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作文(通用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鄉(xiāng)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故鄉(xiāng)作文 篇1
我的故鄉(xiāng)在巫山,那是個依山傍水的地方,一棟棟瓦房,一座座大山,到處洋溢著一種農(nóng)家獨特反的農(nóng)家風味。我喜歡故鄉(xiāng)那獨特迷人的農(nóng)家風光,更喜歡那條清澈的小河。
小河清澈頭透底,里面還藏著小魚小蝦,一顆顆鵝卵石鑲嵌在河底,小河可不像湖那樣文靜,而是性格開朗,時時唱著叮咚叮咚的歌兒,像一個小男孩一樣淘氣。
小河在房子的后面,陪伴小河的是一座大山。我每次和哥哥姐姐一起上山玩,都要到小河嬉戲,有時把摘的果子洗了洗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來,有時打會兒水仗,有時打會兒水漂……
有一次,我和哥哥比捉螃蟹,誰請姐姐當裁判。我和哥哥倆把鞋子一脫,就光著腳丫進了河。河水真清啊!肮,我又捉到了一只,陳怡。趁早舉白旗算了!边h處傳來哥哥的大叫聲。我不干示弱,搬開一塊石頭,里面正好有一只螃蟹,它還舉起倆個大鉗子向我逞威風呢!多像一個威武的大將軍呀!我才懶得理它的鉗子有多大,只要讓我贏了哥哥都行,我連忙抓它的揮舞的'大鉗子,朝岸上一拋,又開始捉起來。一只。兩只。三只……我很快就超過我哥哥呢!裁判員姐姐宣布時間到。就開始數(shù)戰(zhàn)利品了?倲(shù)我比哥哥多。我得意忘形地對哥哥說:“怎么樣,請我吃冰棍吧!”哥哥嬉皮笑臉的說:“我……是說著……玩兒的!蔽铱吹某龈绺缦胭噹,就說:“不請可以,一百下蹬加十個俯臥撐不過分而吧!薄斑不過分,好好我請我請,碰到你這個‘辯論家’我到了八輩子霉!
我在小河里還發(fā)生了許多趣事,我喜歡故鄉(xiāng),更喜歡故鄉(xiāng)的小河。
故鄉(xiāng)作文 篇2
千百年來有許多思鄉(xiāng)的古詩如詩仙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句話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鄉(xiāng)而且從中一定有自己對家鄉(xiāng)美好景物的贊美和懷念。難道必須這樣才能表現(xiàn)出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情感嗎?
記得在我家鄉(xiāng)的附近有一條河叫楊柳河。它不僅僅是岷江的一條支流,更是我小時候的的樂園。春天我和伙伴們在河邊釣魚,爬上桑樹摘桑甚,夏天我們在淺水灘上翻開石頭捉小蝦。小蝦在我手上不斷的扭動自身體,它的身上的水不斷的濺在我的身上,讓我不小心滑到水中讓我的.衣服都濕透了,我的伙伴們不斷的笑我,這時一股風襲來撲在我的身體上,可是我感覺不到的一絲冷,只感覺到了溫暖與快樂。有時我們還拿走別人的衣服可是回家有被罵一頓,但是晚上做的夢還是在河邊玩的場景,那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光。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變了包括我樂園。當我再一次去那里時那里已經(jīng)成了一片廢墟了,灰塵布滿了整個柵欄。我走上去輕輕一抹整個手上都是灰塵,再看著水面上已經(jīng)腐爛的小魚的尸體不知不覺我的眼淚從我臉龐流下落在了那小魚的尸體上。魚兒的尸體散發(fā)的腐臭味夾雜一種恐懼的氣休息不斷的進入我的身體,它不只傷害我的身體更是傷害我那脆弱的心。我轉身離開那被人遺忘的地方,這個我從前的樂園……
在這里我呼吁大家保護環(huán)境不要讓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被我們親手毀滅,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故鄉(xiāng)作文 篇3
