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錦集[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流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后,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边@是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jié)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jié)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著。突然,觀眾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劃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摇<t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后,不甘落后。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著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qū)的選手獲勝了。接著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游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里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后,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我們家一起包粽子。媽媽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后,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說:“不能這樣,待會兒怎么煮啊!蔽野褗A子取了下來,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最后,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yōu)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里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里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游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嘗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嘗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發(fā)現最后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著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jié)也將隨著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jié)日。
這個端午節(jié)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在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中,有很多風俗,在離開家鄉(xiāng)的這些年里,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了!
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葉,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節(jié)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jié)省著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將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為什么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jié)的前晚,月宮里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將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里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著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說,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里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5的早上,總是爭著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為在記憶里,5、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后,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著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里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里煮時,水里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粽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將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fā)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里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為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為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后,將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各家還要將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jié)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為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裊繞的炊煙中,伴著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著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jié)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著時空聞到記憶里遠遠的家鄉(xiāng),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著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著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將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里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端陽節(jié)到了。
清晨,我被一陳清脆的叫賣聲驚醒,我迅速穿衣下床,扒在自家的窗戶向外看,只見一位身穿紅色運動服的小姑娘推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車上捎著一大捆嫩綠的滴著露水的艾,在東張西望,企盼有人來買,但過往的行人腳步匆匆對此不屑一顧,小姑娘在這繁華的大街上顯得特別孤單,只有去晨練的王大伯和領居李奶奶湊上前,挑挑揀揀,終于每人買了一把,王大伯說:“這艾沒味道,恐怕是假的”,李奶奶說:“現在環(huán)境污染的厲害,這是污染過的所以沒有山里的那種清香!鄙习鄷r,路過盤旋路小吃市場,小吃市場的街道兩旁擺滿了大筐大筐的粽子,做粽子的人將大發(fā)其財,幾乎是全家出動,他們一邊裝一邊喊,“粽子,粽子,各家包的,”行走的人們?yōu)闇悷狒[爭著搶著買一些,我也買了一些,拎到辦公室卻不好吃,我看見每個同事的桌子都放著一袋袋的粽子,突然想起在老家裕河過的端陽節(jié)。
小時候在老家在過端陽節(jié),聽過許多傳說,而且有很多習俗,每年端陽節(jié)這天,農民便不下地干活了,說這天老天爺下蟲,人會把蟲帶進地里,收不到莊稼了,要喝雄黃酒,喝了雄黃酒,一年之內碰不上毒蛇,還說端陽節(jié)是一個高大的巨人,背象兩塊門扇,腳象兩片木锨,眼睛象兩個小碗,每逢農歷初五,人們都要給端陽做好吃的,殺雞、撈魚、做麻花、做新麥面饃饃,否則會災禍降臨。因此,這天,所有人都不下地干活,小孩子也得早早起來,手里拿著香荷包,手腕上幫著五彩線編的手拌子,脖子上掛著新麥面的圈圈,站在院子里或依在大門上等待奇跡出現,我既想見端陽又怕見,于是我便蜷縮在外婆的懷里,瞪著眼睛,渾身在瑟瑟發(fā)抖,我好像看見端陽就在我家對面的山上,張著大口正向這邊飄來,又覺得他在我家的房頂上,等啊等,端陽始終沒有出現,我想可能是媽媽做麻花時手沒洗凈,爸爸殺雞時弟弟不讓殺那個大的,或是我偷偷吃了一個小麻花得罪了端陽,于是他管理所了不肯來,我便很失望又很高興的問外婆,外婆總是說:“還是大端午呢!等十五吧!”我年年如此,但一次也沒見著端陽。
最有趣的是放牛、放羊娃們,他們從開春就開始拾柴火,在附近最高的山頂上壘得高高的叫“高高山”,每年到了這一天,天不亮孩子們便從家里拿上雞蛋、洋芋、花饃等好吃的上了山,選他們中最有威望的一個點著火,火光映紅了大山,映紅了孩子的笑臉,孩子們圍在火堆旁打鬧、嬉戲、唱山歌,看著跳動的火苗鉆到云層,他們高興得手舞足蹈,據說火苗升得越高,下年牛羊牲畜越興旺,等火著完了,剩下的灰他們就燒雞蛋、洋芋、燒花饃吃,那個名字叫蛋蛋的燒雞蛋很特別,他隨手摘下一片寬大的葉子把雞蛋包了埋進灰里,叫小林的那個從褲子口袋里掏出兩張廢紙用水浸濕了包住雞蛋也埋入燙灰里,年齡大的幾對男女在對山歌互贈荷包,表示愛慕之情,我眼巴巴的看著那些漂亮的荷包象長了翅膀一樣在他們手中飛來飛去,我總希望也能有一個。
姑娘們也得起個大早,去路邊的草叢里收集露水,往頭上灑,據說灑上露水頭發(fā)肯長而且油亮,看著我姐姐油黑發(fā)亮的過膝的長發(fā),我好羨慕,總想也有一頭烏黑的長發(fā),但我常常在家做家務,沒有機會象姐姐、堂嫂們那樣,有時只能借抱柴的機會,跑到房背后把頭往草叢里塞,記得一年端陽節(jié)早上,我家要殺的雞不見了,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我自告奮勇去找雞,故意往草深的地方和小樹林里鉆,企圖多往頭上灑些露水,結果弄得滿頭是水,頭發(fā)貼在頭皮上,使本來就小的腦袋看上去顯得更小,很滑稽,成了姐妹和領居們的笑柄,每當她們提及,我都面戲。這天女人們還要剪頭發(fā),把剪了的頭發(fā)要扔到河水里,說頭發(fā)肯長,我很想同村里的女孩子們和我姐、堂嫂她們一起去河里,她們每年都要在河水里洗頭,她們用木梳蘸著水梳著,嬉笑著,怪不得她們的頭發(fā)和瀑布,如墨染。
