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明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按照傳統(tǒng)習俗,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我吃過很多粽子,但從來不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今天媽媽準備了一些材料,要在家包粽子,我可高興了,我心中的謎可以揭開啦。
上午九點媽媽開始包粽子了。我想包,但我不會,我只有看媽媽包的份了。只見媽媽先用棕葉圍成一個圓錐形,再用事先就泡了很長時間的糯米給填滿,然后再用棕葉把口給封上,最后再用一根白色的長線把棕葉固定住并且系上?粗鴭寢屖炀毜匕兆樱业男囊舶W癢了,便提出我也要包。媽媽先讓我講端午節(jié)是紀念誰的,為什么要包粽子等等,然后才允許我包。她一一告訴我包粽子的.步驟和要領(lǐng),我按照媽媽的指示去做,但實際包出來的一點也不好看,我感到很沮喪。媽媽說:“沒關(guān)系,第一次能包這樣就不錯了!钡疫是不滿意。這時爸爸走過來,看到我包的丑粽子,嘴都快笑歪了。我本來就生氣,現(xiàn)在又受到爸爸的嘲笑,我舉起粽子,沖爸爸嚷道:“笑什么笑,你認為好包嗎?你包個試試,說不定還不如我包的呢。”這時粽子里的糯米卻不爭氣地像小雨點似的漏下來。我難過得差點哭出來。媽媽說:“做什么都要一步步來,看著我,我包一步,你包一步,保管比前面包得好!蔽移届o下來,耐心地跟媽媽學。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來越像樣了,爸爸也情不自禁地夸起我來,我興奮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格外的香。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jié)。
一大早,我就和奶奶一起做寶劍。剛開始,我不知道怎么做,奶奶告訴我用蒼蒲做劍身,蒼蒲根做劍柄,然后用艾草做劍穗。我學會后做了許多的寶劍插在家里的各個門窗上,這樣,蒼蠅蚊子就不會來了。
奶奶又從鄰居處摘來許多花,我問奶奶是什么花,奶奶說這是桅子花。媽媽把這些花插好后放在房間里,整個房間一下充滿了花香。
后來,奶奶又叫我一起去買雄磺酒,我們在藥店買了一包雄磺,我仔細觀察,原來雄磺是一種黃色的粉末。我們又買來了白酒;氐郊遥棠贪研刍堑惯M碗里,再倒點白酒,就做成了真正的雄磺酒。我迫不及待的要媽媽把這雄磺酒抹在我頭上的各個部位,抹好后我心里想: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
吃午飯了,我吃了三個粽子,粽子里面還包著香噴噴的肉,吃得我肚子飽飽的。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jié)比以前更有趣、更好玩、更有意義。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湘湖下孫宗祠舉行了一場包粽子比賽,我和媽媽也是其中一組參賽人員!
糯米、粽葉、細繩,萬事俱備,只欠一聲令下。主持人叔叔一聲令下,大家都開始緊張地忙碌了起來。我左手托著粽葉,右手一卷,把粽葉折成漏斗狀,挖了一大把糯米放進粽葉里,然后把豎著的粽葉往下一按,封住了漏斗口,再纏上線繩,一個菱形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高興地大喊:“你好棒!”周圍許多人也開始關(guān)注我。我既興奮又緊張,馬不停蹄地連續(xù)操作,一會兒工夫,媽媽和我已經(jīng)包好了3個粽子了。我偷偷地瞄了一下旁邊的小朋友,哇!他們也很快。我急了:再快點,再快點!可是越急越出問題,粽葉破了,媽媽教我的繞繩子的方法也忘了……
“時間到,停!”評委阿姨開始評分,主持人叔叔最后說:“這一輪的第一名是2號!蔽液蛬寢寭粽茪g呼起來:“耶!”原來我們是這一組包的最多的,而且樣子又漂亮。
這次包粽子活動,我和媽媽都很開心。粽子里不僅僅有糯米和筍葉的清香,還包著無窮的'快樂和無盡的親情!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看著這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jié)。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說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zhuǎn),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jié)果一些米粒從里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發(fā)明的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劃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尸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jié)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diào)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jié)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點評:包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大節(jié)目,小作者詳細描述了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情景,描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
