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天下粽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為“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粽與湖州粽齊名,被公認為粽中之王。
嘉興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jié)所采之箬,此時的粽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yǎng)、水分和陽光,最香;罩蒴杖~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fā)芽,至梅雨季節(jié)長大為“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粽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粽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里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粽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粽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區(qū)。我個人的習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么豆沙粽、蛋黃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粽。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試探著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鉆到心尖。七千年前發(fā)源于嘉興的稻谷文明,實在是強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里的魚,感謝江里的水怪……
為什么是路邊的粽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xiàn)剪、現(xiàn)煮、現(xiàn)吃,當然新鮮(可能是因為大肉粽特別好賣,我發(fā)現(xiàn)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里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必只吃鍋里現(xiàn)煮的);
二,嘉興城里五芳齋的新鮮粽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屬于心理作用,它來源于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qū),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從上海出發(fā),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的嘉興服務區(qū)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到30%!
如果吃不了,千萬別兜著走,就算是新鮮而非真空包裝的粽子,回家煮出來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從前,浙江的湖州粽不但與嘉興粽齊名,某種程度上名氣比嘉興粽還響。僅管湖州與嘉興現(xiàn)在都歸一個地區(qū)行政公署—嘉興地區(qū)行政公署管轄,嘉湖一家,但湖州粽和嘉興粽起碼在外形上還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前者粽小巧優(yōu)雅,稱“秀才粽”,后者大方實惠,稱“乞丐粽”。做為一個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說里從來就不放過每一個以“置入”方式表彰推廣湖州粽子的機會:“韋小寶聞到一陣肉香和糖香。雙兒雙手端了木盤,用手臂掠開帳子。韋小寶見碟子中放著四只剝開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無與倫比。他兩口吃了半只,說道:‘雙兒,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憬菟a(chǎn)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揚州湖州粽子店,麗春院中到了嫖客,常差韋小寶去買。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韋小寶要偷吃原亦甚難,但他總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自到北方后,這湖州粽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實是,湖州粽子,天下無雙,不僅嫖客愛吃,俠客也愛吃。見《神鵰俠侶》:“甜的是豬油豆沙,咸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楊過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黃藥師關門弟子程英親手制作了“天下馳名”的江南粽子之后,楊過還要用粽子與她調情,即把吃剩的粽子用線栓了,擲出去黏住她寫了什幺“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的碎紙,也算是把粽子給利用到家了。
不過,現(xiàn)在顯然是嘉興粽戰(zhàn)了上風,五芳齋在包粽子和賣粽子兩方面都相當牛逼,不僅在各地的超市以及公路、鐵路沿線大賣特賣,還出口到全世界五大洲。當然,五芳齋最狠的一招,是把粽子賣成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東西,粽子不再是inseason的,更不是端午節(jié)的專利,而是allseason的東西了。全中國賣月餅的,心里指不定有多饞呢。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里會包粽子,劃龍舟等等。我當然也不例外,在我們這個家庭里發(fā)生了許多趣事,這說我學會了包粽子。
清晨,一陣淡淡的清香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爬起床,自言自語道:“今天不是端午節(jié)嗎?哦!對了,這么香的氣味是從哪兒來的呢?”我順著那香味爬去,原來媽媽正在廚房里包粽子呢!我哀求道:“媽媽,你教我包粽子可以嗎?”媽媽知道后,便說:“呀!”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千尺高。
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把粽葉清洗干凈,在熱水中泡一會兒。然后,在準備好棗子,雞蛋,肥肉等材料,將自己喜歡的餡蒸煮的香噴噴的,準備完畢后,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好,圍龍起來,做成一個窩的樣子,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來?晌矣捎谂疵追诺奶嗔耍趺匆舶怀隽饨莵。我毫不氣餒,打洛米倒出來了一些。然后再把準備好的餡放在糯米里,合在一起揉均勻,最后再把粽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要看四個角是否勻稱,是不是有體型。媽媽笑著對我說道。我聽了媽媽這話,笑嘻嘻的說道:“知道了,媽媽!”我接著做最后一部分,總是把四角形給弄歪了,不是變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團了。媽媽見我包成這個樣子,笑哈哈地說:“這哪是個粽子呀?簡直要把我肚子都笑疼了,哈哈!”我毫不釋弱,說:“我才第一次包呢?哪像你這么熟呀!”“好了,好了,別開玩笑了,咱們繼續(xù)包!薄班!”最后是把包好的粽子用白色的線捆綁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雖然包得不是怎么樣,但我卻極為高興。
