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 推薦度:
- 中班語言活動詩歌《吹泡泡》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語言詩歌活動教案
導(dǎo)語:我們很多的時候都會寫語言詩歌活動教案,但語言詩歌活動教案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學(xué)習(xí)要點
1、理解語言的方法,鑒賞詩歌語言(教案)。
2、鑒賞詩歌語言題的考查模式
3、鑒賞語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規(guī)范。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蘇小妹:在"輕風(fēng)細(xì)柳"和"淡月梅花"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
蘇東坡:輕風(fēng)搖細(xì)柳,淡月映梅花
蘇東坡:輕風(fēng)舞細(xì)柳,淡月隱梅花
蘇小妹:輕風(fēng)扶細(xì)柳,淡月失梅花
問:"扶""失"妙在何處?
答:"輕風(fēng)"徐來,"細(xì)柳"動態(tài)不顯,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細(xì)"相宜,顯得和諧,并且又把風(fēng)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輕風(fēng)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tài),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一個"失"字,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二、典例探究w.w.w.k.s.5.u.c.o.m
㈠理解語言的方法
例一: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請根據(jù)文意,寫出"瑟瑟"的含義。
碧綠色(以文解文)
2."可憐"是什么意思?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賣炭翁》(值得憐憫同情)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孔雀東南飛》(可愛)
可愛(以舊解新)
例二:
浪淘沙令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dāng)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fēng)虎云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
[注]詞中"伊呂",指輔佐商湯滅夏的伊尹和輔佐周武王滅商的呂尚。王安石填這首詞時,正推行變法。
1.指出下面詩句的含義
歷遍窮通--以文解文
湯武偶相逢--知人論世
"歷遍窮通":這里指"伊呂"二人學(xué)識廣博精深,閱歷豐富成熟老到。
湯武偶相逢:伊尹、呂尚幸遇明主,商湯、周武慧眼識賢人之故事
小結(jié):
理解語言的方法:以文解文、以舊解新、知人論世
三、巧題精練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木蘭花宋祁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rèn)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fēng)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xì)皺紗;然后是楊柳初醒,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fēng)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
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讓人聯(lián)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第二課時
一、典例探究
、骅b賞詩歌語言題的考查模式
第一種模式:煉字型
煉字:指錘煉詞語,指詩人經(jīng)過反復(fù)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dá)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動的效果。
例一:
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
一看一腸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rèn)為,"看"字看似平常,實則非常傳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答:同意。"看"在句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欲斷。此字讓我們仿佛看到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小結(jié):
提問方式: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rèn)為它好在何處?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教案《鑒賞詩歌語言(教案)》。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必須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俳忉屧撟衷诰渲械暮x。
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這個字或者詞有沒有構(gòu)成語法現(xiàn)象,有沒有用到什么修辭手法以及其他的表達(dá)技巧,如果有,也要寫進去)
、埸c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是表達(dá)了怎樣的感情。(作用)
第二種模式:引領(lǐng)型
例二: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折柳"是全詩的關(guān)鍵,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guān)鍵"之說,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yuǎn)",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xiāng)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guān)鍵。(步驟三)
小結(jié):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guān)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gòu)思,往往一字一詞就構(gòu)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①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從該詞在詩中結(jié)構(gòu)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二、巧題精練
練習(xí)一:
詠柳宋·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依得東風(fēng)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請分析鑒賞"依"字的藝術(shù)效果
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驟一)寫出了柳條依靠東風(fēng)飛舞地狂放之態(tài),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步驟二)不僅寫柳,更形象地諷刺了倚勢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驟三,作用)
練習(xí)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案】"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第三課時
一、典例探究
第三種模式:特色型
例一:
春怨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口語化,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三、四句用質(zhì)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xiàn)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小結(jié):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fēng)格。談?wù)劥嗽姷恼Z言藝術(shù)。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得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fēng)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淡雅)、樸實無華(平淡自然)、華美絢麗(辭藻華麗)、明白曉暢(明快淺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委婉含蓄、雄渾豪放(渾厚雄壯)、筆調(diào)婉約、簡練生動、沉郁頓挫…
答題步驟:①用一二個詞語準(zhǔn)確點明語言特色。②用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有時需要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巧題精練
練習(xí)一:
長干曲四首(其一)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
問:品評這首詩歌語言上的特色。
答:這首詩歌的的語言樸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處住,在橫塘,通過自問自答的對話形式,采用樸素的口頭語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個素樸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古代詩歌中常見的語言風(fēng)格(語言特點)
見資料
㈢鑒賞語言的角度
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綠肥紅瘦"的妙處
鑒賞點
景物特點:暮春時節(jié),枝葉繁茂,百花凋零
表達(dá)技巧:擬人、借代、對比
主觀感受:詩人--惜春傷春
讀者--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咀嚼。
答案:綠肥,指枝葉茂盛。紅瘦,花朵稀少。這里的"肥"和"瘦",使用了擬人的手法。詞中把用來寫人的"肥"、"瘦"二字,如今卻用來寫綠葉繁茂、紅花凋落憔悴時的形貌,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的留戀和惜別之情。這一句不論是在語言的提煉上還是在修辭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很有新意。
小結(jié):
鑒賞語言的角度:抓住客觀景物的特點,詞語使用的修辭技巧,作者的主觀感受,讀者的主觀感受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詩后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說"照"而說"鋪",有什么表達(dá)效果?
鋪的妙處
1.客觀景物的特點:"殘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角度低,用"鋪"字很準(zhǔn)確。
2.詞語的修辭技巧:擬人的手法很形象,使殘有了人的感情。
3.詩人的主觀感受:喜悅無比,沉醉其中。
4.讀者的主觀感受:讓讀者感到夕陽平緩、柔和,有一種親切、安閑的感覺。
答案:(1)"鋪"把東西展開.這是因為太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的確像"鋪"在江面上,體現(xiàn)出詩人用詞的準(zhǔn)確、形象。"鋪"擬人的手法很形象,使殘有了人的感情。同時,用"鋪"字還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靜,給人安閑、舒適的感覺。
總結(jié):
理解語言的方法:以文解文、以舊解新、知人論世<br /
【語言詩歌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精選10篇)11-14
中班語言活動詩歌《吹泡泡》教案10-22
中班語言詩歌教案10-15
《家》幼兒園詩歌語言活動教案10-10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家》11-21
中班語言教案詩歌02-18
大班語言優(yōu)秀詩歌教案10-03
中班語言詩歌家教案10-03
大班語言春天詩歌教案10-12
中班語言詩歌家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