難忘的端午節(jié)500字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五月初五的這天早上,勤勞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開鍋,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fā),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么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zhàn)勝困難!”他們?nèi)缤婈犚粯油L“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云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斗志昂揚、奮力揮舟,沖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多么令人難忘的節(jié)日。∫粋催人奮進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整整七天的工作日,對有雙休習慣的上班族來說,工作的第六天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對工作厭怠的表現(xiàn),對假期的期待。今天,終于迎來了連續(xù)七天工作日后假期的第一天。
老媽說,今天包粽子給我吃。仿佛已經(jīng)聞到了一股清香的氣味,使人精神氣爽,除了心疼老媽受累之外。最喜歡吃老媽包的粽子了,雖然吃的不多。每次老媽辛苦了一整天,而我只能吃一個里面的三分之一。如果哪天我吃了半個,那也是在老媽苦口婆心地勸誘下。深深眷戀著這種情懷,久久的在心頭縈繞……
端午節(jié)是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的中國漢族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普通人眼中,端午節(jié)無非就是吃粽子、賽龍舟。不可否認,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多數(shù)不會包粽子,只有少數(shù)居住在鄉(xiāng)村里的老人家才會裹粽子。這也反映出年輕一代不太重視自己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華文化的精髓漸漸地被下一代遺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垃圾文化。
端午節(jié),粽子已成為超市、賣場促銷的主角。過去都講究自己包,現(xiàn)在沒幾個人愿意包了,都愿花錢買現(xiàn)成的`。當粽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后,這個節(jié)日就已經(jīng)失去了它固有的氣息。這也促使粽子走上了高端路線,身價倍增,大有步豪華月餅后塵之勢。幾十元的月餅,在豪華包裝下變成幾百元,甚至是上千元。而今年的某一品牌粽子禮盒標價是468元,一盒里面裝有10個粽子。算下來,一個粽子將近47元。粽子經(jīng)過包裝之后,變得精巧無比,但卻沒有了自然風味。端午節(jié)吃這樣的粽子,不倫不類,真讓人有種堵得慌的感覺。
同時,因為商家們的炒作,也讓過節(jié)變成了“過劫”!有些不法的商家,為了追求粽子外觀色澤鮮綠,在浸泡粽葉時加入了工業(yè)硫酸銅和工業(yè)氧化銅所至。人體如果過量攝入銅,就會引起銅中毒。這種癥狀不易覺察,一旦發(fā)病,就有可能致癌。為此,也有不少人感嘆,端午節(jié),我們吃的是粽子還是毒品!
對于老百姓來說,吃粽子不僅僅是因為它包含著端午節(jié),更在于它的制作與風味,還有就是它的新鮮和特別的粽葉味道。筆者有一個怪癖,不管是清明,還是端午,從小不食外面賣的點心,只吃媽媽親手做的。我特懷念小時候,在祖父家過節(jié),不僅能吃媽媽親手做的粽子,而還有一個媽媽親手做得香袋,可香了。還懷念那些一身土氣,但本質(zhì)樸實,親切宜人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
南方因為盛產(chǎn)竹子,所以就地取材,都是以竹葉來縛粽的。而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因為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最欣賞老媽包粽子時那種熟練的技巧:先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勺子里舀入適量調(diào)配好的糯米,放一塊肉,或者是放點適量的綠豆,再舀點米。然后把它一折一卷包裹成型,用繩子緊緊扎住粽腰,結(jié)實得像一塊三棱角的石塊。
小時候在祖父家,一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煮粽葉,泡糯米,包粽子。小院內(nèi),巷子里都飄散著濃濃的粽子香。就連空氣中也清香四溢。解開粽繩,那綠中帶金黃色彩的粽肉,升騰著陣陣熱氣,散發(fā)著一股特有的粽香。慢慢地咀嚼,那里有童年的歡樂和溫馨的親情!而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讓一切都變了味道,包括所有的佳節(jié)。我們除了吃些不健康的“劫日食品”外,我們還剩下什么值得紀念和回憶的?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物是人非。孩提時代的盼望,端午節(jié)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葉和艾蒿的清香,依然能讓人浮想聯(lián)翩!