我從異國他鄉(xiāng)歸來,踏著滿心喜悅,攜著滿腹心思。一路上,我神采飛揚,浮想聯(lián)翩。回想艱難的求學之路,如今帶著豐碩的成果回到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水土,準備用自己奮斗的結晶來建設我的家鄉(xiāng)。
當我走在家鄉(xiāng)的道路上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只見昔日泥濘的羊腸小道變成了寬闊、平坦的馬路;層層遞進的高樓大廈像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而曾經(jīng)條條發(fā)出惡臭的河流,也變成了清澈的人工湖。
不僅僅是家鄉(xiāng)的模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的人們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國農(nóng)民了。他們一改昔日的疲憊辛勞,舊貌換新顏。這時的家鄉(xiāng)已是一個高科技信息的世界,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多媒體信息電腦?梢宰悴怀鰬舻牡倪M行物資交流。只要輕輕的點擊電腦的功能鍵,你想要的東西就可以如愿以償?shù)氐玫;如果你喜歡體育新聞,只要點擊“體育專欄”就可以在體育的世界里暢通無阻的遨游。
家鄉(xiāng)的變化使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因為它的變化早已超出我的想象。我希望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xiāng)能插上騰飛之翼,從而以更新的面目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故鄉(xiāng)作文 篇4
剛一出站,一股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街道兩旁繁花似錦。原來那病奄奄的小樹,現(xiàn)在已長成粗壯結實的大樹,枝葉郁郁蔥蔥。街道兩側樸素的公寓,現(xiàn)在都變成了幽雅的小洋房。我左顧右盼,根本找不到以前的'家。婆婆在一棟豪華的別墅前停下,打開鐵門,高興地帶著我們進去。哇,真漂亮!我不禁感嘆。這棟別墅有草坪,有竹林,有花園,有泳池,還有魚塘。這可是我在美國考察時見到過的別墅呀!沒想到我家也住上了。
回到家,婆婆爺爺給我講了許多家鄉(xiāng)的變化,比如,南充也有地鐵啦,機動車用上了二氧化碳制成的燃料,排出的氣體是清新的氧氣啦我聽得入了迷。
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太快了。闊別家鄉(xiāng)僅僅二十年,就發(fā)生了這么多不可思議的變化。這樣一來,我的家鄉(xiāng),我最愛的南充,就更讓我朝思暮想了
故鄉(xiāng)作文 篇5
原本估計今年不會下雪了,誰知昨夜寒風乍起,天地驟寒,天空竟然悠悠飄起漫漫雪花。夜半醒來推窗一看,外面早已是白茫茫一片,倏間想起春節(jié)快到了。春節(jié)是少不得雪的,那樣會沒有了意境,失去了趣味。春節(jié)到來時,村莊街道間鞭炮齊鳴,家家貼春聯(lián),人人穿新衣,相互祝福。正如那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只要粗通中國文化的人,見到相關情景都會立即釋放出潛藏于內心的情感思緒,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詩境。那些意向情感大都是孩童時代留下的,代表著故土,代表著眷念。
