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一早叫我起來,我揉揉眼睛,不知道為什么這么早就要起床呢?媽媽說,今天要吃粽子,我吃了一個,味道還不錯,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今天要吃粽子啊?”媽媽講了一個屈原的故事給我聽。
聽完之后,我才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一個偉大的愛國人士。我想以后要好好讀書,做一個有用的人。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對過節(jié)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jié)便春節(jié),在冰箱里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xiāng)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xiāng)的懷戀之中。
家鄉(xiāng)的端午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頓時都彌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guī)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們這里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只在屋子里點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帶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是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里拔“圣草”了。這里說的圣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說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制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fā)了,向著蒙著神秘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農(nóng)歷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臺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里,多少歡悅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今天不怕它,就采。還有車前草,節(jié)節(jié)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采回家,這樣那些神秘的藥才會有效啊;呕艔垙埖幕丶胰ィь^看看天空,戰(zhàn)勝了太陽般的自豪。現(xiàn)在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秘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復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可以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一轉眼,眼看就要到端午節(jié)了,因為今年是閏二月,所以端午節(jié)比平時晚了一個月,記得小時候端午都在六一節(jié)前的,這兩個節(jié)在一起,顯的頗有特色。
記得,我家后面大壩下有條河.我到現(xiàn)在都忘記它叫什么河好象應該是洮兒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們整個城的人歡度端午節(jié)的重要**場地.這個**完全是自發(fā)的,不知道從何年開始.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壯觀.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都疊起五顏六色的葫蘆,準備在端午這天早上掛起來,用樹枝掛在屋檐上,大門上,遠遠看去,綠色的樹葉,紅色的,黃色的葫蘆隨風飄蕩,是那樣牽掛我的.心,讓我今天仍難以忘懷!那似乎就是家鄉(xiāng)春天的開始!
我看到別家疊的葫蘆是那樣的漂亮,羨慕極了,無奈就齷瘥一回,在早上把別人家掛好的葫蘆偷走掛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來滿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幾個小玩伴,在端午節(jié)的前夕就商量好,在節(jié)日的這一天凌晨1點多就起身一同來到河邊的大橋上,雖然早,可是這里的人已經(jīng)不少了 ,我們家鄉(xiāng)的習慣,節(jié)日這一天是必須在這個河邊洗臉的,年輕的人跳起歡快的舞蹈,在那個年代,真是時興迪斯科的時候,我們不懂就看熱鬧!順便折幾根柳枝,回家掛葫蘆去,由于我當時10歲左右,記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過,好象特別的遠.到家后,家里把雞蛋都煮好了,我們這些孩子紛紛拿出雞蛋開始磕,看誰的雞蛋最硬,誰就是最厲害的,這樣的推薦到學校進行戰(zhàn)斗,通常學校里最厲害的雞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壞為結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終有個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過個端午節(jié),去河邊洗一下我這好多年沒洗過的臉啊,去喝一口家鄉(xiāng)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鄉(xiāng)的河家鄉(xiāng)的景!去看看家鄉(xiāng)的葫蘆,順便偷幾枝帶回來~!現(xiàn)在長大了,過節(jié)的氣氛也沒有以前濃郁了,好懷念以前的日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清晨到菜市場買菜,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處菜攤上擺放著幾縷艾草,一股艾草香撲鼻而來。我這才意識到,端午節(jié)到了。在我的記憶深處,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就蘊藏在這悠悠的艾香里。
童年時代,每到端午節(jié)這天,父母就會早早地喚醒我,沿著鄉(xiāng)間小路,到河邊去采艾草。初夏清晨的微風,手中艾草淡淡的清香,成了我童年生活中永遠抹不掉的記憶。上學后,在課堂上朗誦《詩經(jīng)》中的句子,“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我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了河邊艾草的.影子,我的鼻尖也會飄動著艾草的香氣。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個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依然在我的家鄉(xiāng)沿襲著。那時,采完艾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插在家中的門上。愛好中醫(yī)的父親就告訴我,家里插艾草,就是要用艾草的香氣祛病驅邪,端午節(jié)這天插艾草,全家人一年都不會生病。記得那時母親還特意挑選嫩一點的艾草,編成環(huán)形,然后掛在我的耳朵上,希望我健康平安。
端午節(jié)吃艾葉粽子,是童年時最難得的記憶。母親先是把采來的艾葉洗凈,放進鍋里用水煮透。然后撈出來把水擠干,用刀剁碎,放進泡發(fā)好了的糯米里一起拌勻。最后用蘆葦葉把他們包好,放進鍋里煮。這種艾葉粽子從早晨下鍋直到中午才能煮熟煮透。出鍋后,早已等不及的我,立即打開一個,顧不得燙嘴就大吃起來。艾葉的清香,糯米的甜潤,母親忙碌的身影,給我留下的記憶是一生中無法抹去的。以至于后來吃過各種地方的粽子,但是都沒有母親親手包的艾葉粽子香甜。
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采的艾草,都會被父親細心地收藏一部分。父親說這艾草不僅能吃,還能治病,對腰腿疼痛、四肢不靈等風寒性疾病效果十分顯著。記得有一年我慢性腰肌勞損的毛病又犯了,吃了許多藥都沒有效果后。母親于是親手把艾葉用鍋炒熟,然后親手做了一件艾葉褥子,專門托人從老家給我捎到省城。那天晚上躺在艾葉褥子上,聞著艾葉特有的香味,感覺后背暖烘烘的,疼痛立時減輕了許多。
如今,又看見了那熟悉的艾草,又聞到了那艾草的清香,我于是準備買上幾縷拿回家中,這時手機響了,母親從老家打來電話,問我什么時候回去過端午節(jié),他們在等我一起去采艾草,一起包艾葉粽子。思念之情立即在我心頭涌起,我大聲對母親說:“端午節(jié)一放假,我立即就回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吃完了粽子,爸爸開車帶我和媽媽去踏青。
走到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爸爸說:“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所以每年的端午節(jié),家家都要吃粽子!
我們來到了野外,那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有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火紅的太陽,碧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鮮花,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粉的……還引來了小蝴蝶、小蜜蜂在花叢中上下飛舞,河邊的柳樹姐姐抽出了嫩葉,小鳥在枝頭唱歌,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時,從松樹上爬下來一只小松鼠,它左看看,右瞧瞧,看見了我們,它并不害怕,還是待在那。我發(fā)現(xiàn)它不怕我,就想抓住小松鼠,馬上就要抓到小松鼠了,可爸爸卻告訴我:一定要保護小動物,不要傷害它。我紅著臉點點頭。
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該回家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這美麗的`地方。
多么美麗的景色!好一個光彩的奪目的春天,明年端午節(jié)我還來這里,也歡迎外國的小朋友,來我們中國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shù)字有關聯(lián)。而且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稱為長命縷。
端午節(jié)的來歷/習俗都很多,說也說不完。其中有一個來歷是這樣的,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為了證明 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后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撈救他,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柳州過端午節(jié)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節(jié)了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