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習俗的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習俗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習俗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xiāng)在福建永春。每年在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家鄉(xiāng)舉行著各種各樣古老的慶;顒。我最喜歡的是“游神”。
正月初,“游神”活動是最隆重的。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不僅準備好各種果蔬肉類等供品,還要備好一疊疊金紙香炮,然后會召集一些強壯的'青年人去用轎子抬神靈,圍繞著村子游一圏。一路敲鑼打鼓,游到哪家門前,那家人就會拿出備好的供品祭拜,還要燒金紙、舉香、跪拜神靈,祈求菩薩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健康。
這天,我們?nèi)以缭绲販蕚浜,等待著“游神”隊伍到我家門前。鑼鼓聲終于越來越近了,我興奮極了?匆娏撕脦讉人走在前面,穿著道家服,手上拿著專用放炮器,炮聲“噼噼啪啪”響個不停。后面跟著舞獅隊,舞的獅子可真精彩。再后面,幾個人抬著轎子,上面坐著從廟宇里請出來的神明。只見“游神”隊伍圍繞著祭品桌轉(zhuǎn)圈。大人們把煙炮點燃了,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煙花,有的像肥肥小貓,有的像可愛的小狗,還有的像雪白梨色的小馬……好看極了。我手上舉著點燃著的香,跪在地上,眼睛卻偷偷瞄著桌子上各式各樣的巧克力、餅干、蘋果……“祭品好豐盛!蔽亦止局滩蛔≈绷骺谒。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真有趣,歡迎來年到我的家鄉(xiāng)過節(jié)。
習俗的作文 篇2
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期間的活動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吃團圓飯是春節(jié)習俗中最重要的。那么春節(jié)為什么要吃團圓飯呢?原來是因為很久以前,有一種兇猛的怪獸,住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長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吃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人們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吃過飯后,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閑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久而久之,過年吃團圓飯的這個習俗就保留下來了。當然,過年吃餃子也是很重要的。其實餃子蘊含了許多美好的寄托。一是過年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二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吃臘八粥是我們這兒過年的前奏,農(nóng)歷臘月初八這一天,杭州市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蓮子、棗子、芡實、桂圓和荔枝做成臘八粥,并饋贈親友,這碗粥起源于南宋寺廟,原本為僧家齋供用品,稱之為“七寶五味粥”。這不,我們家早早的就熬好了臘八粥。一出鍋,香氣四溢,我這只小饞貓一眨眼間,從十米外跑到了這兒?谒拣挼牧飨聛砹,實在忍不住啦。我就趁奶奶不注意,喝了一勺。啊,那香氣充滿口腔,刺激著味蕾,我從來不知道一碗粥竟能如此的好吃。
在我們杭州,掃地一定要“掃進來”,不能“掃出去”。就是在清掃的時候,笤帚千萬不能從里往外掃,而要從外往里反掃,意思就是把如意、財氣往里收,這是杭州對來年家中吉祥、財富不斷增加的美好期望。
春節(jié)的由來也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吧。傳說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年”,它頭上長著觸角,十分兇猛,每到歲寒將盡,就要出來掠食噬人。人們?yōu)榱朔烙,一到此時,便聚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一根根竹子,使其發(fā)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把“年”嚇跑。一夜過去,大家平安無事,于是就高高興興地互相表示祝賀,拿出豐盛的食物在一起吃。這樣年復一年,就形成了歡樂的節(jié)日——“過年”。
過年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個地方的習俗也是各不相同,我們要尊重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習俗的作文 篇3
“扭秧歌”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媽媽經(jīng)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從來沒見過。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去年春節(jié),我有機會看到了它,那場面可真夠壯觀的,使我終身難忘。
正月初一的早上,媽媽帶我去逛地壇廟會。廟會上,賣的東西可真不少。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種,什么“驢打滾”,“艾窩窩”。讓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廟會里不僅東西多,爾且人也特多。遠遠看去,人群就像一團亂麻纏在一起似的,黑壓壓的一片。忽然,我發(fā)現(xiàn)東北角的人最多,人們緊緊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擠進去。往前一看,嘿!這是什么?真棒。只見廣場上幾位老爺爺和老奶奶,身穿紅色的服裝走擺擺步。衣服上掛著一條紅段子,腰上系著一只鼓。隨著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腳步隨著鼓點越跳越快,最后想飛起來一樣。場面十分壯觀。
這時,媽媽擠了進來,對我說:“佳欣,這是扭秧歌。”“是啊。孩子。”這時,一位老爺爺搭上話,“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輕輕點點頭。老爺爺繼續(xù)說:“要不是十一屆三中全會號召我們繼承民族文化,可能你們這輩人盡看不著他了!
聽著這位純樸憨厚的北京老漢的一番話,看著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的波瀾,久久不能平靜。我在想:中國扭秧歌和許多其他民族文藝,都是我國民族藝術的珍品,如果人們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爾把我們自己的藝術珍品扔掉,那多可惜。
“扭秧歌”不但是中國的“土產(chǎn)”,而且它顯示著中華民族的氣魄,把奮進的精神帶給我們每個人,我們一定要繼承他,發(fā)揚它。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習俗的作文01-22
(精選)習俗的作文03-26
習俗的作文【精選】08-01
習俗的作文(精選)06-27
習俗的作文01-25
習俗的作文【經(jīng)典】03-18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1
習俗的作文[經(jīng)典]09-08
(精華)習俗的作文08-15
(合集)習俗的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