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鄭人買履的故事及含義
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它既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但它更是一則寓言。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鄭人買履的成語故事,希望你喜歡,歡迎閱讀。
一、成語故事
春秋時鄭國有一個人,他的鞋子已經(jīng)非常破舊了,他想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鞋子。買鞋子,就要先知道鞋子的尺寸。他找來一根草繩,先量好了腳的大小,然后就順手把這根草繩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趕集這一天,一大早,他就匆匆忙忙地出門了。來到賣鞋的攤子前,他講好了價錢,準(zhǔn)備買鞋,可一摸口袋,壞了,量好的繩子忘帶了!
他又匆匆忙忙地往家跑,找到繩子,再轉(zhuǎn)身往集市上趕。等他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地跑回來時,集市已經(jīng)散了,鞋攤也不見了。他手里拿著那一小段繩子,后悔不迭。
別人問清楚了情況,很奇怪地問他:“你干嗎不用自己的腳來試試,那不就省事了嗎?你也不用來回地跑了。”可是他固執(zhí)地搖搖頭說:“那可不行。我是有原則的人。我寧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眾人聽了,也只好無可奈何地笑了。
履(lǚ),就是鞋子。這個故事中的“鄭人”十分可笑,只肯相信一根繩子,不肯相信自己的腳。“鄭人買履”這個成語就是比喻一些做事迷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二、拓展延伸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一些書上寫“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鄭國人)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鄭國人)挑好了鞋子,才發(fā)現(xiàn):“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
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注釋
1. 鄭:鄭國
2. 且:將要,
3. 欲:將要,想要。
4. 者:定語后置,(怎么樣)的人。
5. 先:首先,事先。
6. 度(duó):衡量。動詞,用尺子度量的意思。
7. 而:順承連詞,意為然后。
8. 置:動詞,放,擱在。
9. 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10. 其:代詞,他的,指鄭人的。
11. 坐:同“座”,座位。
12. 至:等到。
13. 之:動詞,到……去,前往。
14. 操:動詞,拿、攜帶。
15. 已:時間副詞,已經(jīng)。
16. 得:得到;拿到。
17. 履:名詞,鞋子,革履。
18. 乃:于是(就)。
19. 持:動詞,拿,在本文中同“操”。
20. 度(dù):名詞,量好的尺碼。
21. 之:代詞,代量好的尺碼。
22. 操:攜帶。
23. 及:等到。
24. 反:通“返”,返回。
25. 罷:結(jié)束。
26. 遂:于是。
27. 寧(nìng):副詞,寧可,寧愿。
28. 自信:相信自己。
29. 以:用。
30. 市罷:集市結(jié)束。
31. 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鄭人買履的故事及含義】相關(guān)文章:
鄭人買履作文05-15
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及含義08-16
《鄭人買履》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1-08
鄭人買履的歷史典故寓意02-02
鄭人買履的意思及成語解釋12-08
《鄭人買履》改寫作文10-17
鄭人買履改寫作文09-27
《鄭人買履》擴寫作文02-28
《鄭人買履》改寫作文12-26
PPT的含義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