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范例[8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離端午節(jié)還有兩天了,富貴村的人們都在忙碌著。
這富貴村,雖然名為富貴,但其實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窮鄉(xiāng)僻壤,偶爾飛出一兩個金鳳凰,蕭順就是一個。去年剛剛醫(yī)科大學畢業(yè)的他正在城里醫(yī)院里履行著天職。家里有一老母,還有一個快要生娃的童養(yǎng)媳,她們并不知道蕭順的工作單位在哪里,因為這山村實在太閉塞了,惟一與外界的聯(lián)系就是那一月才來一次的郵差。
往年,蕭順都會在端午節(jié)前一個月寄信回家,這樣,婆媳們就會在端午節(jié)前收到他的信,為他將要回家作準備?墒墙衲暧行┓闯,離端午節(jié)只有兩天了,他的信還沒到。婆媳倆倒沒怎么擔心,心想也許他忙,就忘了寫信,反正過節(jié)一定會回來,按往年一樣準備就是了。
端午節(jié)轉(zhuǎn)眼就到了,村長按慣例用挨家挨戶集來的錢買了一串火紅的鞭炮,放得震天響。按他們那里的習俗,每戶的男丁都要跪在離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們發(fā)現(xiàn),蕭順沒來,于是村長又派人去請。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蕭順沒回來,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蕭順端午節(jié)沒回家!
在這個沒有什么新聞的窮山村里,女人們開始用她們獨特的傳播方式,生動地演繹著這個號外。真是團結(jié)力量大,現(xiàn)在村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蕭順這個假冒的孝子,拋妻棄子,在城里一個人風流快活,還了一個小老婆。
蕭家婆媳整日閉門不出,媳婦本來挺相信丈夫的,可聽傳言說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著個大肚子,整日以淚洗面。她將信將疑,只有蕭順的媽始終堅信兒子不會如此,她始終以堅定的口吻勸慰媳婦:順子不會的,他不會的.!
一日,婆婆聽到門外又有村婦在談論自己的兒子,她不顧媳婦的勸阻,毅然拄著拐杖,一步步挪到門口,打開門,只說了一句話:順子不會的,不會的!話音未落,蕭順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來,奮戰(zhàn)在非典一線的蕭順剛剛結(jié)束任務,又在賓館被隔離了一個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趕,所以耽擱了。
于是,女人們開始說:蕭順真孝順!
媳婦開始說: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說:他不會做那種事!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吃五黃。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在端午節(jié)里,"五黃"指的是: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有很多種,但學者聞一多卻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節(jié)",是五千多年前南方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節(jié)日。但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的許多習俗都于"五"這個字有一定的聯(lián)系,比如:吃五黃、插五端、戴五色等。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還有插"五端"、戴"五色"。所謂"五端"是指:菖蒲、艾葉、蒜頭、石榴花、龍船花。所謂"五色"是指: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
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會把房子打掃干凈,再廚房里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當然要吃粽子。為了迎接這個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學校組織我們自己動手學習包粽子。
進了北樓,師傅先讓我們帶上帽子和口罩。然后我按照老師事先教的方法開始包粽子。先將粽子葉卷成漏斗狀,然后在底部放個紅棗,緊接著放一層江米沒過紅棗,一直重復這個步驟,直到將漏斗填滿。接下來把前面的粽子葉捏個角,把后面的葉子包住,這個步驟我就失誤了很多次,好容易完成了,最后用細繩將包好的`粽子系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據(jù)說這個節(jié)日是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當時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屈原因忠國愛民投河自盡了,當?shù)氐娜藗優(yōu)榱瞬蛔尯永锏聂~毀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動手包起了粽子,再把粽子丟進河里讓那些魚來吃粽子,而不損害屈原的身體。因此人們?yōu)榱思o念這一天都會包美味的粽子,也有的地方賽龍舟,有的舉行粽子比賽……
端午節(jié)這天,按照我們那里的習俗就是殺雞、包粽子、拜神。這天早上,我們?nèi)胰硕荚缭缙饋黹_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請奶奶到他們家?guī)兔Π兆幽,做完后,自然也會送幾個給奶奶。而我呢,此時但是最喜歡吃粽子的,一見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饞起來。于是,我丟下手邊的'粽葉,吃起美味的粽子。這個瘦肉拌小蔥餡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好幾個粽子了!拔贝蠹叶嘉嬷彀托α似饋,我不知所措地難為情起來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們?yōu)槭裁炊家谕敌ξ夷?最后有個人肯要告訴我原因了:“看你這個大花貓,吃得滿臉都是。”說著把紙巾給我,我一擦,結(jié)果紙巾上全是米飯粒,我也不禁笑了起來。