后來,我越來越包的熟練了,沒過多久,就包了十幾多個粽子了。
最后,該蒸粽子了。大約需要二十多來分鐘后,粽子便熟了,我們一家人吃著自己辛辛苦苦包的粽子,覺得今天的這個粽子格外鮮嫩美味,吃得格外香。
這就是我們家庭里發(fā)生的樂事――包粽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jié)一樣,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讓我乖乖坐在床邊,給我講一些過節(jié)的規(guī)矩,例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冷粽子”“不許與小伙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外婆已把廚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臺上綁著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灶臺上放著的幾個小碟,里面盛著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紅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看著外婆忙碌著。
鄉(xiāng)下的灶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菜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凈的鴨蛋放入大鍋里,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里舀幾瓢水放入大鍋中,然后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的鹽,接著就往灶里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邊,開始給我編絡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長期勞動已經(jīng)粗糙的像樹皮一般了,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一個用紅繩編成的絡子就編成了。
此時,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凈,裝進絡子里,掛在我脖子上。接著,外婆就往我兜里裝著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看龍舟賽了。
外婆總是把我送到大門口,囑咐著要我快些回來吃粽子。我總是一溜煙就消失了。
小伙伴們此時都差不多到齊了,由鄰家的大姐姐當頭,領著我們這一群小毛孩到河邊看賽龍舟。由于河道較小,所以就只有兩條的龍舟,每條龍舟都有13個人,12個人劃槳,1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
快、”12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動作整齊地劃著,兩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前駛去?墒牵『⒆訒揽词裁茨?我們只不過圖個熱鬧罷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則不然,他們總喜歡沿著岸邊追著龍舟跑,由于劃槳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濺著的痕跡。
鑼響了,大概是舟到終點了吧,剛好東西也吃完了,站起身,與伙伴們拉著手高高興興回家去。
太陽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廚房里已經(jīng)飄出了桂葉的清香了,我就連忙躥進廚房里,去挑已出鍋的個大的粽子。一般我都會坐在門檻上把那個粽
子吃得干干凈凈,偶爾會剩下幾顆糯米粒給雞吃,看著大公雞的貪吃樣,我也被逗樂了??
盡管如今過端午節(jié),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盡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想起端午節(jié)的粽子,真是讓我垂涎欲滴啊。因為它太好吃了!這不,又要到端午節(jié)了,好想吃粽子啊~不禁讓我回憶起去年過端午節(jié)了。
依稀記得那天天有點陰暗,一個大好節(jié)日就被這天氣給破壞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媽媽就在客廳里河東獅吼了。還沒等我吃完早飯,老媽就扯著我到菜場去買一些粽子葉啊,糯米啊,豬肉啊,臘肉啊……準備就緒后,我們終于開始包粽子啦!
說來也怪,媽媽包出來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靈性一樣;媽媽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樣;不出一分鐘就包出一個;在媽媽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樣;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沒包出一個,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沒吃飯一樣,跟泄了氣一樣,有的都漏啦。連我都覺得有夠爛,不對,是又丑又爛。!氣死我也!
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粽子香味,便彌漫了整個房間。我肚子里的饞蟲立刻就被勾了起來。不一會兒,垃圾桶里便多出了五片粽子葉。嘻嘻——
品嘗完了好吃的粽子,電視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點實力和我家都熱鬧無比,其樂融融。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每到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都準備包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先拿來兩片洗干凈的粽葉,再把粽葉包成一個大漏斗形,接著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后,夾一塊肉和一些香菇放入粽葉中,又鋪上一層糯米后,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后把繩子扎好。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弄成漏斗形,接著把肉、香菇、糯米放到漏斗形的粽葉中。別看媽媽包得那么麻利,而我包的粽子估計是“喂”得太多了,只見糯米從粽葉縫里“逃”了出來,沒過一會兒就被我折騰得亂七八糟的,看著粽子被我包得奇形怪狀,我感到灰心喪氣,準備不包了。媽媽見狀,便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孩子,什么事都是從不會到會,只要堅持,講究方法,便可熟能生巧。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好的。加油!”最后,在媽媽的鼓舞下,我重拾信心,把粽葉放入適量的糯米和餡,終于包成功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我開心極了!