我倒是想起許多古代文人,平時我們不僅尊重他們的品行而且喜歡他們的詩句。像陸游的“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桃符即是春聯(lián)。春聯(lián)的歷史源遠流長,據(jù)說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新春之時,他在寢室門板上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lián),也是第一副春聯(lián)。此后春聯(lián)作為一種習俗,已成為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qū)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每當春節(jié)來臨,人們都會在自家門楣前貼上一副嶄新的春聯(lián),洋溢著新春的祝福,新春的期盼。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愿,顯示著中國古老風俗文化的宏大與寬廣。
其實說到春節(jié)的古老風俗文化,我認為讓人最為難忘的還是在農(nóng)村而不是在城里,城里當然也很熱鬧,街道間披紅掛彩,馬路上行人熙熙,卻也呈現(xiàn)一派繁華新春的氣息。而農(nóng)村似乎沒有那么喧囂鬧騰,鄉(xiāng)村里更沒有摩肩接踵的人群。然而,在一片白銀銀的雪景中低矮的房舍與廣袤的曠野溶成一氣,讓人的思緒回歸于自然,回歸于古樸,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在這樣的景象中總能激發(fā)人們對歷史對歲月對古老的民族文化產(chǎn)生無盡的暢想與敬意。
農(nóng)村春節(jié)是一種田園式的喜慶,溢生著許多土地氣息和民族文化。大年初一的清晨,我祖母總會在到小河邊或庭院后點燃一小堆稻穰麥糠,這叫做點狼煙。童年的我也會約上幾個小伙伴跑到村頭,看看村莊間飄起的一縷縷濃煙,自已也會學著點,覺得甚是有趣。那可不是家家戶戶做飯的炊煙,而是一種祭祀,一種象征。狼煙是我國古代軍事防御系統(tǒng)中的一項重大發(fā)明,用以傳報警情,是軍中之耳目,備受軍事家的重視。我故鄉(xiāng)的這種狼煙相傳卻是始于元代,據(jù)說那些長期被壓迫的民眾約定春節(jié)起事,以燃狼煙為號。不過年代久遠現(xiàn)在也找不到相關佐證了,我不知道這狼煙當時是否起到了一個預應作用,是否激勵過古老民族的豪壯奇崛,掀起過巨大的歷史波瀾。但農(nóng)村的春節(jié)卻把點狼煙這個愿望延伸并流傳了千百年。
或許還有別的說法,也可能是源于火的崇拜,古老的傳說鉆木取火以遙遠荒蠻的影像將人們的思想意識拉入一個可以棲息精神的天地。國外傳說的普羅米修斯帶來的火種也是人們構建遐想人力與自然斗爭達到的宇宙間平衡。幾乎各個民族的民間傳說都是將美好的愿望或理想寄托于一種宏偉祥和的氣氛,顯然這二種方式滋生的氛圍雖有所不同但性質相仿,都是人們于自然斗爭的意識匯聚。鉆木取火惘然于時間,惘然于空間,而燃狼煙則體現(xiàn)著人們的思想抗爭與沖撞,明顯帶著整體意識高亢的氣息。誠然,這二把火都非同小可,它點燃照亮了古老民族前進的步履。
其實火還有另一種意思,故鄉(xiāng)在春節(jié)第一天,每家都會在堂屋點燃一個火盆,全家人圍坐于火盆邊暢談守歲,享受著人世間最為溫暖的情感。屋外朔風呼嘯,大雪紛紛,這火盆的火與隔著千山萬水的烽火毫無關系,與遠年的廝殺,血腥,更沒有一絲關連。明亮溫暖的火盆卻與古老民族的祈求遙相呼應,它是一種帶有企盼美好生活的象征,一種代表團圓溫暖的祈求;鹋柽,老一輩陪伴著兒孫們等待著除夕鐘聲的'最后一響,那時不論家庭窮富大人們總是會給孩子們一點壓歲錢,那不是代表什么財富地位,而是祝賀孩子們長大了一歲,同時也祝愿全家生活富足溫暖和順。
孩子們高興了,長輩們還要帶著他們祭奠祖先、除舊布新,禱告一下先人,祝愿上安下寧,祈求諸方神靈的庇佑。人們辛苦勞作了一年,到了春節(jié)過年也想樂一樂,享受一下。祖母和母親新年總會早早地做好飯菜,等待著我父親回家。桌上的飯菜很豐盛,孩子們眼饞,我和弟弟總是時不時偷偷地嘬一塊放到嘴里,偶爾被祖母看見就會立即嘮叨上半天“小孩子不懂禮數(shù),大人們還未回來”。著實這就是農(nóng)村人的規(guī)矩,只要是家里有年齡大一點的老人,他們總是遵循儒家教育方式,三綱五常掛于嘴邊。
