天,回來是不是要吃點什么呢?再三考慮,我決定為媽媽和自己做一份豐富的晚餐。但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該做什么呢?怎么做才好呢?
根據(jù)現(xiàn)有的食材,決定把冰箱里的所有東西放到過了炒,然后再做飯。我努力地回想媽媽以前做菜時的情景。在我的印象中媽媽總是不停地拿著鍋鏟,不停地翻炒?此坪唵蔚膭幼鳎瑢嵺`起來確實困難重重。我把很多東西放到鍋里面后,炒了幾分鐘后,猛地發(fā)現(xiàn):沒加油!我趕緊把油倒進去,只見油在鍋里歡快地跳著舞,我趕緊拿起鍋鏟,上去就是一頓亂炒。雖然心里沒底,但是卻美滋滋的,畢竟能為媽媽做飯,盡自己一份孝心,是多么地幸福啊!經(jīng)過我的一番努力,那堆食材已經(jīng)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了。心里別提多有高興了。
大功告成,我把菜端到餐桌上,等待媽媽的到來。時針指向8點,我終于聽到了那熟悉的腳步聲,我迫不及待地去開門迎接。我拉著媽媽的手來到餐桌旁,媽媽面對這盤稀奇古怪的菜肴,臉上充滿了疑惑和驚奇。洗完手后,我打開電飯煲,里面不知道是粥還是飯的東西。即便如此,我為媽媽做的晚飯,媽媽吃起來顯得很是幸福,吃著我精心烹調(diào)的菜肴,媽媽笑得像是吃了蜜糖般甜,笑得合不攏嘴了?粗鴭寢尩男θ荩乙灿X得很幸福!
此時,收音機里響起了《真的愛你》,唱出了我的心聲:“是你多么溫馨的目光教我堅毅望著前路,叮囑我跌倒不應(yīng)放棄……”盡管我做的飯菜一般,但那畢竟是我的一份孝心。我仁孝,我幸福!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四
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最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的意向!
——題記
人要孝。孝道能充實自己的生命的立足點,導(dǎo)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養(yǎng)著無限人生境界的價值意義。當(dāng)今之世大談孝道看似過時,但卻是最合乎人性潛能發(fā)展的秘訣,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品德。
人要孝。百善孝為先的道理誰都懂,但又真正有幾個人去做呢?驀然回首,自己已走過了十幾個春秋,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功,成功的背后是父母默默的支持;也有過許多的失敗,失敗的背后是父母關(guān)心的安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戶木匠人家,兒子和兒媳對其父親特別不好,家里也算富裕,只給父親做了一個小木碗讓自己的親生父親去討飯。木匠五歲的兒子見了,便找出木匠做活的工具,拿出一個木塊在一邊敲打起來。他媽媽見了問他在干什么,小男孩天真地看著媽媽說:“等你和爸爸老了我也給你一個小木碗去要飯!”木匠一家頓時醒悟,開始全心全意的對他的父親好。
人要孝。那一次去姥姥家,姥姥在看戲。我雖然聽不懂,但我看出來了大致意思:兒子受兒媳婦的誘導(dǎo),要殺了他的母親。兒子先將他的母親拖到麥地里暴打一頓,畢竟是他的母親,正義與邪惡在斗爭,結(jié)果糾纏了一會兒,正義輸了。就在準備殺死他母親的時候,晴天霹靂把他給劈死了。這雖然有點不現(xiàn)實,但反映的道理令人深思。
人要孝。這一星期的音樂課上,我們學(xué)習(xí)了筷子兄弟的《父親》,我覺得這首歌寫的很不錯,回到寢室后還在“自我陶醉”,卻遭到室友的諷刺:“你還聽這歌?難聽死了!”我無語,我也沒有反駁。我想,他應(yīng)該是指旋律方面的,如果是指歌詞內(nèi)容和蘊涵的意義,那么,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鄙視他;氐郊液,與發(fā)小談?wù)撨@首歌曲,我問他認為這首歌最好的是哪幾句?他很快的回答說,當(dāng)然是“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流”。我問他覺得好的原因是旋律還是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方面,他想了想說都包括。我微微一笑,朋友問我笑啥?我說在旋律上這首歌的每一句話都差不多,但在內(nèi)容方面,你說的太遠大,太不現(xiàn)實。所以我認為“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關(guān)心收下吧!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我說完以后,朋友也對我的看法表示同意。
