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飛天之魚》有感作文
讀《飛天之魚》有感
讀了你的《飛天之魚》一書,受益頗多,感觸頗深。又喚起了我吃、玩、睡之余的人生思索。人,應當如何度過一生呢?這是一張沒有唯一答案的話題,眾說紛紜,各有己見。
是物資追求,還是精神追求?是追求今生,還是來世?有追求,追而不得、求而不到,就不滿足,就生煩惱愁苦。
我已是思維僵老之人,本不該胡言,但身居長輩,究竟有一生的路程經歷,雖為管見,總是一見。就你的《飛天之魚》一書所感,就說說我的感想吧。
《飛天之魚》一飛入我的眼簾,就把我?guī)У诫娮泳W絡世界的情感宇宙之中。讓我不由自主地徜徉在華甥的純真、美麗、善良和樸素的追求之中。文思之聰敏精巧,語言之樸實細膩,儼如饑渴中一杯咖啡入腹,嚐香之余,微覺不盡苦澀。乍舌品味,又覺內存無限純美善良之高尚。是欣賞、是享受,有所得、有共鳴,賞之有樂、讀之有得。不覺蕩起沉積幾十年的人生情感積淀,碌碌花甲有五,仍不懂人生何為。然讀甥女之作,探甥女之心,吾輩之責,不得不說幾句,就如盲人斧木而已。
魚之能飛,僅有耳聞一躍數(shù)米即入者。然甥女能駕思遨游于之廣大情感宇宙,寄情托志于紙筆文海之中,此非常婦所能也,實是俗世中難得。吾雖是長輩,對甥女有如此思維境界,亦尤生敬重之心,更加欣喜之極。當然,也不免怯漏避世之單純乏力……
觀之所著,想之所文,唯覺扶搖情感為多,落地及實稍少。想是著者厭俗世事、獨修清境之故,說是厭世吧,還太年輕,年輕則尚不知世,如何不說厭世,那就是怯世,膽怯避世。
當今世俗中:“我唯,唯我”之道橫行,可文中看著者多有為他,而少有為我,為他人想得多,為自己留下的心里愁苦較多,有如佛教之:“我修,修我”之道。但尚不到佛教“無我,我無”之境!
佛教講,人有兩個“我”,即“虛我”也,“本我”也!疤撐摇闭,要修到空無(無我,我無)之境,“本我”者要有及地之能。
我理解“虛我”就是要求人要把思想境界,修養(yǎng)到主體不受俗世左右的“空無”境地;“本我”就是要求人要把自己生活的實際能力,修習到在世俗中游刃有余的程度。這兩個“我”的關系是,“本我”為“虛我”服務,佛教“虛我”以靈魂超生到“極樂”世界為目的。
我理解“本我”、“虛我”是相互的,“本我”要用及地(實際的)之能,用自己的能力掙得精神享受的物質條件。有了“本我”的生活的能力,掙得了物質條件,并不等于“虛我”就有了較高的境界修養(yǎng),恰恰相反,物質財富越多的人,越覺得自己的財富遠遠不足。因為“欲望”是無限大的,所以往往是財富越多的人,思想中的不滿足越多,就是佛家講的“貪念”越多則痛苦越多。所以佛家說,人生中的思想修養(yǎng)上應該以“虛我”為主,就是說,人生應該以修煉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為主要的尋求快樂幸福的方法。
那我就說說“虛我”——思想修養(yǎng):
佛教講,人之所以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因為來到這個俗世是受苦來的。在這個俗世中,人要受各種苦。生育之苦、老死之苦,愛戀之苦、恨忌之苦,生病之苦、饑渴之苦……受苦的目的是為了來世超生極樂,所以這個俗世又叫娑婆世界,叫苦界。“寓心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脫苦享樂。
以上是佛教的觀點,我很欣賞,但不完全贊成。我們是平凡的人,做不到(無我、我無)那樣好。你書中多見“修我,我修”的較高思想層次展現(xiàn)。有情、有感,情而不亂、感而有度;有欲、有節(jié),欲不傷他、節(jié)痛自享!拔铱嗖挥枞丝唷⑽覙肺鹜麡贰,這些都是較高的“修我,我修”思想層次。
我們要“修我,我修”,但一般人達不到“空無”境界,但我認為人的思想修養(yǎng)境界還是要比“修我”更高一些,不要受那些過多情苦、感苦、不要自我給自己太多的心中之苦,要超脫一些。要超脫一些,就得會自我欣賞、自我滿足、自得其樂。當然不是盲目自我欣賞、自我滿足、自得其樂,不是無限地自我欣賞、自我滿足、自得其樂。而是應該多把坎坷、災難事情看成是“規(guī)律如此”、是“自然”的,是“人生的必然過程”而已。誰人人生無坎坷,誰人人生無生死?能有這個認識,人生就快樂多了。就有了“平常”之心了。
再說說“本我”——務實之能:
我們是平凡的一般人,沒有過人之能。但身為人女、身為人母,都需要在這個世俗的世界中生活,所以要把自己生活的實際能力,修習到在世俗中能取得生活保證的程度,這是應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的長處就是寫作,那末就應該在置地的刊物上,寫一些正面的報道、報告文學等等,等待時機,以求以逞。
總之,我認為情感這東西,人人都有,不可能不注重情感,情感不可能不入心及骨。我只是強調要跳出來,要有高于情感的思維。其實包括情感在內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要有一個理性思維的高度,我認為你已經有了這個思想修養(yǎng)層次,只要再加一點“無我,我無”(我不認為人能完全的無我,我無),超脫自我一點就更好了。在這個高度上看待自己、及和自己有關的事,心里都會輕松一些,就會多體會一些快樂,多嚐一點幸福吧。
順便附送佛學《心經》一篇,以供欣賞、學習,不要篤信,可以討論。
就算老姨夫送你的五月節(jié)的一點禮物吧。
老姨夫
20xx年6月6日
【讀《飛天之魚》有感作文】相關文章:
落網之魚作文10-17
海底之魚作文10-24
魚之趣作文11-23
鉤魚之美作文12-02
魚之淚作文200字10-04
漏網之魚作文400字10-27
讀《夢圓飛天》有感09-05
飛天烏龜作文01-09
睡前故事之小貓賣魚10-15
歷史典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故事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