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文魚學生作文
三文魚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有著“水中珍品”的美譽,也正因此近年來逐漸成為餐桌上的佳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文魚學生作文,歡迎閱讀!
三文魚學生作文1
第一次知道“三文魚”是在朋友的上,她的網(wǎng)名就叫三文魚。當時除了覺著有一點點的奇怪之外,并沒有勾起我對三文魚的興趣,當然也就沒有向朋友追問為什么會取個網(wǎng)名叫“三文魚”。事情就這么的過去了,來的悄然,去的也悄然。
第二次接觸到“三文魚”這個詞,是在就業(yè)指導課上。老師給我們觀看了俞敏洪在各個地方的精彩演講,其中有一次俞敏洪就提到了“三文魚”精神,而且不是一次兩次,是多次。直至當時,我還是不知道三文魚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魚,有著些什么樣的精神,又是什么魔力讓它的名字在俞敏洪那里脫口而出。雖然引起興趣,但終究因為各種瑣事沒能進一步了解三文魚。
這算是第三次了,自己也搞不懂怎么就想起了三文魚。但是我有在心里告訴自己再也不能像頭兩次一樣,讓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必須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經(jīng)過找資料才知道,原來傳說中的“三文魚”就是大馬哈魚,“三文魚”只是英文名“salmon”的音譯,是一種長在高緯度地區(qū)的世界名貴魚類。三文魚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有著“水中珍品”的美譽,也正因此近年來逐漸成為餐桌上的佳品。很多人都知道三文魚肉質細嫩、顏色鮮艷、口感爽滑,是一道美味佳肴,卻很少有人知道三文魚極其傳奇的一生。
大概每年7月-10月的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亞當斯河段,都會有成千上萬條三文魚在那里繁衍后代。它們都是從太平洋逆流而來的。它們行進的過程就像我們上臺階,需要一步一步向上邁進,但是三文魚不能像我們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它們只能靠身體不停地跳躍才可能達到下一層梯,就如同傳說中的鯉魚躍龍門。因為三文魚特別的產(chǎn)卵習慣,必須要到達長距離高海拔層梯的上游才可以產(chǎn)卵。所以它們所躍的不僅僅只是一兩層的“臺階”,而是很漫長的回流之路。在跳躍的過程中身體會不停地撞擊河床上的石頭,它們的血管會不斷破裂,身體逐漸變得通紅,所以人們看到三文魚在下游時身體的顏色會和到了上游的顏色不同。上游三文魚就變成紅色了。還有很多魚在跳躍的過程中被石頭劃傷,還有的沒有到達終點就因為身體破損或者因為沒有力氣而死在回流的途中了。只有經(jīng)歷過層層難關后,三文魚才可以抵達最上游的一個平靜的湖面產(chǎn)卵。三文魚將產(chǎn)卵完就會死亡,結束它的一生。孵出的小魚苗將會重新回到海洋,長大之后,它們又會沿著父輩走過的路成群洄游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奇怪的是它們總能準確找到母親產(chǎn)卵的地方,重復同樣的悲壯!這就是所謂的“三文魚精神”。
有人說三文魚以繁殖為沖動,以四年的生存期為本質,為生而死,想想人類又何嘗不是呢,唯一不同的,或許就是少了那么一點的“逆水搏擊”的艱辛、“跳高門坎”的磨難和“獻出一腔熱血”的犧牲的'過程吧。
三文魚學生作文2
話說昨天晚上,我們一行四個人逛完了麗江古城,肚子已經(jīng)空空如也,后背都要貼到肚皮上了。于是,我們打算找一家飯店填填肚子。
一打聽,原來這里最著名的食物就要數(shù)三文魚了。我早早的就聽說三文魚刺少肉多,非常肥美。再往火鍋里一涮,蘸點辣椒。嗯,想著就要流口水。于是我們快馬加鞭,找了一家人多的三文魚飯館就鉆了進去。
進到飯館里,我們才發(fā)現(xiàn)越來人是那么多,所以,好吃不好吃我們是知道了。于是,我們來到了水池旁,挑了一條四斤的青黑三文魚準備吃。吃三文魚肯定少不了火鍋,所以,我們挑了一個大一點的火鍋坐下了。時辰不太大,我們選的那條魚就被端了上來。我們一看,這三文魚果然名不虛傳,只見那條魚都被片成了薄薄的薄片,只有魚頭之類的身體部位還是整塊。
在這期間,我和酒衷豪早都為這條魚建了一個歸宿——我們先把燒開的火鍋湯倒進了一個盤子里,在把一些辣椒撒在上面,而且再把一些金針菇和小青菜均勻的擺在上面,這條魚的歸宿就建成了!因為我們實在是太餓了,也顧不上涮的太熟有腥味了,干脆直接就半生不熟的吃。
只過了一會,一盤子的魚肉就被我們消滅得干干凈凈。正當我們剛吃第二盤的第一條魚肉的時候,我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涮的時間長一點肉會更嫩。于是,我們把魚肉在鍋里涮了十幾秒鐘。再吃的時候,那嫩的,簡直就是入嘴即化呀!
慢慢的,我們大家都快吃飽了,于是,我就和酒衷豪開始了一場大賽——比比誰的煮魚肉花樣多或誰吃的花樣多。第一場,我先用一只漏勺把肉放進去,然后再用湯勺把火鍋的熱湯盛起來倒在漏勺上。在幾勺之后,那肉已經(jīng)熟了。正當我在洋洋得意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酒衷豪竟然也在用我剛才的那種方法,只不過多澆了幾勺湯而已。我暈,這也算一種新涮魚法?
第一輪,我們打了個平手,第二輪我絕對要贏。于是,我的招數(shù)一變,改成了吃魚。我先把魚片放在碗里搗碎,再澆上幾勺熱湯,最后倒幾滴辣椒油,我新創(chuàng)的“辣椒碎末魚”就誕生了!哪知這次酒衷豪還是順藤摸瓜,只不過沒把魚片搗的太碎而已,又算一種新吃法,這次,我實在無語了。
昨天又吃了三文魚,有和酒衷豪比拼了,真是好玩!要是有時間,我一定還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