現(xiàn)在我們很多人和我一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逆反情緒高漲。想要孝敬父母卻因那不可逾越的代溝有氣無力。但是,你一定要切記:那是你的爸爸媽媽,生你養(yǎng)你的人。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不蒸饅頭爭口氣,用自己的生命來創(chuàng)造價值。
時光時光快些吧,不要再讓你受苦了,我愿用我一切換你幸福生活……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五
漢語字典中,“德”指道德,品德,“孝”指孝道。“德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德孝”精神亦是一種中國人不可缺乏的精神。
漫漫五千年的歷史長途,“德孝”文化始終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只因德為處事之本,孝是做人之基。
古有九齡黃香為親溫席,今有孟佩杰背母上學(xué),更有田世國捐腎救母,他們付出的是孝心,贏得的是尊重。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所謂“孝“,就是恭敬、愛護、孝養(yǎng)父母。孝,不在于事的大小,重要的是這份心意。在生活中,對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媽媽,F(xiàn)今社會,生活壓力大,人們都奔波忙碌,很少有人回家看父母,而媽媽,無論工作多累,每次放假,都會回家看奶奶,洗衣,做飯,用有限的時間表達自己無限的孝心。
對我們來說,我們可以不像黃香那樣夏驅(qū)蚊,冬溫席:也不用像孟佩杰那樣小小年齡膽擔(dān)起家庭重擔(dān),我們能做的就是做生活中的小事。
在父母辛勤工作回家家后遞上一杯熱茶,這就是孝;一句“工作別太累”,一句“天冷了多加衣服”,這就是孝;在校認真學(xué)習(xí),不辜負他們的期望,這就是孝。
要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做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失去孝心,就如人失去心臟,只剩一具軀殼,失去了生命的價值,何談一個充滿意義的人生?
羔羊跪乳,烏鴉反哺,而我們作為人,就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皹溆o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時間不等人,莫等到“親不在”時才去后悔,沒有盡孝道,就只會留永遠的歉疚在心頭了。
《論語》有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蔽艺J為,這是一個人應(yīng)該擁有的最基本的品質(zhì)。
郭明義,一位普通的工人,從捐款到獻血,盡他所能去幫助他人;吳菊萍,一為普通的母親,在一顆生命之星即將隕落,她奮不顧身的伸出雙臂;吳斌,一位普通的司機,在生命最后的76秒內(nèi),他用盡所有力氣,拯救了全車人。他們的壯舉,無疑是對“德”字最好的詮釋。
對于我們,我們可以不用像陳光標那樣裸捐億萬資產(chǎn),也可以不用像吳菊萍那樣奮不顧身,生活中處處顯德。隨手撿起一個垃圾,是德;節(jié)約每一粒米,是德;尊敬老師,幫助同學(xué),這都是德。
要做一個可敬的人,首先必須有德
同學(xué)們,用心寫兩遍“德孝”,領(lǐng)會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用行動傳承德孝,讓德孝之花開遍中華大地!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六
“弟子規(guī),圣人訓(xùn),首孝悌,次謹信······”
這段內(nèi)容是《弟子規(guī)》里的,相信許多人都耳熟能詳,可是,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是要孝順父母。媽媽懷胎十月,整天吃不下飯,就算吃了,也會吐個精光。終于啊,我們呱呱落地,但是,為父母帶來的卻是難以熬過的夜晚。每天夜里,我們都會哭,會嚎啕大哭;餓了,吵個不停。這時,總會有人開起燈,帶著一圈圈黑色的‘‘墨鏡’’,為我們喂奶,把我們抱在懷里,輕輕地搖,輕輕地搖。。。。。。直到我們進入深沉的夢中。黑夜里,萬籟俱靜,然而,卻有一盞燈十分明亮。透過那扇窗戶,散發(fā)了濃濃的、圣潔的愛。我們漸漸長大,上幼兒園了,在門口,撕心裂肺的哭聲,嘴里喊著:"爸爸,媽媽,不要走,不要走。。。。。!笨墒,爸爸媽媽卻扭頭走了。扭過頭的爸爸媽媽早已淚流滿面,像斷了線的珍珠,“吧嗒吧嗒”的往下落!翱蓱z天下父母心”,有誰不會愛自己的親生骨肉?
