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實用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jié)。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xiàn)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jīng)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有人喜歡重陽節(jié)。有人喜歡熱鬧的春節(jié),還有的人喜歡清明節(jié),但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
來到教室就看到了,桌上就擺滿了粽葉、糯米和蜜棗。老師先來給我們做示范,我一邊聽一邊看老師怎么包,我越看越入迷:“這有什么難的,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開始包粽子了,我先拿了兩片粽葉,用剪刀剪下多余的部分,再用剪好的粽葉圈成一個圓筒形,用勺子挖了一勺米放進去,然后放入蜜棗。再把上頭的粽葉放下去,用線系好就完成了第一個,還算順利。第二個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因為把握不好糯米的多少,放進去的.糯米直接流了出來,粽子撐壞了肚子,看著破了相的粽子,自己不由的笑出了聲。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不管南方還是北方,我們都會過端午節(jié)。端午又稱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午日節(jié)、端陽節(jié)、詩人節(jié)、天中節(jié)、女兒節(jié)和洛蘭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xí)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女兒回娘家、比武、擊球、蕩秋千和吃咸蛋等。
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包粽子的時候,可以包不一樣的形狀,例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等。粽子有咸的,有甜的,有花生的`等。
賽龍舟是因為飛船能拯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種是因為怕蛟龍傷害屈原的身體,人們可以駕舟擊鼓鳴鑼,以驅(qū)走蛟龍。每年五月初五,都會有賽龍舟看。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我愛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端午節(jié)這天,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回奶奶家包粽子,我們早早的出發(fā)了,到奶奶家一看,都已經(jīng)九點半了,時間不多了,大家一起包粽子吧!爸爸和爺爺首先,給我們準(zhǔn)備好了糯米、粽葉、蜜棗和白糖,準(zhǔn)備工作做好了,我就要和,奶奶和媽媽一起包粽子了!
奶奶首先把粽葉左上右下并列成一個大些的,用剪刀把根部剪齊,折成漏斗。我媽媽折的也不錯,最后我要折了可是我覺得一點也不好奶奶說:“不要放棄,應(yīng)該這樣折我終于疊好了!第二步要往粽子上放上米和棗因為我們做的`是棗粽子。用棉線把粽子繞圈扎緊,這樣粽子就包好了。最后一步就要煮了,兩小時以后,粽子就出爐啦!我們把,大部分的粽子放入冰箱,小部分的吃掉,當(dāng)做我們的午餐,你可能會說,我爸爸和我爺爺去干嘛了?他們是去準(zhǔn)備端午節(jié)必備的東西如雄黃酒,艾草,我們把艾草掛在門上,把酒擺在桌上,這樣,我們就開始吃飯了,咬一口粽子,真好吃呀。我仍然期盼著下一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