男人們天不明就上山采藥,不管什么草今天采回家,都可以當藥用,堂哥們也背著背簍,拿著鐮刀爭先恐后地上山了。
中午時把親朋好友請到家里喝雄黃酒,他們猜拳行令,同時切磋撈魚的技巧,不一會兒,大伙乘著酒興成群結隊的涌下山到河里去撈魚,男人們去采藥,一種當地人叫做“麻柳樹”的.葉子和樹枝,一會功夫,他們每人背一捆,在沙中掏一個大坑,把“藥”扔進沙坑里,用“杠子”(一根木棒)嗨……嗨……嗨的砸著,女人們都去拾柴,準備深夜生火,順便也拾些干竹子什么的準備天黑了照明。
“藥”砸好了,大伙兒一起用手抓著、捧著拋向大浪中,這會兒魚眼睛受不了,開始往水邊游,這時所有的人便興奮起來,無所顧及地下了水,男人們高卷著褲腿,腰里挎著用竹子編的魚籃子,拿著叉或魚網,女人們多數不敢下水,只好在水邊用手摸,抓到的全是小魚或不好吃的魚,什么桃花魚、火燒板、麻眼子、八海王等,即使抓到一條小魚也異常興奮,看著他們一個個嬉笑著放進魚簍里,并用手捂住,生怕會跳出來,小孩子是不許去的,我和弟弟只好偷偷地跟在大人后邊,而弟弟卻被魚刺劃破了手,大聲哭起來,遭到堂伯的一頓訓斥。從河的上游一直往下走著、撈著,天漸漸黑下來了,一種莫名其少的恐怖籠罩在人們心頭,這時撈魚也沒有一點興趣,有“趕撈的”就挨一頓臭罵,但他們只要有魚撈,也不計較。偶爾聽到男人們挑逗少婦的,河對面的那個穿白襯衣的小伙子扯著嗓子問那穿紅短袖的女人:“哎!想我了沒有?”女人說:“沒良心的,誰想你!”那男的說:“清水河里撈魚哩,你不想我想誰哩!”女人說:“那你想我了沒有”男的說:“河水濕了我的鞋,不想你著我不來!”女的說:“你死皮!”男的說:“想哩想哩實想哩,想得眼淚蠻淌哩!”,旁邊一位小伙子上前湊熱鬧唱:“想得很嗎想得慢,想得腸子一根線”,女人撩起一片水花灑向那些男人的臉,男的做個鬼臉大聲唱起來了:“隔山把你照一眼,還趕懷里抱的歡”,女的笑罵了一句:“臭小子,看我怎么收拾你”,男的邊跑邊唱:“把你抱著我懷里,殺豬刀子都挨哩”,女人拿著一塊石頭追了上去。
深夜時分,人越來越少,有的借口說要回家睡覺,有的怕冷,生上火,兩人一堆,三人一團,坐著烤火吹牛,海闊天空,其實說要回家睡覺的并沒有回去,而是一對對男女跑到沒人的地方,先把魚開肚洗干凈,用柳條串起來掛在樹上,以免壞掉,然后在草叢里親熱,共渡佳宵良晨,等東方發(fā)白時,才匆匆忙忙往回家趕。小孩子在家走時,偷偷從家里拿了鹽和調料,準備烤魚,但這時一個個都瞌睡得東倒西歪,有的甚至靠在大人身上睡著了,有的孩子會記起來,還沒有烤魚吃呢,于是便叫醒同伴,他們從魚籃里挑選大個的魚,洗凈、撒上調料,放在火上考,烤魚的香氣趕走了瞌睡蟲,孩子們吃著、笑著,好不快樂。
我下午下班回來時,那位買艾姑娘靠在墻邊,耷拉著臉袋,車上的艾已被太陽曬蔫了,街上的大筐大筐的粽子也沒有賣完,一個個買粽子的沙啞著嗓子有氣無力的喊著:“粽子,粽子,做便宜買呢!”。我三步并作兩步奔回家,趕緊給老家打了一個電話,正好是堂妹接上了,我問端陽節(jié)怎么過的,她說:“你們帶的粽子收到了,都嫌甜呢,沒有吃”,我說還撈魚了沒有,他說魚讓捉娃娃魚的人們用藥藥死了,幾年都沒見過魚了,山上的麻柳也砍光了,年輕人們都去外邊打工了,村上只剩下老殘病弱。我又打電話給外地上學的兒子,兒子竟然不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我只好在我插艾的花瓶里換上新鮮的水。
注:①撈:藥死魚的辦法。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小朋友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關于端午節(jié)有很多種說法,流傳最廣泛的是屈原一說。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楚國的大臣。有一次秦國發(fā)動戰(zhàn)爭,屈原主張抗秦,有人強烈反對,還把屈原免職流放到一個貧窮的.地方。后來秦國把楚國占領了。屈原傷心極了,最后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河死了。
為了紀念屈原,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為了不讓小魚吃掉屈原的尸體要扔米團,這就是我們吃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源自一個傳說。
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為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當官時,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用粽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 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尸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大家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習俗。粽子下鍋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在空中飄蕩,令人神清氣爽。粽子煮好了,將其剝開,不用刻意的擺盤,只需將粽子隨意放在盤子上,綠油油的 粽葉拖著晶瑩剔透的嫩白色粽身,米粒色澤飽滿,透著光芒,每一粒都是橢圓,一個個挨挨擠擠,卻又各不相粘,令人垂涎欲滴。幾顆紅棗像寶石一樣點綴其間,令人食欲大增,又像一件精細的藝術品 ,。這難道不是大師之杰作嗎?
