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經(jīng)典(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每當這天,我家就熱鬧起來了。
端午節(jié)那天,奶奶總是早早的拿出自己采來的粽子葉(就是葦葉),把它煮一遍,然后放在涼水中使它變涼備用。我好奇地問:“奶奶,為啥要先煮一遍呢?”奶奶說:“不煮的話它太脆,容易斷,沒法包的。”哦,原來還有這樣的學問呀!接著奶奶就會把已經(jīng)泡好的糯米和煮好的豆餡都準備過來,這樣就開始包了,我興奮的對奶奶說:“奶奶,我也要包!蹦棠炭粗臆S躍欲試的樣子笑著說:“好吧,首先我們要先把豆餡攥好。”于是我們先把豆餡弄成一個個豆餡團。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包了,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先從水里拿出幾片粽子葉,疊放在一起,接著把它們卷成漏斗形,但是底部不能有洞,奶奶告訴我:“你剛剛開始學,就不要放豆餡了,直接放米就行了,先試試包一個“瞎”粽子!蔽乙宦犨@句話就笑了,哈哈,原來沒有餡的粽子叫“瞎”粽子呀!笑歸笑我還是照奶奶說的去做了,我往漏斗形的.粽子葉里放滿糯米,再把粽子葉剩余的部分順著口一壓,把米封在里面,我正準備進行最后一步,把它系住,可是,這時,它確像一個調(diào)皮的小孩子張開了嘴,把米吐了出來,我沒有放棄,在奶奶的指導下又重新開始,說實話,這個真的不好學,在奶奶幾乎包完所有的粽子的時候,我終于也包好了我自己的粽子,也就是說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奶奶看著我包的的粽子高興地說:“不錯呀,琦琦真的學會了呀,樣子雖然難看點,但是已經(jīng)不漏米了,再好好練習練習,明年奶奶可就有幫手了”。聽了奶奶的話,我高興極了,我一定會好好練習的,明年我一定能幫奶奶一起包粽子。
奶奶樂呵呵地把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煮,過了40分鐘,美味可口的粽子就出鍋了,我吃著香甜的粽子,很高興,覺得特別好吃,因為這畢竟是我的勞動成果!
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歡迎你們下次端午節(jié)來我家,吃我給你們包的粽子哦!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今天,我們?nèi)胰藖淼浇吙待堉郾荣悺=吶松饺撕。我好不容易才擠進這擁擠的人群中,站在這人群中,我真有一種唐僧師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種炎熱的感覺。當主持人宣布去年冠軍*——紅隊出場時,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后的準備,都蓄勢待發(fā)。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fā)。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jié)奏前進著,拼命地前進著,一下子領先排在了前頭。而有的卻弄得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后,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江上的選手們使勁地劃著,在江邊觀賽的人們也沒閑著。他們不斷喊著加油助威的.口號,助威聲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眾的助威聲中顯得更加賣力,更有沖勁。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jié)奏,各個隊伍都士氣高漲。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于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已經(jīng)到了沖刺的階段;觀眾們都屏住氣,全場幾乎沒有呼吸聲,只有船上指揮員的擂鼓聲。紅隊依舊領先著,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隊開始奮起直追。這時,有的觀眾忍不住了,高聲地喊著,為紫隊打氣,這也讓紫隊更加充滿信心。紫隊連續(xù)超過了五個隊,一口氣將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這時裁判員鳴哨了,比賽也隨著哨聲結束了。最終,紅隊衛(wèi)冕冠軍成功,紫隊獲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隊伍的最好成績。觀眾們再次沸騰起來,對紫隊這種奮勇爭先的精神給予鼓勵。
比賽結束了,時間也在飛快地流逝著。今天,我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讓我給你們講一講。
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次,他進京去辦事,看到國家變的非常衰敗,就投汩羅江自殺了。臨死前,他還寫了一首詩。人們?yōu)榱思o念這個愛國詩人,就把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設成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主要內(nèi)容就是劃龍舟、包粽子。
賽龍舟的場面非常熱鬧,河岸邊被擠的水泄不通。只聽槍聲一響,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劃,而河岸邊滿是加油聲。