面對著父母的愛,我們難道不應(yīng)有所回報嗎?孝順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啊。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難道我們?nèi)祟愡B這些禽獸都不如嗎?我們都知道,陳毅是我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他,也有母親,可他的孝心,比我們多得多。
1962年,陳毅出國回來,路過家鄉(xiāng),抽空探望身患重病的***親。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忽然想起換下的尿褲還在床邊,就讓身邊的人藏到床底下。陳毅關(guān)切地問這問那,還問剛才什么東西藏在床下。母親瞞不住,只好說了出來。旁邊的人急忙拿出去洗,卻被陳毅攔住了。陳毅動情了,說:“娘,小時候,您不知道為我洗了多少尿褲,今天我洗上十條,也報達不了您的恩情。"說完,陳毅就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拿去洗的干干凈凈。。。。。。母親欣慰的笑了。
聽了這一感人肺腑的故事,你是否會想到自己的`父母?“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報母恩”。
是啊,父母為我們付出太多太多了。當(dāng)我們看到新鮮事物,好奇地問“為什么”時,父母此樂不疲的回答;當(dāng)我們是失敗而灰心喪氣時,父母會安慰我們,當(dāng)我們獲得成功時,父母會滌蕩我們的驕傲自滿;當(dāng)我們生病時,父母會不停陪伴在我們左右。。。。。。
以后,我要多陪陪爸爸媽媽,多和他們聊天,用優(yōu)異的成績感謝他們濃濃的愛。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七
很小的時候,我就是在“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吟誦中睡著的。
上小學(xué)了,從《天仙配》的電視劇里,我看到了董永賣身葬父的感人之舉,“孝恩”因之得名。
步入初中,學(xué)習(xí)了李密的《陳情表》,王祥臥冰求鯉,岳飛事親,無一不令人動容。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人為我們做了表率;孝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我們應(yīng)繼承和發(fā)揚,但我一直未真正明白,直到父親為我詮釋了這個字的含義。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那輪驕陽掛在空中,向大地散播熱量和光明,連蟬都熱得沒有力氣去聒叫了,繁茂的大樹下也無人乘涼,大家躲在房中,不敢邁出一步。
父親從不下廚,可是那段昏暗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去廚房,與鍋、碗、瓢、盆打交道,黑米粥、排骨湯、清蒸魚,每一樣令我垂涎。他只留給我一小部分,剩下的便裝在保溫筒里帶走。我知道,是給爺爺送去的。爺爺不是父親的親爸爸,是繼父。爺爺病得不省人事的時候,口里喃喃地叫著爸爸的乳名,于是,除了吃飯時間,他寸步不離地守在病床前。
每次去醫(yī)院探病,父親都在床前忙碌著,用棉簽蘸水涂抹爺爺?shù)淖齑奖3譂駶,清理大小便,整理爺爺衣服,每次都是這樣。我不由得敬佩起父親來。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爺爺在父親的照顧下漸漸好轉(zhuǎn)。出院的那天,爸爸扶著爺爺走進家門時,我看到爺爺眼角邊的水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次想起,都會好奇地問爸爸:“為什么你執(zhí)意一人照顧爺爺呢?”父親只是笑了笑,淡淡地道:“他需要我,我年輕時不懂事,傷害了他老人家,現(xiàn)在要盡孝報恩哪!”我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問道:“現(xiàn)在晚嗎?”他目光投向遠方,依舊平淡的語氣,說:“晚了,但是正因為如此,才要在現(xiàn)在更好地盡孝啊。你只要明白一句話“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到那時,才悔之晚矣。”
我還小,不懂這些話的含義。
漸漸長大了,我才逐漸明白,親人給予了我們太多,我們還也還不盡,報也報不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說得就是這個道理。我要將孝心傳承下去,好好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孝心需要傳承,我端起一杯茶,走到父親面前,輕輕道了句:“您辛苦了!”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八
孝,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文化。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維系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jié),穩(wěn)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背著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后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xiàn)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動作令人發(fā)指。我前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發(fā)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yǎng)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刮風(fēng)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看完后,我憤怒了:怎么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沖破了做人的底線。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于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dāng)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赐晗旅孢@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孫朋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只因為她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山東人。