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4篇[集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在這盛大的節(jié)日到來之前,我們迎來了夏至。
夏至要吃餛飩。星期四,奶奶買來了餛飩皮。不知道餛飩是怎樣包成的。于是,我拉著奶奶的手大聲嚷道:“奶奶,讓我試一試,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我就能包好呢!蔽以偃龖┣,奶奶才答應了我。
我將餛飩皮放到桌上,把裝餡的'盆子端到桌上,往里面放了兩雙筷子,又端來水。我來到衛(wèi)生間洗了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學著奶奶的樣專心致志地包!笆紫饶贸鲆粡堭Q飩皮!蹦棠棠托牡刂笇。我按照奶奶說的做,拿出一張餛飩皮,“然后放在手心,放入餡!蹦棠滩粎捚錈┑刂v解。我的手心沒有餛飩皮那么大,只好放在桌上。餡放多少呢?
算了!想放多少就放多少。然后,我將餛飩皮卷成圓柱形。用水干什么?我學著奶奶的樣子用手指在水面“蜻蜓點水”,再在圓柱的兩邊點了點,用力捏一捏,再將圓柱形兩邊粘在一起,一個四不像的餛飩就完成了。把我的“四不像”和奶奶的餛飩放在一起,相差十萬八千里、瞧,我的“四不像”都露陷了。看得我哈哈大笑。
雖然只包了一只餛飩,但是我還是很快樂!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今天放學剛到家,就看見奶奶在客廳里忙得不亦樂乎?吹窖矍皵傇谧郎系摹叭~子”和滿滿一盆的白米,我急忙問“奶奶,你在做什么啊?”奶奶停下來充滿愛意的看著我說:“寶貝,馬上要過端午節(jié)了,奶奶包粽子給你吃!”“包粽子!端午節(jié)!”我一聽,迫不及待的端來椅子聚精會神的聽奶奶說了起來。我得好好和奶奶了解一下,這可是獲得課外知識的好機會!
原來,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吶!奶奶說我們蚌埠的風俗是掛艾葉—驅(qū)蟲、飲雄黃酒—解毒、吃粽子—紀念詩人屈原、戴香包—辟邪。因為科學越來越發(fā)展,現(xiàn)在我們主要是吃粽子和掛艾葉!
哦,原來綠色的“葉子”是包粽子用的`,而且端午節(jié)這么有意義!看著奶奶在我眼前嫻熟的包著粽子,我也蠢蠢欲動起來。我決定包蜜棗餡的!
我挽起袖子,撿起一大片粽葉,照著奶奶的樣子把粽葉卷起來,然后放上米,又在米上澆了一些水,接著放進去一個蜜棗,再放上一層米。學著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的用粽葉裹住米和蜜棗。啊呀!沒繞好粽葉,米和棗子都灑了。奶奶看著我著急的樣子說;“不急不急,要有耐心!痹谀棠痰摹叭妗敝笇Ш臀业牟恍概ο拢K于完成了我的端午節(jié)作品---一只貓耳朵粽子!好可愛!
沒過多久,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嘗了起來,把粽葉剝開,聞一聞,真香啊!接著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不過我把我包的粽子給奶奶嘗了,因為和奶奶學到好多知識!(看,我“包”的粽子—其實是我畫的啦。)
今天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好期待今年的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應曾雯一起去了西溪濕地玩,剛進去我就發(fā)現(xiàn)那里的風景不是一般的美,很多原生態(tài)的感覺,有大片的蘆葦蕩,空氣特別好,有很多蜻蜓飛來飛去。
我們先去看了大黃鴨,我聽爸爸說起過那個大黃鴨有八層樓高,我有點不相信,到了現(xiàn)場我發(fā)現(xiàn)事實上并沒有八層樓高,而只有五層樓高左右,本來我以為是真鴨子,原來是個氣球鴨子,這樣的.大鴨子讓我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看完鴨子之后,我們就坐船到了煙水漁莊,然后步行到了賽龍舟的深水潭,那里人山人海,從遠處就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我們尋著聲音找過去,原來是個碼頭,那里早已有好多龍舟準備好表演,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位置觀看,我們看到好多龍舟在劃行,最有意思的是有幾艘龍舟沉了,有些是因為劃得太快,太多水進入船身而沉的,有些是因為撞在一起導致沉船了,幸好他們都穿著救身衣,掉到水里也沒有關系。
我仔細觀察,有一艘船被撞了,但是船上的人很厲害,拼命往外面倒水,才幸免被沉。岸邊的游客看得太激動了,大家都高喊口號給他們加油鼓勁。
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太有意義了,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賽龍舟,讓我終生難忘。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在六月這個扉頁里,端午節(jié)又如期而至,斜風、細雨,每家每戶都彌漫著粽香,綠油油的粽葉,珍珠般的糯米,好似一鍋珍珠瑪瑙,讓人垂涎三千尺。
俗話說五月鶯歌燕舞,又到粽葉飄香時,端午節(jié)又向我們招手走來,伴隨著粽香、肉香、豆香款款而來,但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那外婆親手包的粽子。粽子的制作過程并不難,但也只有心靈手巧的人才能勝任,而外婆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前鋒。說到包粽子,那她可是頭頭是道:粽子包之前要先浸透,否則發(fā)黃,包起來的粽子不好看。肉餡一定要選用五花肉,不肥不瘦剛剛好。粽葉要卷成漏斗狀,再勺上糯米,五花肉位居中央,再往上裹,將它五花大綁一番,一只八面玲瓏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對了!關于粽子,還有一個感人的愛國故事呢!古時候有位詩人,他叫屈原。他抱著愛國振國之心,卻無奈被逼而投江自殺,百姓們心中十分哀痛與惋惜,為了紀念他,將這天(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直至今日,都流傳著一個習俗一包粽子。
終于,就這樣一邊卷一邊放,十多只通體碧綠的粽子整裝待發(fā),在蒸屜里整齊地碼好,上鍋了!大約煮了十多個小時,屋子里粽香四溢,沉睡已久的味蕾似乎也被喚醒,我忍著燙從屜籠中拿出一個,小心翼翼地去掉翠綠的外衣,晶瑩剔透的糯米展現(xiàn)了它秀麗的身姿。送入口中,仿佛粽香化作甘甜的汁水,每咬一口,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直朝鼻中鉆來,油而不膩的五花肉恰到好處地中和了糯米的無味,錦上添花地使糯米變得油光發(fā)亮,簡直是將色、香、味詮釋得淋漓盡致。
又是一年粽香飄,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象征,無論是賽龍舟,還是佩香囊,或是懸艾葉菖蒲,在我看來都比不上外婆包的粽子,因為那里包含了她對后代樸實無華的愛春夏秋冬輪回了一遍又一遍,可我對粽子的愛依舊亙古不變,我們家家戶戶都彌漫著粽香,在這平凡清香的日子,紀念著偉大愛國詩人一一屈原。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