包粽子,就是用竹葉包,用糯米作餡。包的時候非常粘手,不是專業(yè)人員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節(jié),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孳生。
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打撈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里,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小懶蟲,快起床了,今天是端午節(jié),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呀!”我在睡夢中被媽媽叫醒。媽媽還說:“包粽子是為了愛國詩人屈原而發(fā)明的,同時還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聽了媽媽的話,我一骨碌爬了起來,因為我早就想親手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了。
剛走進廚房,便看見一個大盆子里放著一大堆碧綠的葉子,還發(fā)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媽媽說這是粽葉。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并把它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體,這倒不難,我也學著卷了一個,下一步可就非同小可了。媽媽熟練地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和陷放進去,包好。而我卻不是上面漏,就是下面漏。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好不容易闖過了這一關,接二連三的麻煩又來了。要穿棕針,媽媽先把棕針穿進粽子,再把棕葉尖子插進棕針孔,然后輕輕一拽就把粽子收得緊急的,一個漂漂亮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棕針插進粽子,可不是把粽葉戳破,就是把粽葉拽段,就這樣連續(xù)包壞好幾個,好不容易才包好了一個?衫鬯牢伊。但我心里卻樂滋滋的—終于學會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了,開始煮粽子,媽媽先在鍋里放一些水,再放入粽子,然后開始煮,過了一會兒,粽子煮開了,我迫不及待地就想拿粽子吃。媽媽說:“粽子還沒有煮透呢”。我只好在一旁耐心地等著。這時,鍋里熱氣騰騰,整個家里都彌漫著粽子的香氣!敖K于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了!蹦欠N喜悅和興奮真是無法形容。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們的風俗,但在我小的時候卻不知道粽子是何物。倒是端午節(jié)吃雞蛋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八十年代末的鄉(xiāng)村,雞蛋真是稀罕物。一年能吃幾次雞蛋呢?怕是屈指可數(shù)。在我的記憶里,生病的時候,母親會煮個雞蛋給我補補身體。其實是讓我高興高興,一高興病就散去了大半。再就是過生日的時候,蒸兩個雞蛋糕,吃起來可比現(xiàn)在的蛋糕香多了;蛘邅砜腿肆,炒幾個雞蛋當菜,那是吃不了幾口的。而最能盡興吃雞蛋的時候就是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那天,母親老早就起床了。我常在睡意朦朧中聽到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聲音。其實,每一個早晨母親都會早早起來為我們做飯,母親總是躡手躡腳的,生怕驚醒我們。那窸窣的聲音成了我兒時最溫暖,最甜蜜的記憶。等到我們起床時,母親早已煮好了一筐雞蛋,偶有幾個鴨蛋,鵝蛋。伴著艾草的熏香彌散在一個個端午的清晨,真讓人驚喜和陶醉。
農(nóng)村的五月是繁忙的季節(jié),田野里,滾滾的麥浪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的光芒,像鄉(xiāng)親們那舒展的額頭般溢滿了喜悅。端午時節(jié)多是麥收時節(jié),這一筐雞蛋是積攢了很久的,為著端午,也為著這麥收時節(jié)犒勞自己。揣著雞蛋,跟著大人去碾壓打麥場,去地里拾麥穗,去打麥子。那是我關于勞作最初的記憶,那時卻不感到辛苦。常隨著大人一起高興,一起憧憬著稻谷滿倉,憧憬著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里當然得有雞蛋吃,而且能隨便吃。其實孩子的愿望就是這么簡單而具體,端午的雞蛋能吃好幾天,那就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了。況且吃幾天也不感到膩歪,剝開雞蛋仍是清香饞人。我常想,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一個玩具,一種零食,就能帶給孩子莫大的驚喜與快樂。而那又不僅僅是物質(zhì)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滿足。