她剛嫁給丈夫時,丈夫就經(jīng)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漸年邁,從此,家庭中一切重擔(dān)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她每當(dāng)干完農(nóng)活就趕緊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肯定會很擔(dān)心。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料著年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風(fēng)雨無阻地撐起一個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zhuǎn),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笑容。這笑容,這孝心,有誰能不感動呢?
孝老愛親,也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傳承一代又一代的美與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盡量為父母做什么:比如幫他們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讓他們操心……這是我們每個子女都應(yīng)該做的。
孝老愛親,用實際行動去傳承,傳承一份份美與愛,傳承這一種偉大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喚起每一個人的孝心!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九
說到孝,我心里有點寒意。感覺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自私自利了。只會獲得,不會付出。
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過一篇報道:因為大兒子和小兒子的房子問題,大兒子覺得父親偏袒小兒子,竟與父親斷絕父子關(guān)系,就連父親要死前的最后一面也不肯見。
關(guān)于類似的報道絡(luò)繹不絕,似乎很平常了。我國可是一個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呀!現(xiàn)在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兒女為了錢就與父母斷絕關(guān)系呢?就算父母有錯,但也是生你養(yǎng)你的父母,他們含辛茹苦把兒女養(yǎng)這么大,因為兒女受了一點委屈就可以對他們發(fā)脾氣嗎?不!那你可知道父母又受了多少委屈?為了你受了多少苦呢?他們又向誰傾訴過呢?
百孝善為先,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老人有一個兒子和女兒。他們小時候父母對它們十分關(guān)愛?蓛号L大以后卻常常找父母要錢,父母拿不出錢時還經(jīng)常打父母。在一個雷雨交加的一天,那個兒子女兒又來找他們要錢來了,可父母實在沒有錢了,他們就把父母綁了起來。可是就在那時,天上的一個閃電打下來,剛好打中那個兒子和女兒,把他們打在地上跪著。那個女兒當(dāng)場死亡,父母見狀后叫了鄰居才把兒子的命撿了回來。兒子知道后泣不成聲,后來對父母百依百順,行善積德。
孝,就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孝,就是父母對你付出的一種回報。有時僅僅是一句問候或幫父母煮煮飯就是對它們的最大回報了。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篇十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敝腥A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zé)。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fā)現(xiàn)許多皇帝的謚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xiàn)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游子吟》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舍不得吃。莊公很奇怪,問他是什么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么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鼻f公聽后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面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xiàn)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
用經(jīng)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yǎng)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為什么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為它出于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于衷。
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yǎng)”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yǎng)最低,F(xiàn)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yǎng)”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后還需要父母來養(yǎng)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后方能為父母撐起一方晴空。
【以孝為主題的初中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初中以孝為話題的作文02-07
初中以孝為話題的作文精選07-26
以孝為話題的初中作文01-19
以孝為話題的初中作文范文01-19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02-02
以孝為主題的作文「精選」01-24
以孝為話題的作文精選05-17
以孝為主題的優(yōu)秀作文01-19
以孝為主題的經(jīng)典作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