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實用】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nóng)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xiāng)的粽子跟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xiāng)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shù)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xiāng)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xiāng)農(nóng)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跟楚懷王的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跟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jié),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jù)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一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y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shù)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jié)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jù)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時,色彩很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jù)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像一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xiāng)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jié)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將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將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jié),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八龔幕髁导氂耆缃z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jié)的贊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佳節(jié),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佳節(jié),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nóng)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xiāng)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jīng)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fā)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倍宋缇七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我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在學校,老師滔滔不絕的說著端午節(jié)的由來,冗長的故事,讓昨夜晚睡的昀昀不禁打起瞌睡來了。
昀昀睜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在一個華麗的宮殿里,還聽到人們辯論的聲音,顯然是一群人在攻擊一個叫屈原的人。
從柱子后面偷看,昀昀赫然發(fā)現(xiàn),真的就是課本里的.屈原呀!他一心為皇帝、為國家著想,卻被小人陷害,那個蠢皇帝的耳根子真軟,竟然聽信壞蛋的話,把屈原流放都國外去了。
昀昀悄悄跟著屈原,來到被放逐的汨羅江,看著屈原盡管面容憔悴,但他的雙眼還是充滿了愛國神采,真是一個愛國的臣子。
昀昀忍不住跟他要了一張簽名照,之后還與他討論詩集,陪他欣賞汨羅江和一起畫圈圈視咒害自己流浪的小人。
最后他向昀昀行個禮說:“謝謝你,讓我離開這個讓我失望透頂?shù)氖澜绨!”之后他就跳江了?/p>
醒來的昀昀心中很哀傷,看著手中的簽名照,她陷入了沉思,一點也不想說話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我過的端午節(jié),沒有賽龍舟,沒有包粽子,更沒有扔粽子。我只有坐在家里干巴巴地啃著買回來的粽子……唉,我多希望在這端午節(jié)過得有節(jié)日氣氛一些!
如今,端午節(jié)的習俗已經(jīng)被人們漸漸淡忘,人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賺錢、上網(wǎng)、旅游等方面,F(xiàn)在,你還會在湘江河面上看到那千舟競發(fā)的壯觀景象嗎?還會體驗到包粽子和扔粽子的樂趣嗎?
“端午節(jié)要給小孩子系五色線呢!”“等等,端午節(jié)還有這風俗?!”我驚訝地看著侃侃而談的媽媽。將信將疑的我趕緊請教了“度娘”——這在以前確實是真的!可是,親愛的朋友們,請您看看,現(xiàn)在端午節(jié)的大街上,有哪個小孩子會系著五色線呢?唉,我們許多的文化遺產(chǎn)為什么會銷聲匿跡呢?
端午節(jié)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有特定的節(jié)日習俗。人們淡忘了千古流傳的習俗,便是對愛國詩人屈原的侮辱,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漠視!那么,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是什么樣子的呢?就讓我為你們來描繪一番吧!
我心中的端午節(jié)是激烈的`:一艘艘龍舟像魚兒一般地貼在濤濤的江水上急速地行駛,龍舟上,每個人都在賣力地劃槳。他們身上濕漉漉的,不知是被汗水浸濕的,還是被那激起的水花打濕的,而在湘江兩岸觀看龍舟賽的人們則大聲喊著“加油!”
我心中的端午節(jié)是溫馨美妙的:大家歡歡喜喜,圍著桌子包粽子,老人們就是最好的老師,三兩下就將粽葉、糯米、紅豆、蜜棗、五花肉裹成了一個棱角分明而又胖嘟嘟的粽子。小孩子們在一旁拍著手嚷嚷著也要來試試。結果,糯米、配料灑了一地,那一串粽子的身影里也多了幾個“四不像”。笑聲伴著粽子出鍋了。解開包著粽子的麻繩,剝開粽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甜棗,咸粽子里白白的肥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看著棒,吃著更棒,真是人間美味!
我心中的端午節(jié)是有趣的:眾多的人站在江邊扔粽子,劃成一條條美麗的弧線,這條條弧線中寄托著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追憶……我也拿起一個又肥又大的粽子,胳膊一揚,用力地向江中心扔去,然后看著它在江面上劃出道道漣漪,迅速地沉入江中。
期盼著我的愿望成真,期盼著我心中的端午節(jié)早早到來。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_端午節(jié)的習俗作文03-23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