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內(nèi)第一橋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內(nèi)第一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洛陽橋,乍見這個名字,還以為是在河南洛陽市呢。其實,它離洛陽市有幾千里遠。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灣和洛陽江匯合的地方。
洛陽橋是我國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枚在: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時間才建成。石橋一共有1200米長,5米寬,有44座橋墩。橋上兩邊有扶欄。如今石橋只科級下31座橋墩,1188米長了。
洛陽橋在建筑上有許多創(chuàng)新。它采用“筏型橋基“在沿橋中線的河底下,有許多大石條雙城民橋墩。這里水深流急網(wǎng) ,石條拋下去后就會被大水沖走。為了解決這一題,能工巧匠們,尋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等待風平浪形,潮水低落時,同時出動許許多多裝滿石條的船只,把它們同時鎮(zhèn)進江底。就這樣,在水底壘起了一座簪500多米,寬25米的橋基。長長的橋基宛如一條水下長龍,靜臥江底。
為了把水底那些堆積在一起的石條凝聚成為一體,使之不被大水沖塌,造橋的工匠們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海底有一種長有貝殼的,名叫牡蠣。它有兩個殼,一個殼附生在巖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互相膠結在一起,另一個殼則蓋著自己的軟體。牡蠣繁殖能力很強,而且無孔不入,一旦跟石塊膠成一片后,用鐵鏟也鏟不下來,工匠們利用牡蠣的這個特性,在橋基上遍種牡蠣。果然,沒出幾年,牡蠣不僅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了一個整體,賄把沖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洛陽橋基歷時900余年而不堆場,不散,牡蠣功勞不小。這件事,可以說是建筑史上一大創(chuàng)造。
洛陽橋的建成,促進了海上貿(mào)易的發(fā)展,也為我國石橋建筑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
【海內(nèi)第一橋作文】相關文章:
天下第一橋作文09-13
第一次走玻璃橋作文12-18
第一次過鋼絲橋作文10-11
父母橋橋作文500字10-18
未來的橋——光電之橋作文04-07
橋作文02-16
橋的作文02-16
橋作文10-10
橋作文精選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