在這個節(jié)日里,檀檀想對親們說:有種友情,事過境遷依然純樸;有種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懷念;有種問候,清清淡淡卻最真誠;有種友誼,無須掛齒,卻心領(lǐng)神會;祝所有的親們都能擁有一個好心情!端午快樂!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據(jù)說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吃粽子去踏青。
天剛蒙蒙亮,我睡得正香,爸爸媽媽叫我起來。我們一家人去山上踏青。大道上、半山腰、山頂上全部都是去踏青的人。
山好陡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了的,累得我氣喘吁吁。啊,山上真熱鬧啊!到處都是人,媽媽教我用露水洗臉,并告訴我這樣做可以是我的`眼睛更加明亮。
洗完臉,我媽媽采來艾蒿和鮮花,我們一家人一邊吃一邊玩,真開心啊!
太陽出來了,放射出萬丈光芒,人們陸續(xù)下了上。
今年的端午節(jié)真快樂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shù)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xiāng)下。那時的端午節(jié)使我難以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jié)一樣,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讓我乖乖坐在床邊,給我講一些過節(jié)的規(guī)矩,例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冷粽子”“不許與小伙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外婆已把廚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臺上綁著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灶臺上放著的幾個小碟,里面盛著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紅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看著外婆忙碌著。
鄉(xiāng)下的灶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菜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凈的鴨蛋放入大鍋里,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里舀幾瓢水放入大鍋中,然后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的鹽,接著就往灶里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邊,開始給我編絡(luò)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長期勞動已經(jīng)粗糙的像樹皮一般了,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一個用紅繩編成的絡(luò)子就編成了。
此時,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凈,裝進絡(luò)子里,掛在我脖子上。接著,外婆就往我兜里裝著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看龍舟賽了。
外婆總是把我送到大門口,囑咐著要我快些回來吃粽子。我總是一溜煙就消失了。
小伙伴們此時都差不多到齊了,由鄰家的大姐姐當頭,領(lǐng)著我們這一群小毛孩到河邊看賽龍舟。由于河道較小,所以就揮辛教醯牧舟,每條龍舟,12個人劃槳,1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動作整齊地劃著,兩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前駛?cè)ァ?/p>
可是,小孩子會知道看什么呢?我們只不過圖個熱鬧罷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則不然,他們總喜歡沿著岸邊追著龍舟跑,由于劃槳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濺著的痕跡。
鑼響了,大概是舟到終點了吧,剛好東西也吃完了,站起身,與伙伴們拉著手高高興興回家去。
太陽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廚房里已經(jīng)飄出了桂葉的清香了,我就連忙躥進廚房里,去挑已出鍋的個大的粽子。一般我都會坐在門檻上把那個粽子吃得干干凈凈,偶爾會剩下幾顆糯米粒給雞吃,看著大公雞的貪吃樣,我也被逗樂了……
盡管如今過端午節(jié),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luò)子給我,盡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的粽子: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jié)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著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說,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jīng)教我折過,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淡忘得一干二凈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說,埋在地里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后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折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說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里降溫,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后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么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節(jié)吃粽子:
