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jié)習俗的作文 推薦度:
-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習俗的作文經(jīng)典【7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習俗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習俗的作文 篇1
也許,端午節(jié)對很多紹興人而言,只是單純的包包粽子,陪老人聊聊天,但這一點也體現(xiàn)不出端午節(jié)的風俗。唯獨那年的龍舟比賽,讓我真真切切地領(lǐng)略到了端午節(jié)的魅力所在!
記得那年端午,雖正值六月初,但酷署便提前來臨了。瓜渚湖畔,艷陽高照,柳枝隨風搖曳,岸邊黑壓壓的一片滿是人群,連個落腳歇息之地也沒了。
我走在岸邊,只見此刻的人們,一個個都踮起腳跟,伸長脖子,唯恐落看了什么,頗像一只只爭食的雛鳥。而我也學著他們,踮起腳來東張西望,可就是什么也看不到!也罷,擠進人群的我搶占了“觀景臺”,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湖邊停泊著五艘龍舟,每艘龍舟前都有一個栩栩如生的龍頭,五彩的龍鱗,怒瞪的雙眼,都是那樣的惟妙惟肖。龍舟上的漿手們則穿著統(tǒng)一的服飾——上衣紅艷,帶有龍紋;下褲青藍,好似龍爪。
“加油,加油!”在一聲聲吶喊助威聲中,比賽終于拉開了帷幕。每位漿手都萬眾一心,很有節(jié)奏地拉開臂膀,向終點進發(fā),比賽一時間竟難分勝負。
隨著比賽的進行,漿手們的體力消耗十分巨大,臉憋得通紅?蓵r間不等人,漸漸地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五條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此刻的漿手們顯得十分疲憊,已然沒有原先高漲的士氣,只見他們滿頭大汗,揮汗如雨,顯然他們已是強弩之末。盡管如此,他們?yōu)榱吮荣惖膭倮櫜簧喜梁,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奮力直追,卻一點兒也不為酷熱的'天氣而放棄絲毫,最終,堅持到最后的“紅隊”一舉奪魁,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喝彩!
我想,端午節(jié)賽龍舟比賽比的不僅是輸贏,拼得不止是精神,更是展現(xiàn)了紹興的民風民俗。因為這樣,才使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展,才使得這份珍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不被世人所忘卻!
習俗的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產(chǎn)生了眾多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其內(nèi)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和吃粽子等習俗,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直到現(xiàn)在,端午節(jié)仍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呢!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shù)字有關(guān)聯(lián)。而且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稱為長命縷。
端午節(jié)的來歷/習俗都很多,說也說不完。其中有一個來歷是這樣的,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后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撈救他,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柳州過端午節(jié)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節(jié)了吧。
習俗的作文 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边@幾天,清明節(jié)的氣氛似乎特別濃。大街上飄著綿綿的細雨,行人們都神情肅穆、滿臉哀思地捧著一束束鮮花,朝墓地慢慢地走去。
大家來到外公的墓前,外婆將鮮艷的彩條掛在外公的墓碑上,在墓前放上了一束純潔的淡黃色鮮花。美麗的鮮花將照片上的外公襯托得格外精神,外公的臉上路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但在同時,我也不免產(chǎn)生了一陣陣心酸。是呀,從前那么疼我、愛我的外公已經(jīng)沒有了,我再也得不到那些愛了,外公,我能不想你嗎?
大家在外公的墓前默哀了五分鐘,誰也沒有說話,因為大家不想提起那些傷心的往事,那只會讓大家更加難過地流淚。燒金元寶的'時候,我在心里許了一個愿:外公,祝您在天堂一切都好!祭拜的時候,我又在心里默默地對外公說:“外公,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外孫女!”要走了,我邊回頭,邊走路,直到看不見外公的墓為止。外公,我真想永遠和您在一起呀!