片刻,粽子特有的香氣便吸引著你的味蕾,那是粽葉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紅棗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粽子嚼勁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蕩,忍不住細細品味。
這一個個民俗文化,是五千年華夏文明中一顆顆明珠,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今天,我們漢學社的小朋友參加了在臨湖舉辦的臨海漢文化端午祭祀活動。我們一大早就來到臨湖,今天這里會有很多端午節(jié)有關的活動有斗百草、包粽子、做蓮花燈、投壺游戲、猜謎語還有賽龍舟呢。
天空下著毛毛細雨,我們換上發(fā)來的漢服,地濕濕的,我在裙子濕了怎么辦?媽媽讓我把裙子提起來走路就不會濕了。一起去化好妝,去臺上彩排。開場后,我們都很想馬上就能上臺就拿著自己的道具等在舞臺邊上,看了祭祀儀式、漢舞、太極劍的表演。等了好久,總算到了第四個、第五個,輪到我們第六個節(jié)目了。我在演出的.時候,發(fā)現那些愛玩的小朋友都不玩了,都認認真真地做著自己的動作表演了。表演結束,我們小孩子就跑去玩各種活動游戲,跑得我滿頭大汗妝都花了呢!
最后,大家一起拍了集體照,接受了電視臺叔叔的采訪,我們喊出了“華夏文化,走向世界”的口號。
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學到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漢文化,這么有意義的活動我就想著要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有空都來參加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我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也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但我更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前幾天,媽媽帶我去超市買包粽子的材料,如綠豆、五花肉、粽葉、糯米。買完東西后我們又去了小姑姑家,邀請小姑姑們來我家過端午節(jié)。
回到家,媽媽和我們就開始忙碌起來。媽媽先洗鍋燒水,把粽葉放到鍋里煮軟,接著把糯米和綠豆分別放到盆子里用溫水浸泡半天,把買回來的五花肉切成長條,放盆子里加上調料腌制備用。然后把煮軟的粽葉用冷水清洗干凈,放漏網里晾干。這個時候綠豆和糯米也泡好了,媽媽把糯米清洗干凈撈出來,晾干水分,讓我們我們把綠豆皮搓掉,因為有皮不好吃。在搓綠豆皮的時候,如果搓久了手就會又紅又癢,我才搓了不久就開始抱怨道:“哼!這么難搓,我不搓了!毙」霉脗兙桶参课艺f:“這么小的困難你就放棄了,加油,我們一起搓!苯涍^我們一起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把綠豆皮搓干凈了。在床上好這些,媽媽就開始交教我們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們左手拿粽葉,右手拿勺子把糯米挖到粽葉上,再在糯米上蓋上一層綠豆,把五花肉放在綠豆的中間,接著再蓋上一層糯米,用繩子把粽葉困起來。放到鍋里煮幾個小時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饞的我們垂涎三尺。
我們問媽媽:“粽子可以吃了嗎?”媽媽說:“小饞貨們,可以了!甭犃诉@話,我們高興得跳了起來,我挑了一個最大的粽子,把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開。我看著那黃黃的糯米上有許多綠豆,好像一件黃色帶綠點的小花裙。我咬了一大口,這糯米一點兒也不口,又香又甜,里面還有我愛吃的肉。
我喜歡端午節(jié),每次都能吃到媽媽和我們一起包的粽子,真是太幸福啦!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樹木茂盛,烈日當空。在即將到來的五月初旬,我們馬上要迎來一個盛大的,富有文化底蘊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相傳,端午節(jié)起源于屈原。據說,當時的楚國一心想于秦國交好,但狡猾的秦王早就盯上了楚國這塊肥肉,屈原把一切看在眼里,但無奈與大王意見向左,只好眼睜睜看著秦軍的鐵蹄踐踏著自己的家園卻無能為力。心灰意冷之下投了汨羅江。就是現在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那時的百姓十分信服,敬重屈原,知道他投江后萬般悲痛,為了讓江里的魚不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里投一個個用糯米裹成的食物投進江中,這便是端午節(jié)必吃的—粽子。