事情當然也有例外,我有一個堂姑姑,那年春節(jié)與她四個兒子因撫養(yǎng)權問題發(fā)生糾紛,堂姑父死的早,四個兒子的家庭都很困難,過年了都不愿意撫養(yǎng)老人,堂姑姑一個農(nóng)村婦女只能長吁短嘆,也沒地方去,頂著紛紛雪花來到我家。再小的鄉(xiāng)村,再窮的家庭,也不能拒絕親人的憂傷。祖母靜靜地看著,細細地聽著,長長地嘆息,默默地流淚。祖母無錢無力很難給予什么幫助,她只是連忙拿出自家剛剛蒸好的饅頭。我那時雖小但從堂姑的眼神中仍然能看出她還是掛念著自家的兒女,她更想與自家人在一起過春節(jié)。后來,祖母與父親帶上一些年貨,饅頭,糊炸魚,豬肉等,迎著漫漫的白雪送堂姑姑回家過年。
那時,我家的經(jīng)濟條件還算不錯,當時我家有九畝地,父親是大隊支書,母親又是村里的裁縫。村里僅憑種田養(yǎng)家的村民想從紅薯,玉米的收成中擠出平時的日用開銷著實不易,盡管盧集的水稻田很多,也可算得上是泗陽縣的糧倉,但能吃上一頓大米飯還是孩子們奢侈夢想。于是,孩子們都渴盼著過年,過年了,總會吃上大米飯還有壓歲錢。
我童年的家鄉(xiāng)比較貧困,從現(xiàn)在盧集老街的荒廢遺址中就可以找現(xiàn)證明,像抗日戰(zhàn)爭影片中的廢墟,也像沙漠中殘存的古城垣墻。那里似乎找不到一條像樣的路道,道路崎嶇,荒草迷離。童年的我每天總會沿著老街中間的蜿蜒小道走向學堂,沿途仰目四顧,簡陋的房舍,蒼老的大樹,就連天空的云彩也是重重的,呆呆的,沒有一絲生氣。于是在我的心中一直裝著故鄉(xiāng)的那棵樹,那彎河流,那座古橋,還有二胡的聲響,F(xiàn)在,無論我身在何地,一旦到了春節(jié)總想回老家看一看,祭拜一下先人,見一見老友。
記得老街圍河的東北角是西場隊汪大意家,他是盧集公社宣傳隊的,他家的院墻緊鄰圍河上的古橋,那座古橋有200多年歷史,由青褐色條磚懸拱砌成,雖已老態(tài)龍鐘卻也蒼勁渾厚。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汪大意會拉二胡,而且手段不錯,每天夜晚都會從他家庭院中飄出如泣如訴的二胡聲響。逢新年春節(jié)全村人都出門慶祝娛樂的時候,他會立即搬來凳子端坐于自家門口咿咿呀呀拉起二胡。那二胡的聲音委婉蒼涼與村前屋后的狼煙一起飄飄蕩蕩,孩子們看在眼里,想起了街頭古橋下的圍河煙波浩渺,也想起“春江花月夜”,想起“十面埋伏”。大人們不會想得太多,但他們知道瞎子阿炳,那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象征。春節(jié)了,農(nóng)村人自然想到的總是貧窮清苦。
汪大意拉二胡時,凳子一頭放著他家里做的大米飯,那算不上是米飯,因為是由高粱渣玉米碎屑拌合著小米做的。我倒是吃過,既干澀又刺嗓子難以下咽,汪大意卻吃的津津有味,可以看出來他很高興,我清楚地記得他吃完米飯后總是微笑著拉起那首“揚鞭催馬運糧忙”。這些遙遠的圖像長久地留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黑森森的原野,白茫茫的雪景,哀戚的二胡,F(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春節(jié)那些土生土長的風俗已逐漸讓人們淡忘。點狼煙,烤火盆這些儀式其寓意也早已脫離最初的文化解讀意義,新一代的孩子們過春節(jié)的印象已變成了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過去的古老儀式雖是遙遠的記憶,卻讓我們這輩人有點割舍不得,然而下一輩呢?更遠一些呢?到時候,這些久違的記憶都將變成民族文化史的一種迷蒙往事。失落它們真是一種遺憾,一種愧疚。
我有十幾年沒有回故鄉(xiāng)過春節(jié)了,嚴格意義上說是沒有和父母在一起過春節(jié),故鄉(xiāng)在我的心中已是那樣的遙遠。那年,我兒子要到縣城讀高一,為了伴讀,我放棄了多年經(jīng)營的生意市場離開了故鄉(xiāng)。那天清晨,夜色還未褪盡,朝霧依稀朦朧,我沒有驚動鄰里長輩,匆匆告別了年邁的父母,騎上三輪車,拖著幾件簡單的家什。老婆回頭看了一眼已經(jīng)賣與他人的房屋,長長地嘆了口氣跟著我潦草地告別了故鄉(xiāng)。就這樣的匆匆告別卻一直讓我經(jīng)久難忘,老婆偶然想起時還總會偷偷落淚。
