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橋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太平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太平橋作文1
我的家鄉(xiāng)紹興,數不盡的名勝古跡,道不完的稻米魚蝦,大街小巷、石橋古屋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趣味,充滿著東方文明的神秘,真所謂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紹興,古稱會稽,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湖泊遍布,河道縱橫,烏篷船穿梭其間,石橋橫跨其上,構成了特有的水鄉(xiāng)風光,素有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 江南水鄉(xiāng)古道的那種“黛瓦粉墻,深巷曲異,枕河人家,柔櫓一聲,扁舟咿呀”的風情。
單說那太平橋,位于紹興城西17公里處紹興縣阮社,跨越蕭紹運河。始建于明天啟二年,橋南北向,是座一孔凈跨八、九米的半圓形石拱橋與八孔凈跨三、四米高低不等引橋相連接的多跨橋梁,全長約40米,拱橋在南,為通航主孔,引橋在北,跨徑不一,每三跨降一高度,九跨為順次降低的.三個階梯,便于大小船只通過。橋頭有《重修碑記》等四碑。拱橋的拱圈為縱聯分節(jié)并列砌筑,拱頂刻有“太平橋”3字。古纖道沿拱腳貫串而過,拱橋南端落坡中設平臺,經平臺折向東西兩面下橋。望柱、欄板、抱鼓上圖案雕琢精致美觀。遠望大橋,猶如長龍橫臥于運河上,也是在向世人展示著其悠久的歷史。
太平橋,這座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又融為一體的古跡在斜照的陽光中,感悟著這座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你將會發(fā)現一種勤勞淳樸的紹興人正以自己的艱辛勞動勾勒出一幅水鄉(xiāng)新景。
太平橋作文2
我的家鄉(xiāng)紹興,數不盡的名勝古跡,道不完的稻米魚蝦,大街小巷、石橋古屋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趣味,布滿著東方文明的神秘,真所謂歷史悠久,物產豐富。
紹興,古稱會稽,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湖泊遍布,河道縱橫,烏篷船穿梭其間,石橋橫跨其上,構成了特有的水鄉(xiāng)風光,素有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江南水鄉(xiāng)古道的那種“黛瓦粉墻,深巷曲異,枕河人家,柔櫓一聲,扁船咿呀”的風情。
單說那太平橋,位于紹興城西17公里處紹興縣阮社,跨越蕭紹運河。始建于明天啟二年,橋南北向,是座一孔凈跨八、九米的半圓形石拱橋與八孔凈跨三、四米高低不等引橋相連接的多跨橋梁,全長約40米,拱橋在南,為通航主孔,引橋在北,跨徑不一,每三跨降一高度,九跨為順次降低的'三個門路,便于大小船只通過。橋頭有《重修碑記》等四碑。拱橋的拱圈為縱聯分節(jié)并列砌筑,拱頂刻有“太平橋”3字。古纖道沿拱腳貫串而過,拱橋南端落坡中設平臺,經平臺折向東西兩面下橋。看柱、欄板、抱鼓上圖案雕琢精致美觀。遠看大橋,如同長龍橫臥于運河上,也是在向眾人展示著其悠久的歷史。
太平橋,這座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照映又融為一體的古跡在斜照的陽光中,感悟著這座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你將會發(fā)現一種勤勞淳樸的紹興人正以自己的艱辛勞動勾畫出一幅水鄉(xiāng)新景。
太平橋作文3
“五一”假期天氣放晴,我們終于如愿以償,大家興致勃勃地前往心儀已久的太平橋公園參觀。
太平橋公園位于柯橋西邊104國道旁古運河太平橋北側。三面環(huán)水,小河同古運河相貫通,公園以紹興古橋文化為主題,設立了古橋展覽館、待月樓、古風亭三大景點。整個公園主要以紹興古橋為主題,突出了紹興水鄉(xiāng)橋文化特色。
我們前往公園,沿古纖道步行,首先跨上了太平橋。太平橋,南北走向,橫跨浙東運河。橋由一孔拱橋和八孔梁橋組成,拱腳內側鋪設有石板纖道路,橋上行人,橋下行舟背纖,宛然古代立交橋,為古運河上富有特色的水鄉(xiāng)景觀。太平橋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橋群之一。
進入公園,映入眼簾的是古橋展覽館,館內陳列著反映古橋建筑歷史的.文物圖片和文字,館后仿建了六座紹興名橋:景寧橋、昌安橋、題扇橋、虹橋、棲鳧橋、會龍橋,讓我們在短暫時間就周游了紹興廣袤的水鄉(xiāng)。沿著甬道,我們參觀古風亭。傍水而行,待月樓赫然入目。此時,我們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種紹興水鄉(xiāng)文化的濃味。
游覽之余,我們以班級為單位分組活動。大家紛紛在草地席地而坐,邊吃自帶的果物,邊嘻戲歡鬧,歡笑聲、高歌聲響徹公園林間小道,純潔的童真在公園上空飛揚,隨古運河的波浪飄向遠方。
用過中餐,休息了一會,我們要打道回府了;匦5穆飞希覀兓赝珗@,還戀戀不舍,我們?yōu)樽约杭亦l(xiāng)有濃郁的歷史文化積淀而感到自豪!
太平橋作文4
9月18日,老師帶我們參觀了紹興名橋——太平橋。
太平橋如長龍般橫臥在大運河上,不但氣勢恢弘,而且整個橋身都雕刻著美麗的圖案,令人留連忘返。但是,真正在我的心中刻下終身難忘的印痕的卻是太平橋上那一個又一個的洞。
近距離觀察太平橋,我們發(fā)現橋上和橋欄板外側有許多圓圓的洞。聽老師說,1940年紹興淪陷時,水陸交通要道太平橋成了日本鬼子設卡盤問、查搜船只和行人的“要塞”,鬼子在橋頭和距橋100多米的東邊設立了崗哨,一旦發(fā)現抗日志士或他們看不慣的.百姓,鬼子就把他們拉到太平橋槍殺,因此,橋上就有了一個個子彈鉆出來的洞。而在距離橋100多米以外站崗值班的日本鬼子,則喜歡對著太平橋練槍法,特別是欄板上的“太平橋”三個字中的“平”字,更是成了他們的靶。無數次的射擊,“平”字上就被打出了約有10厘米深的洞,至今這個彈痕仍然存在。
太平橋的洞,紹興人民心中的洞,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我們年輕的一代,不是應該做點什么嗎?
【太平橋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太平橋小學作文10-22
太平橋作文4篇11-05
作文與謊言作文10-13
感動的作文作文12-26
馬的作文作文11-12
軍訓作文作文09-25
樹作文作文10-10
秋霜作文 - 作文01-25
夢想作文作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