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10篇(優(yōu))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晚上,我請奶奶講端午節(jié)的來歷。
飽學的奶奶用蒼老的聲音,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將我?guī)У匠䥽?/p>
楚國時,朝廷腐敗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楚國走向衰落。
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xù)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奏折呈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劃著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未果,就無奈地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尸體?墒敲琢L∫踩菀追稚,魚吃不到怎么辦?于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葦子葉卷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里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里,魚兒就可以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jié)。
后來,人們就以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水……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今天是農歷五月五日,也就是我們說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相傳楚國滅亡了,屈原投了汨羅江,當?shù)匕傩振R上劃船去江中救屈原,一直劃到洞庭湖。那天正好下雨,好多小船都在岸邊停放,當那里的人們得知是為了救屈原之后,也冒雨出動,爭相進洞庭湖尋找,后來就演變成了劃龍舟。百姓們怕江河里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把自家?guī)У拿讏F投進江中,后來就演變成了吃粽子。
端午節(jié)還有吃蛋黃,系五色線,采艾葉,掛香包的習慣。吃蛋黃是因為它是黃色的食物,因為這個時候青黃不接,吃黃色食物意味著接上了,系五色線是祛除疾病的意思,端午節(jié)系上,在端午節(jié)后第一場雨出現(xiàn)彩虹之后,把五色線扔進水里,就是把病趕走的意思,采艾葉,掛香包,意思是這個季節(jié)蚊蟲比較多,它們具有特殊的味道,可以驅走蚊蟲,趕走疾病。
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下面來說一說端午節(jié)這天我所經歷的事情吧。端午節(jié)早上,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奶奶給我系五色線的小動作驚醒。奶奶還在我的書包上系了個香包,希望我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起床之后爺爺給我剝了兩個粽子,拿了一個雞蛋,笑瞇瞇地讓我吃,我知道吃粽子和雞蛋有好的寓意,于是就大口吃起來,糯米綿軟,紅棗香甜,雞蛋是咸的,蛋黃黃的流油,香噴噴的.,吃完走出門,我發(fā)現(xiàn)我家大門口放著兩把艾葉,離很遠就可以聞到艾葉的味道,有了它,蚊蟲就不會再進我家門了。
端午節(jié)我紀念了愛國詩人屈原,又了解到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還吃到了好吃的粽子,這個節(jié)日我過得好快樂。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一早起來,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循香而去,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皨寢專瑸槭裁唇裉煲兆友?”“因為端午節(jié)快到了呀!眿寢尭嬖V我,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年屈原自投汨羅江后,百姓們拿粽子投入河中以防魚吃掉他的身體,所以有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只見媽媽取三片蘆葉放整齊,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接著,在里面放些糯米等,最后將粽子用繩子捆好,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粗鴭寢屖炀毜氖址ǎ覂刃囊舶W癢的,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想一試身手,可是太不容易了,不是蘆葉卷不起來,就是把米灑了滿地,我也開始變的有點急噪了。媽媽看了,就在旁邊指點:“你手小,先拿二片蘆葉吧,左手捏住蘆葉一角,右手將蘆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一定拉緊,不能空著,上面放松一些,對了,糯米放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剛好到邊,你看,象我一樣,包的時候一定要把蘆葉捏緊了”。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人生中包的第一個粽子也有點象樣子了。
包粽子的過程中,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jié)這天每家每戶的門口還會懸掛艾葉、昌蒲,而且還會在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說是可以驅邪除惡。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特別開心。我也知道了端午節(jié)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的一種贊頌。而且從跟媽媽學包粽子的事情中,我也明白了我們要學會一種本領,一定要細心學,用心想;同時還要有恒心,就象媽媽講的屈原那樣,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懈。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國慶節(jié)等?晌易钕矚g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小時候,爺爺給我講過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是一名賢臣,不過,他卻掉進了江里。當初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就趕拯救。所以每年五月五日劃船紀念,還會將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也有許多習俗,到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都自己做糯米或去買粽子,和家里人吃。也有人買上粽子,專門來紀念屈原,希望屈原能夠帶給全家幸福安康,快樂高興,讓在遠方打工的家人平安。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jié)日,任何節(jié)日都無法代替它在我心中的`位置,它在我心中是昂貴的。端午節(jié)――你永遠都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我們這里叫它“五單五”。 包粽子是這一天的大事。粽葉就是蘆葦?shù)娜~子。
剛買來的粽葉不能直接包粽子,太脆,要煮一下。煮過的粽葉很柔韌,就好用了。
包粽子,奶奶是好手,跟粽子有關的事往年都是由奶奶一人承攬。今年我?guī)湍棠剔埕杖~,把兩三片葦葉放在一起撫平,奶奶拿起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狀,放些米,再放棗、豆沙等食料,最后再放些米,把長出的'葉子向回一折蓋在漏斗上,用棕繩扎上兩圈,一個漂漂亮亮的四角粽子就出來了。
煮粽子別人家已經用高壓鍋了, 又快又好?赡棠滩挥,還是用老辦法燒火煮。奶奶先把鍋里扣上一個碗,倒上水,最后把粽子放進去,水沒過了粽子,又搬來一塊石板壓住。鍋里的水開了,奶奶就撥弄灶里的柴禾,讓火苗變小。我問奶奶什么時候能吃上,奶奶說:“別著急,明天早晨就行了。” 奶奶不時的看看灶中的火,粽香慢慢飄出來了。
粽子終于出鍋了,味道真的香極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端午風俗。我的家鄉(xiāng)在北方的海城,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是我最快樂和最難忘的節(jié)日。
過節(jié)之前,大人們要準備很多好吃的東西,但最讓我垂涎三尺的就是姥姥包的粽子了。碧綠的葦葉包上潔白的糯米,里面還要放上一顆紅紅的大棗,煮好后的粽子香飄四溢。輕輕地扒開葦葉,那潔白的糯米就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吃起來香甜可口,真是耐人尋味!