回憶能給大家?guī)須g樂與痛苦,但是做人也要學會向前看,要學會珍惜。只有學會珍惜,才會感覺到幸福。
習俗的作文 篇4
春節(jié),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guī)砹艘唤z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嘗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墒强傄鹊侥棠滔鹊綇N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jù)說,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著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lián),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lián)也叫門對、對聯(lián)、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lián)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guān)。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lián),以示慶賀。原來春聯(lián)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lián)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jié)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后,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搟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制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里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著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后,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初一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整天不著家”,但我們?nèi)匀粯泛呛堑臇|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jié)一般到“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jié),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習俗的作文 篇5
所謂“行年”,就是春節(jié)期間,侗家串寨做客,即以寨為單位,集體去另一個寨做客的習俗。
集體互訪很隆重,此習俗起源于古時侗族村寨之間的聯(lián)姻行為,即有婚姻關(guān)系的寨子之間的集體互訪,以鞏固婚姻聯(lián)盟,以后逐步發(fā)展為村與村、寨與寨互相往來做客,宣講款約、增強民族感情、維護社會治安的一種集體做客形式。
“行年”又被稱作“鄉(xiāng)客”或“雞尾客”。因為去做客的蘆笙隊隊員身著特制的舞衣,衣邊吊有小海螺或小蚌殼,頭上插有雞尾巴上的毛,故名“雞尾客”。
“行年”時,寨子每戶一人組成行年隊伍,選出三五人為卜耶,作為全隊的領(lǐng)導中心。卜耶中又推薦一人為耶高,即頭客,作為全隊的指揮。參加做客的人的一切行動都要按頭客的號令行事。大家撐開雨傘,由頭客前導緩緩向主寨鼓樓前進,來到寨中薩坪,隊伍圍成一個圓圈,頭客在坪中用羅盤找好位置,安排好蘆笙隊進坪吹奏的路線后,做一個金雞獨立姿勢,蘆笙隊即吹“進行曲”和“歡樂曲”,邊吹邊跳蘆笙舞,三遍后停止。主寨的男女老少圍攏過來親熱道賀,握手言歡,并爭相拉客回家住宿款待。
第二天早餐后,頭客把自己帶來的隊伍聚集到薩坪上,圍成圓圈講款,從“開天辟地”“人的起源”“蘆笙的`由來”,一直講到“村規(guī)寨約”,以及上團下寨互相友好、彼此幫助等。主寨的男女老少也匯集薩坪,靜聽講述。講完,主寨殺豬相待,設宴擺酒,盡歡而散。
第三天中午,頭客集合全部來客,整頓行裝告辭。主寨設長席,賓客相對而坐,獻上年禮?腿似鹕砀孓o時,男女主人涌向席間,共唱“攔路歌”以挽留客人。而后,大家跳起多耶圓舞,依依不舍地在蘆笙曲中上路別行。
在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中,春節(jié)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習俗的作文 篇6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風俗,而且各有千奇百怪的習俗。潮州的習俗,今天我來跟你說說吧。
春節(jié)時,有個習俗十分奇怪,初一或者三十時,全部潮州人要七點至八點起床,一家人把家里所拜的神抬出來,米碗里面插著三根又粗又大的紅蠟燭,擺上的供品有很多:雞、鴨、鵝,還有各家自制的食物。你可以想象一下,門口擺放的神千奇百怪,有土地公、觀音大士、王母娘娘……只有你想不到的。
正午一點時,潮州人禁穿花花綠綠的衣裳,只能黑、白或者藍。然后一家人一起去祠堂拜祖先。不過,奇怪的是,以前,拜祖先時是沒有女人在里面的,而且女人禁拜祖先,只有男丁能進去。為什么女人禁拜祖先呢?因為,潮州人認為男丁才能使家族興旺,女人一進去,就算對祖先不敬,所以,潮州人都有些重男輕女。
傍晚六點時,潮州人必須要去一個地方,那就是寺廟。如果你來過寺廟的話,會發(fā)現(xiàn)潮州人的'寺廟跟其他的不一樣。別人的是拜佛,而潮州人卻是拜菩薩,菩薩臉上呈現(xiàn)出一副解救世人的面孔,一只手托著一個玉瓶,另一支手拿著一條樹枝,樹枝上還有幾滴水,仿佛快要掉下來,我想水有可能是凈化世人的心靈吧。拿香也很講究,不是拿七支、九支,而是十支。菩薩三支、門前兩支、皇天后土三支、土地公、土地婆各一支。聽說這樣可以保家族香火興旺、平安、逢兇化吉。
雖然各種地區(qū)的風俗、習俗不一樣?墒牵疫是覺得潮州人的習俗最古老,很奇怪,使人很想去了解一下。
習俗的作文 篇7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弊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shù),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春節(jié)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狻⒏_\,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年畫
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shù),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lián)一樣,起源于“門神”。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習俗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習俗的作文[經(jīng)典]09-08
習俗的作文01-25
習俗的作文(精選)06-27
習俗的作文【經(jīng)典】03-18
(精選)習俗的作文03-26
習俗的作文【精選】08-01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1
習俗的作文01-22
(合集)習俗的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