記得去年五月初四那一天,還在睡夢中的我就聽見廚房里飄出一陣陣香味和一聲聲窸窣的聲音,我躡手躡腳走進廚房,只看見一堆青葉子和一捆紅繩以及一個忙碌的身影—奶奶在包粽子。我一轉身就看見在幾縷陽光的照耀下的幾個嬌小玲瓏的胖小子(粽子)它們一個個整齊地排列著,就像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時不時會迎來一個新同學。令我驚訝的是這么多小胖子咋一看長得都一模一樣,我的雙眼看向奶奶。只見她一把拿起剛泡軟的糯米,擠壓成形后放到十字交叉的青葉中間,一層一層地裹起來。那些“淘氣”的胖小子到了奶奶手里似乎就變得特別聽話,乖乖地穿上了青葉衣。一眨眼的功夫一個被裹地鼓鼓囊囊的小肉粽就出現在隊列中了。
我看著也手癢癢,便纏著奶奶教我裹粽子。奶奶說:“做這個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按步驟,但當我硬撐到裹餡的那一步就敗下陣來,里面的糯米總會被我擠出來。用力了造型就破壞了,放輕了餡又會掉出來。急得我頭上直冒汗,而奶奶卻在一旁捧腹大笑。她對我說:“這活兒沒有個長年累月是做不好的。別灰心,等到下次端午,我們早點兒開始學怎么樣?”我撓撓頭對奶奶說:“嗯,這次端午還是吃奶奶包的吧!”一轉頭,發(fā)現幾個小胖子還在角落里咯咯笑呢……
熱鬧的端午節(jié)會持續(xù)好多天,那時的杭城總會充滿著歡聲笑語,所有的人都會被這種氣氛感染,走在路上都會聞到滿大街的粽子香……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午,江河上響起龍舟鼓。咚咚咚,咚咚咚,鼓點穿越歷史震千古。尋找屈原的詩魂,抖擻華廈的精神。!龍舟鼓聲震山河,萬眾鼓舞!這首詩歌是用來贊美屈原的,其實,端午節(jié)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jié)真正起源于 龍祭 ,屈原只是恰好在此這天投江,民間以祛病除瘟、躲避兵鬼、驅除災難的方式將端午節(jié)給傳承了下來,賽龍舟,用五彩絲纏手繞足,用竹葉包米粽、采摘艾葉、菖蒲、取蟾蜍,涂飲雄黃酒。
端午節(jié)還俗稱端陽節(jié)、粽子節(jié),龍舟節(jié)、重午節(jié)等等,另外,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他常用錢財來救濟窮人,他還關心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很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由于朝廷的腐敗,遭奸臣陷害,他悲憤難忍,憤而投汩羅江自盡。。。。相傳人們在尋找他的遺體時,一路敲鑼打鼓,喊著號子,還沿江灑粽子,不讓魚蝦吃他的尸體,這就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的來歷,屈原一生寫了好多流傳千古著名的詩歌,他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上將下而求索 千百年來受到廣泛的.傳送與引用。
唐代詩人劉長卿曾寫過一首詩贊美過屈原呢!你知道嗎?每到端午節(jié)那天,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窗戶上貼上 五毒 (指得是毒蛇、蝎子、蛤蟆、蜈蚣等)的窗花,目的是驅趕 五毒 保平安,還有,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插 艾虎 (艾葉)驅趕蛀蟲。到了端午節(jié),大部分地區(qū)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看來屈原的名氣還挺大的呢!瞧!瞧!有的敲鑼打鼓,有的劃龍舟,還有的喊號子,多壯觀呀!他們每個人頭上都綁著一個英雄節(jié),你見過沒有?
端午節(jié),這是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同時,也紀念了偉大的屈原,我好想對著汩羅河大喊一聲 屈原伯伯,你好偉大!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經典】端午節(jié)的作文09-04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8-31
端午節(jié)作文09-06
端午節(jié)作文10-24
端午節(jié)的作文(經典)08-18
端午節(jié)作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