除了好吃的以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如:女孩子還要佩戴用小布頭、絲線做成的五顏六色的小香包,里面塞滿了香草又漂亮又芳香,戴在胸前美極了,有時是奶奶親手做成,有時是媽媽帶我到琳瑯滿目的小攤上去買。節(jié)日的早晨還要在手腕和腳腕上系上五彩的絲線。各家的房前屋后都要插上艾草和桃枝,屋門上一定要掛上小猴子、小蓖子、小斧頭等小飾物,穿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漂亮極了。幼兒時的我,就知道好吃和好玩,上學后才知道端午節(jié)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女孩佩戴的東西和屋門上的`艾草、飾物是為了消災辟邪,祈福平安等等,真是充滿了神秘浪漫的色彩
我希望我們通過過端午節(jié),永遠發(fā)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我們傳統(tǒng)的民俗民風永遠的傳承下去。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座位于長江口的小島,鐘靈毓秀,風光旖旎,物阜民豐。幾年前,我背井離鄉(xiāng)只身來到上海求學,在這座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舍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采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群結隊的,不久,所有的河灘上都洋溢著此起彼伏的笑聲了。
采完蘆葉,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來,包粽子簡直可以說是門藝術:先把采來的蘆葉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后用涼水浸泡,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講究的.人家還包摻入咸精肉的“肉粽”,味道自然與眾不同。母親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舍得花錢買紅棗或是蜜餞,更別提包“肉粽”了,只是用過年時余下來的兒兩赤豆包粽子給我吃,但味道也一樣香甜。
粽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最常見的要屬“寶塔粽”,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粽子中個頭兒最大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粽、菱粽、子母粽等,個個美觀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為匠心獨具的要算“鴛鴦粽”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紅線連起來,美其名曰“千里姻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xiāng)有送粽子的習俗。每年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提著自家包的粽子走親訪友,相互饋贈。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內容。
包好的粽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兒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里,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為什么要紀念屈原?為什么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進河里?”母親笑笑:“因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念!碑敃r我對母親的話并不了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的體現(xiàn)。因為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或是嫉惡如仇,或是從善如流,且永遠是那么地無私,就如同粽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賽龍舟、吃粽子會讓我們想起什么呢?當然是端午節(jié)到了。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今年的夏天來得好像晚了一些,涼風吹走了炎熱,然而,在這個不尋常的時節(jié),我竟學會了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放在熱水中泡軟,將糯米清洗干凈,用涼水泡2小時備用,準備好蜜棗、火腿、熟蛋黃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攏成一個窩,中間放進糯米和備好的餡,包出四角形狀,用線纏好。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不是成了三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媽媽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將線系在什么地方啊?”無語了,感情粽子包成四個角是方便用線系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大火燒開,改用小火,兩個小時就可以了。再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的要揭開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來的粽子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了自己勞動的成果,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9
今天是端午節(jié),早上我吃了粽子,大蒜。下午東區(qū)有賽龍舟比賽,我們又頭頂烈日來到東區(qū)看比賽。
大廣場人山人海,龍湖兩邊涌滿了人,欄桿上也掛滿了廣告標語 。四艘龍舟一字排開,‘砰’的一聲發(fā)令槍響,龍舟飛一樣劃向前去。龍舟上擂鼓的人坐在舟頭,舟尾是掌舵的人,中間十個劃船的人,身子向前弓著,正在拼著命向前劃。一二,一二,好整齊呀。旁邊觀看的.人也忍不住加油叫好。
二號龍舟最后獲得了冠軍,他們向岸上揮著手,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容。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0
我家在農村,農村的端午節(jié)大約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那時,我聽母親說,家里的鴨蛋從現(xiàn)在起就不賣了,要留著做包蛋;還要在菜園里種一小塊G菜,過端午節(jié)好吃。
從昨晚開始,我家為了過端午節(jié)就正式忙碌起來。先是母親安排父親,必須在端午節(jié)的凌晨起來割艾蒿,說那時的艾蒿才好,有藥性。然后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掛在大門的兩邊,說這樣好辟邪。怎么都有說法?我好想睡懶覺,現(xiàn)在看來是睡不成了。不過,比父親半夜起來割艾蒿好些。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按照母親的安排把艾蒿掛好了,以為可以出去玩了,我還沒有走出院門,母親就大著嗓門把我喊回去了,說是今天事情還很多,要我?guī)兔Γ筒粶食鋈ネ胬。我只好在家等早飯吃了?/p>
吃過早飯,父親上街買家里沒有的東西去了,我就成了打雜的`了。只聽母親說:“快去,把菜園里的G菜拔回來”、“快去,把包蛋洗出來”、“快去,剝幾顆蒜出來”、“快去,用白酒兌雄黃,把院子周圍灑一圈,一會兒吃飯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個來回,當然,母親比我更忙,終于把午飯準備齊了。
看著一桌子豐盛的菜肴,母親把這些菜的講究一一道來:端午節(jié)吃G菜“打積”(肚子里一年來積累的不好的東西),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jié)灑雄黃酒是為了保咱家不進蛇和蟲蟲螞蟻之類的東西……
端午節(jié)的一頓飯居然有這么多的內容,難怪母親那么重視。等母親說完,我趕緊拿起筷子吃起了G菜,好打掉我身體里不好的東西,少生病。
不知是不是真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