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7篇(精)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又一個端午節(jié)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jié),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后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為國投江。這感人事跡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yōu)閭ゴ蟮?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在端午節(jié)里,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時,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xiāng)建湖,這里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jié)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著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粽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讓人吃了贊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尸體;而往江里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為什么要賽龍舟、投粽子了。
我愛家鄉(xiāng)的粽子,愛家鄉(xiāng)的香囊,更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鞭r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又稱重午節(jié)、端陽節(jié)。
是紀念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不過,也有人說,端午節(jié)是龍節(jié),是五千年以前,南方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
聽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都與“五”數字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著五色紅心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兒或是足踝上稱為“長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在南方北方,天還要在兒童[來源]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相傳龍舟競渡是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咬食屈原的遺體。
打掃房屋、用端午這天正午的陽光曬蒜頭、曬艾葉草恐怕是蘇北一帶眾所周知的習俗啦。
嗨,端午節(jié)的習俗說也說不盡,這首兒歌對它做了總結:“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端午節(jié)就到了。
那一天早晨,剛起床我就聽到外面有人在吆喝:“賣粽子嘍!賣粽子嘍!”我一聽到粽子,就想起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來。兩千多年前,也是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坐船去江中尋找,可無濟于事。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人們包粽子扔進江里喂魚蝦。
這時,媽媽已經把粽子買了回來。我打開竹葉皮先吃了一口。嗯!有一種糯米的清香,我緊接著又來了一口,一個大紅棗蜜甜蜜甜的',我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一連吃了好幾個,弄得我滿臉上都是白胡子,簡直像一只大花貓。媽媽見了我開玩笑的說:“哎,這是誰家的孩子。俊蔽液蛬寢尮笮ζ饋。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家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地的老人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五月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一般會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或菖蒲、喝雄黃酒……各地習俗不盡相同。
那么,端午節(jié)的習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讓我來為你一一解答吧!
首先是吃粽子。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大夫屈原因屢次向昏庸的楚傾襄王請求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損害了那些唯利是圖的王公貴族的利益,遭到了讒臣的污蔑,被發(fā)配到偏遠的地方。公元前278年,秦國入侵楚國,楚國的全部土地被秦國納入了自己的版圖。屈原得知這一消息后悲痛欲絕,并為自己無法做任何事情而痛苦,于是他寫下了《懷沙》后,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周邊的百姓得知這一消息后,駕著漁船到汨羅江打撈屈原,卻都無功而返。后來,人們怕江中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將煮熟的糯米團丟進江中喂魚蝦以保屈原軀體。
掛艾草、菖蒲,則是人們?yōu)榱蓑屛帘傩岸纬傻牧曀。在古代,五月也稱為“惡月”,瘟疫盛行,人們會把艾草、菖蒲掛在大門上,以保一家平安健康。也有人把艾草曬干,用火點燃后,用來驅除家中的蚊蟲等害蟲。艾草和菖蒲都可以做為香囊里的材料,利用其氣味使自己免受蚊蟲叮咬。當然,這也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在這一天,有的人還會喝雄黃酒來驅邪扶正,這是因為端午這一天也被人們稱為“圣日”,古人認為在這一天喝藥酒更有效。這時,你應該會想到小孩不能喝酒,該怎么辦呢?沒關系,可以把雄黃酒摩擦在手腳,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也可以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個“王”字,這個字并不是代表著長輩想讓他的子孫成為大王,而是希望邪惡之物遠離子孫,祈求他們將來平安幸福。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呢?這些習俗,我們家鄉(xiāng)年年都有。如果想切身體驗一番,歡迎您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做客。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每年端午節(jié)我都要和爸爸媽媽到鄉(xiāng)下爺爺家過。
早上時,我們就一起去集市買艾草,據說他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放在門口,掛在窗戶上,整個村子在這一天都洋溢在艾草的清香中。從空中看去,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漂亮極了。
到了正午十二點時,家里的長輩就要給晚輩掛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色繩也有各種各樣的類型:長命繩、避邪繩、快樂繩……戴了它,你就會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到了下午兩點,孩子們身上都有著“濃郁”的.汗臭喂。所以家長總是要給孩子們泡洗澡水洗澡;這洗澡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余種草泡成的水,洗了這種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晚飯時,餐桌上的菜也各有予以:魚代表年年有余,豆腐代表清清白白,湯圓代表團圓……
到了晚上,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因為父母要帶我們出來買香包。集市上的香包形態(tài)各異,有的香包是圓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一些我們叫都叫不出是什么形狀的。香包也有些大小不一的,大的比臉盆還大,小的卻只有指甲蓋那么大。奶奶告訴我,香包的寓意是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向暴力的香囊有時是好吃的糖果,有時是小小的豆豆,有時是一些好玩的玩具。
一天過去了,這別具特色的端午節(jié)可真令人難忘!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城市——天津。
端午節(jié)時,古文化街里就有許多人,有當地的,有外地的,還要很多外國友人呢!那時,海河上的游船可賺錢啦!售票員收錢、撕票的姿勢非常熟練而美麗。開船的司機匆匆的開了一圈又一圈。外地人卻樂此不疲,因為他們是來天津這座大都市游玩的呢!吃粽子,可在端午節(jié)有很穩(wěn)的.立足之地,不信?你瞧,津樂園、好利來、米旗這些糕點店有很多人買粽子,再看粽子,也是五門花樣,有豆沙餡的、有大紅棗的、有蛋黃的,還有火腿腸餡的;有的人買一盒送親友,有的人買一兩個在路上忍不住就吃了。有人自己包粽子吃,還送一些給親朋好友,讓他們也品嘗一下香甜幼滑的粽子,分享端午節(jié)的樂趣。
端午節(jié)時,在南方的城市賽龍舟也非常有名,非常熱鬧,可惜天津沒有這個活動,我就無從下筆了。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風俗,如:掛艾葉等等,不過我還沒有體驗過。
端午節(jié)真好!你喜歡端午節(jié)嗎?
我喜歡端午節(jié),不僅僅因為粽子,還因為那濃濃的家鄉(xiāng)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端午節(jié)作文10-24
端午節(jié)作文11-01
【精選】端午節(jié)作文07-06
端午節(jié)作文07-11
端午節(jié)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