我好像比之漂泊游蕩的乞丐還要恓惶,因為故鄉(xiāng)已沒有我的房子,好友同學大都不在,他們也像我一樣為了許多難以推卸的理由不得不流浪在外打拼,F(xiàn)在故鄉(xiāng)的年輕人基本上我都不認識,至今我也就寥寥回老家?guī)状危看沃荒芤晃兜卦诶险車腔,再不就是到西場隊的澡堂門墓地去祭拜一下我的祖父祖母,雖然有些傷感但倒還可以回憶一下童年的印象,幼時的感受。
春節(jié)處處散發(fā)著喜氣,透溢著溫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自已記憶影像的春節(jié),我們七十年代的人對這種影像多來自古老的儀式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那種影像可能是白銀銀的雪景,也可能是噼噼啪啪的鞭炮,而我的記憶總是那么凄涼,只深深記得老街北邊蒼老的古橋,鄉(xiāng)村間升起的縷縷狼煙,以及委婉蒼涼的二胡。尤其現(xiàn)在已到中年,各種宏大的目標已逐漸隱退,而懷舊思想的意識卻與日俱增,那些遠年的記憶慢慢成為閑暇時刻的精神依附所在。特別是我現(xiàn)在這樣連故鄉(xiāng)也失落的人,則更加覺得彷徨,常常為現(xiàn)在過春節(jié)時失去童年記憶的鄉(xiāng)土氣息而感到遺憾與無聊。為此,我常常漫步在駐地小區(qū)后的運河大堤上,遠遠地注視河對岸一排排村莊,看著那里升起的一縷縷炊煙,耳邊似乎響起委婉悲涼的二胡。
我想誰也不要躲避掩蓋最質樸的人生情感,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財富,比之于歲月的滄桑,韶華流逝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春節(jié)不論是城里還是鄉(xiāng)下,窮人還是富翁他們都得要過,只是每個人過的意義有所不同,分量也不一樣。童年的美好記憶總會讓你身處繁華城市卻總有失落感,讓你體會不到一個人在蒼茫暮色中回家的那種感覺。
現(xiàn)在孩子們春節(jié)最不能缺失的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晚會大都要從晚飯后播放到深夜,那時田野早已熟睡,只有孩子們還在睜大眼睛大聲的議論,他們都在等待新年的第一聲鐘響。我倒是不大喜歡熬夜,但孩子們情緒高漲我又不好意思離開,只能強忍著坐在沙發(fā)上,頭一顛一顛地打著瞌睡。于是,老婆會將電視的聲音調小,與閨女兒子對話時也是壓低聲音,終于遠處傳來噼噼啪啪的一陣爆竹打亂了曠野中的寧靜。我醒了,打起精神也拿著鞭炮走下樓去,屋外黑漆漆一片,無數(shù)的鞭炮聲已是連成一片。
這種春節(jié)氛圍明顯只屬于孩子們,我也像當年的祖母那樣,陪著他們守歲,陪著孩子們等著新的一年到來。孩子們會高興接受自已增添的一歲,意味著他們又成熟了一些,穩(wěn)重了一些。而我們又等著什么呢?等著把自己的年齡于上天進行一次交割?還是在等著逐漸向老年邁步進發(fā),邁向天命,邁向耄耋?很難說得清,尤其像我們這輩人。
近些年,我的春節(jié)都是在城里過的,由此我也一直沒有看到過點狼煙,烤火盆,更沒有聽到過蒼老悲涼的二胡,老婆從初一開始做元宵包餃子一直到十五,預示著全家團團圓圓新年順利。而每次老婆將做好的飯菜端上桌子,我總會坐在那里發(fā)呆沉思,還會讓老婆等一下,等什么呢?說不清。
【故鄉(xiāng)作文】相關文章:
思故鄉(xiāng)_美麗的故鄉(xiāng)作文02-15
關于故鄉(xiāng)的作文:最美是故鄉(xiāng)09-23
故鄉(xiāng)的晝關于故鄉(xiāng)的作文09-24
故鄉(xiāng)作文06-02
(精選)故鄉(xiāng)作文04-19
故鄉(xiāng)的作文(精選)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