端午節(jié)是全年四大節(jié)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jié)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zāi)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zāi)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說成是“小孩節(jié)”或“娃娃節(jié)”。
端午節(jié)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蒙蒙亮開始,一直持續(xù)到正午才結(jié)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jù)內(nèi)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jù)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歸來兮,屈子魂:
我一直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有靈魂的,它們是神秘而沉默的隱居者,寂寂而生,寂寂而亡,也許我們與它們一輩子無緣相見。但我也相信,總會有那樣的電閃雷鳴,將那些久凍成冰的隱藏者劈開,融解,使它們心心相映,魂魄相通。
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楚民們祭祀龍王爺?shù)拇笕兆印c枇_江上,正劃著龍舟游玩以度假日的楚民們,突然聽到屈原投江的噩耗,都爭先恐后地劃著自己的龍舟向屈原投江的地方飛奔而來。男人們在江中尋找,女人們則將祭品投入水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尸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10天后,人們才找到屈原的遺體,含淚將他葬在江邊,又將屈子住過的故宅改祠以祀。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早晨,天氣陰沉沉的。幾日來,家里發(fā)生了點事情,我一直也沒有走出陰影,時時想起來坐著發(fā)呆。走到教室門口,一個孩子看見我"嗖"地鉆進了教室。小家伙又想干什么我心里暗暗地嘀咕著。
走進教室,來了十幾個孩子,都七手八腳放椅子。孩子似乎看出我的變化,都懂事多了。放完椅子,孩子們該值日的值日,該讀書的讀書。漸漸的,教室的人多了,書聲朗朗。那個早晨看見我鉆進教室的孩子時時用眼瞟著我,好像在偷偷地觀察著我。我裝著沒看見,時而傾聽著悅耳的讀書聲,時而想著自己的心事微微嘆氣。
"老師,老師。"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我一愣正是那個孩子。"老師,端午節(jié)快到了,這是我和媽媽昨晚親手包得粽子,給你捎了兩個嘗嘗。"孩子扒在我耳邊輕輕地說到。"啊,啊,謝謝,謝謝。"我恍然接過孩子手中的粽子,一陣濃濃的.香味迎面撲來,心里頓時蕩起一股暖流……
是啊,快過端午節(jié)了,應(yīng)該是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愛意濃濃的端午節(jié),我吸了一口氣,心里充滿了希翼。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9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國古代人民為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而來的。當時屈原死后,楚國老百姓知道了,有的想去打撈屈原的尸體,有的包了很多飯團,扔到江中,不讓江里的魚和蝦吃掉屈原的尸體。還有一個大夫,往江中倒入一瓶毒酒,說要毒死江中的水獸,為的是不讓屈原的尸體受到傷害。以此,端午節(jié)才有了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和喝雄黃酒等習俗。
在端午節(jié)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粽子的種類也非常多,比如有蜜棗的`、豆沙的、肉的等、各種各樣,說也說不完。粽子的做法也很簡單,去年我和媽媽動手做過粽子,我們先到超市,買了些糯米、大蜜棗、綠豆、粽葉等材料,回到家開始清洗這些材料,然后糯米、粽葉、綠豆泡一會后開始包粽子了。首先,一手拿著粽葉,一手用勺子把材料放到粽葉上,最后把米用粽葉包起來,再用繩子系住,雖然包的不太好看,但是是自己包的。包完之后,可以下鍋煮了,煮熟了的粽子味道鮮美,我最喜歡吃了。
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因為它讓我明白了屈原的愛國精神,享受了包粽子的樂趣、品嘗了粽子的美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0
每年的農(nóng)歷5月5日,是一個優(yōu)美高興的節(jié)日。我愛端午節(jié),喜好這個節(jié)日的運動和睦氛。
每個節(jié)日的背后總有一段銘肌鏤骨的故事,端午節(jié)也不破例,它是懷念我們巨大的愛國墨客——屈原。人們知道屈原醫(yī)生被迫投汨羅江自盡了,相傳人們?yōu)榱瞬蛔尳械聂~蟹腐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粽葉包著糯米,投到江里喂飽魚兒,生存屈原的`遺體;還會舉辦龍舟角逐……厥后,每逢農(nóng)歷5月5日,人們便一向連續(xù)包粽子、插艾葉、賽龍舟等等運動。
我的故鄉(xiāng)固然不舉辦賽龍舟,初中作文也不插艾葉,但會享受到包粽子的興趣和吃到噴鼻甜適口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我最喜好包粽子了:煮好了蘆葦葉、調(diào)好了餡料,一家人坐在客堂的沙發(fā)上,一邊包著粽子、一邊看著電視,說談笑笑、其樂陶陶,何等溫馨的畫面!
粽子要下鍋了,一個個綠油油的小家伙輪替跳入水中,享受它們的“自然溫泉”了。鍋里的水開端變色彩了,粽子們的色彩也釀成了深綠色。鍋中飄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噴鼻,使人不由自主地流下了口水。
粽子煮熟后,我終于可以品嘗它的鮮味了!我如饑似渴的剝開它深綠色的外套,輕輕一咬 ——軟軟的、滑滑的、噴鼻噴鼻的、甜甜的,另有一股蘆葦?shù)那鍑姳,令人回味無限。
我愛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11-22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