最后把粽子做好了,這個時候已是中午了,我們趕緊拿上雞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見奶奶和媽媽雙手合上,跪著,嘴里還在嘰哩咕嚕地說一大堆話,說完以后便燒起了紙錢,然后回家吃粽子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十分開心,因為既有美味粽子吃,還能夠聽到古老的傳說故事——包粽子的來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佳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佳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佳節(jié)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須水,插艾枝于門,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賽龍舟活動。
早晨取龍須水——因為傳說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zhí)ь^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葉門——因為艾葉能僻邪,這一天插艾葉門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為這一天是龍?zhí)ь^噴發(fā)龍須水于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采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食粽——本地有名俗諺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舊棉衣,這一天是五月初五,剛過了春寒,大地始暖,過了這天之后,進入夏天,氣溫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黃枝汁攪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過去溫暖的夏天就到來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種用香菇,花生仁,豬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邊甜一邊咸,用竹葉包成六角狀拳頭大小的包團子。它的由來是由中原傳來的。是中原水鄉(xiāng)百姓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種風俗食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xiāng)在端午佳節(jié)前后組織龍舟競賽。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里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jīng)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佳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佳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每當我讀起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時,就想起粽子飄香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重五節(jié),每逢到端午節(jié),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葉洗得干干凈凈,把粽葉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棗,花生仁等,最后用繩子捆好,放在鍋里,煮出來的'粽子香氣四溢,飄滿整個房間。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來也很享受。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著美味大餐,開心極了!小孩子們胸前掛著香布袋,手上、腳上戴著五色線,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我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jié),關(guān)于端午的來歷,我還不知道呢?于是,我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說,農(nóng)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
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yōu)椋撼贼兆,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喝雄黃酒。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jié)定名為“詩人節(jié)”,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喝雄黃酒,則據(jù)說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唱遍大江南北的童謠時?M繞在我耳邊。但不同的地方,過端午節(jié)的風俗各有不同,我就給你講講我的家鄉(xiāng)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吧!
在端午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把艾葉插在門上,姥姥說這是驅(qū)災避邪用的'。有的人家還會用艾葉煮水給小孩子洗澡,說這樣能去災,少生。挥械倪會在孩子的耳朵上抹雄黃,說是這一天蛇都要出來了,抹上雄黃就不怕被蛇咬了。雖然我知道這是迷信,不過我也抹了一點,因為我是很怕蛇的。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要包粽子,包的粽子各種各樣,有三角粽、四角粽、枕頭粽等。
"天天,快來吃粽子嘍!"姥姥叫我呢。先不管那么多了,快去吃粽子。看著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的,姥姥慈愛地笑了。我最喜歡吃姥姥包的蜜棗餡的粽子了。剝開一層層粽葉,就能聞到濃濃的糯米和著竹葉的清香,白白的糯米嵌著顆顆蜜棗,還有那去了皮的花生米,讓人怎能不垂涎三尺呢?一咬就有一絲甜甜的感覺從嘴里到心里,端午節(jié)這甜絲絲的味道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于是每想到端午節(jié),那絲絲甜意就涌上心頭。
你看我們老家的端午節(jié)多熱鬧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