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之味——人生之味
何為書?序言、章節(jié)、回幕、高潮、結局構成書。何為味?酸、甜、苦、辣、咸便是味。
書之味,品之為酸。書是真誠待人的文字,是真正的人才有的心事,是人真切樸實感情的投影。常常會讀到幾句讓我內(nèi)心感觸很深的話,例如苑子文和苑子豪寫的書——《穿越人海擁抱你》中的開篇第一句: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經(jīng)渴望的模樣。這句話在我剛買的時候并沒有很大的觸動,多讀了幾次之后覺得越發(fā)的酸澀。我該努力,不僅僅是為了父母、老師,更多的是為了我自己,我要想站在高處!一切看似末日的,終將被證明只是過程,就如同大海上隨意航行的船只,怎么能避免航線的重合,又怎么會知道,有哪些最終會?吭谕粋港口。這不僅僅是心事,這更是酸!
書之味,品之為甜。李商隱的《錦瑟》便是甜:“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狈彩菒墼姷娜,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曾有人說,這首詩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chuàng)作等許多種說法。但我認為,這首詩無論從什么方面來講,都是甜的。是愛情,是追思,是悼亡都是甜;是化蝶,是化鵑都是甜;是人生的婉轉,是人生的相思,這便是甜!
書之味,品之為苦。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貶而賦《離騷》,左丘失明而厥《國語》。著書之苦也為苦,而且這種苦并非如今的我們所能體會的到的。就像余秋雨筆下的《文化苦旅》,文筆無可挑剔,即使是散文,也能在其中讀出歷史的厚重感,借著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探尋中華歷史,中華文明的燦爛和歷史的坎坷讓多少景致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余秋雨可以使讀者走進它,細細感受。他的苦,體現(xiàn)在了經(jīng)歷上,他可以讓人更加細膩地體驗到書中的歷史,書中的人文景觀可以立體地展現(xiàn)在閱讀之中。梁啟超曾說:“人生須知,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不是學到便是得到。這便是苦!
書之味,品之為辣。所有的雞湯書都是讀完讓你熱血沸騰的,激情向上的,但我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的“辣”,而真的辣尤像《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創(chuàng)作的一篇檄文。此文開篇即歷數(shù)武則天之累累罪惡,層層揭露,有如貫珠,事昭理辨,并點明武氏乃亡國之禍根,從而道出討伐武氏之必要性;再寫起兵討武之正義性,氣盛而辭斷;最后向敵方曉以賞罪誘脅。全文綜合運用對仗、用典、夸張等表現(xiàn)手法來烘托氣勢,對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人感受到極強的號召力。這便是辣!
書之味,品之為咸。馮雪峰說過:“人的美麗可愛,不僅僅由于他的容貌,首先決定的是他的精神面貌。”一個有內(nèi)涵的人正如富有營養(yǎng)的核桃、花生,外表干枯,但內(nèi)涵豐富;而徒有虛表的人就像色彩鮮艷的氣球,只能最終破裂在自己的美夢里。書也是如此。我很喜歡一本書,叫做《飄》。第一次讀完后印象最深的是女主人公郝思嘉與鄰居老人的對話。那位年逾古稀的老祖母對從不服輸?shù)暮滤技握f:“我勸你,留著一點兒什么東西去敬畏吧,正如要留著一些東西去愛一樣。”這句話不膩,更多的是咸。
書之味需要你細細地去品讀,去身臨其境,去享受,正如人生,需要自己去面對,去體味。書之味體現(xiàn)的便是人生之味!
【書之味——人生之味】相關文章:
冬之味的作文900字10-14
成功之味作文(精選56篇)02-03
家鄉(xiāng)之味作文(精選49篇)03-24
書與人生作文10-23
“書”寫人生作文12-12
書與人生作文03-17
【薦】書與人生作文08-04
書與人生作文2篇12-31
人生三本書作文08-24
人生的指南書作文900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