這也常常讓我感慨現(xiàn)在的孩子,他們的快樂在哪里呢?物質(zhì)極大豐富似乎吸引不了他們。我女兒上一年級,雞蛋變著法子也不想吃,糖果挑著吃,牛奶喜歡這種,不喜歡那種,玩具擺滿了房間……她不會理解一個雞蛋為什么會給我們的童年帶來那么大幸福感。他們是在城市里圈養(yǎng)的`一代,寫作業(yè),上輔導班是他們的最重要的事情。六一節(jié)沒布置作業(yè),女兒高興的蹦得老高,看著她那么高興,我卻感到了一絲的悲涼,為他們的童年。這更讓我眷戀與懷念我們兒時散養(yǎng)的歲月,也感謝那個時代。廣闊的鄉(xiāng)村任我們馳騁,鉆麥垛的興奮,采桑葚的快樂,捕知了的驚喜……
又是一個端午節(jié)了,我會在街上買些粽子,收拾一桌菜,和家人圍坐在一起,細數(shù)著過往的歲月。不會煮雞蛋了,在這個雞蛋幾乎成主食的年代仍會常常想起,想起兒時的端午,想起母親煮的那香噴噴的雞蛋,也想起那割麥時節(jié)勞動的場景。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在云龍鎮(zhèn)的.小橋下看賽龍舟。
那里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廣場上各種民俗活動正在進行著,有大頭和尚、舞龍、舞獅,還有各種各樣的手工香袋,真是漂亮極了。裁判一聲令下,兩條龍舟開始劃了,船員們拿著長長的船槳使勁地劃呀劃呀……
四周濺起了一朵朵美麗的浪花,比賽非常精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一陣驟雨,帶來初夏濕熱紛亂的躁動。農(nóng)歷的五月,雨后潮濕沉悶的空氣里,總是帶著薄薄的竹葉香氣。端午節(jié)的粽子在異鄉(xiāng)的街頭重又出現(xiàn),一種許久不經(jīng)觸碰的感傷,默默涌上心頭。祖母熟悉而親切的笑臉在腦海中的印記依然清晰,她小而輕健的身影卻仿佛隔著五月的雨霧,朦朧而遙遠。
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個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鄉(xiāng)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溫柔的疼愛里,稚嫩而單純。
我總是在初五這一天清晨,挽著祖母爬滿皺紋的手,踏著雨后的濕泥,來到村邊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鮮嫩的竹葉。青草濕了裙裾,衣袖沾滿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氣息暈染開來,和著微雨和泥土的濕氣。采回一籃子沾滿雨水的嫩葉,放在井臺旁邊。祖母搬來年代久遠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葉洗得青艷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涼的井水,竹葉泛著的微綠的光,以及祖母在井臺旁邊輕輕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總以為是一場夢,一場溫情而生動的夢。
祖母說,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溪水是“龍須水”,正午時分到溪邊清洗便可洗去晦氣。我在曠野中的小溪旁,把腳輕輕探入水中,似乎有許多小魚在腳指頭上輕輕咬動,麻麻的,癢癢的。一把烏黑的長發(fā)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輕輕游動,祖母柔柔地幫我搓著,那時的我總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會隨著溪水的游走而流向遠方。少女滿懷的'夢與甜蜜在這種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鮮活。
五月的午后總會有陽光,葡萄架上的蛛網(wǎng)不時地反射幾縷,映著祖母的銀絲發(fā)線以及額頭上皺紋縫隙里滲出的汗水。她將一把咸草系在窗欄上,把那些泛青的竹葉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個個精巧玲瓏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欄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藝術品,可愛而誘人。我坐在祖母旁邊,學著她用咸草纏繞著小粽球,學了許多個年頭卻總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當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騰騰的蒸氣,竹葉香、糯米香便彌漫在空氣中。自她離開以后,這種香味我便再沒有感受過,無論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與做法,那種香味也只能永遠存活在我的記憶之中了。
祖母離開時也是將近農(nóng)歷五月,也是那樣驟雨驟晴的天氣。那一年的端午節(jié),我在空蕩蕩的老屋里猛然間發(fā)現(xiàn)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離了老屋,住進了城里,那曾經(jīng)的一切,只剩下記憶,在一些不經(jīng)意間的觸碰之中閃出些許傷感而又甜蜜的感覺。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端午節(jié)作文08-04
端午節(jié)日作文11-24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07-04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05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