媽媽把包好了的粽子放入蒸籠。過了一兩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小心翼翼地把粽葉撕開,哇,真香啊!我咬了一口,糯米軟軟的.,肉餡更是香氣逼人!要不是媽媽提醒我:粽子吃多了會對腸胃消化不好,我很可能會抵擋不住這美味的誘惑,一口氣吃下三個粽子呢!
過端午節(jié)真有意思呀,我不僅從中學會了包粽子,還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我們要學習屈原愛國的精神。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今天是我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的端午節(jié),我和新華小記者們一道,來到杜萬全堂中醫(yī)院,親手體驗制作香包的過程,參觀中醫(yī)館,了解中醫(yī)的起源和發(fā)展。
走進中醫(yī)博物館,一陣中草藥香味直撲我的鼻子。
我們先參觀了古代制藥工具,有用來搗藥的,有用來存放藥丸的,還有用來熏艾灸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泡制過程中的藥酒。藥酒就是將各種各樣的藥材和白酒,放在玻璃容器中腌制。這樣,既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又可以減少藥的苦味。可以用海龍、海馬、人參泡制的藥酒來治病。
我們參觀古時候稱藥的秤,有大的、小的、長的、短的,了解到古人的制藥方法,那就是:先采藥,接著搗藥、切藥,最后煮藥。
接下來我們進入了藥房。這里味道最濃,因此,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靠聞藥的氣味,可不可以達到治療各類輕微病癥的效果?叔叔告訴我:有些藥材光聞可以達到一些效果,但作用當然沒有口服的好。
參觀完博物館,我們體驗了制作香包。把香包布料的反面拿出來,用針縫三條邊,再反過來,裝香料粉,接著把最后一邊一縫就好了。有材料的可以加上流蘇和花邊,很漂亮。
今天的參觀就這樣結束了,我們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祝愿大家端午節(jié)安康。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jié),所以我們要包粽子。
包粽子要準備粽葉,繩子,米,還有各種餡料。首先要把葉子做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在里邊先裝上一些準備好的`肉,再裝上拜拜的米,把葉子慢慢折起來,做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形狀,用繩子慢慢纏起來,扎好,可這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粽子。因為還沒有煮熟呢!
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慢慢的放進沸水里煮!肮緡9緡#緡9緡!”粽子終于煮好了。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的來源是由于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沒錯,只有端午節(jié),一個偉大的節(jié)日,一個神圣的節(jié)日。說起端午節(jié),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fā)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我從來沒包過粽子,于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俊眿寢屨f:“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蔽腋鴭寢屪,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兩顆小紅棗。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xiàn)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后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早上忙完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終于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在我的印象中過節(jié)大多是孩子們喜歡的事,因為我小時候就喜歡過節(jié)。
大人們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有包粽子的,有做綠豆糕的,還有炸油糕的,大人們一見到我們孩子就往我們的身上掛一個香包,有幾次我們幾個孩子為了那個香包香,那個香包好看而鬧得不可開交,大人們不管我們的吵鬧,看著我們只是在一旁笑,但他們的手腳是不會停下來的。
我那是時搞不清人為什么要結婚,端午節(jié)剛過不久,我們幾個孩子就問大人,來友哥什么時候還結婚呢?大人們說:人一輩子只能結一次婚,你來友哥不再結婚了,那還有誰要結婚呢?大人說:你們問誰結婚干什么,結婚就有好吃的,好喝的,還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和我們玩,大人們笑著逗我們說:等你們長大了就可以結婚了,我們就問大人:我們什么時候長大,我們什么時候能結婚。
我記得那天的晚上,來友哥的爸爸還給我們這些孩子們講起屈原的故事,也許我是從那時起喜歡上了屈原,后來又喜歡上了屈原的(橘頌),特別是經(jīng)過郭沫若改編的新橘頌,更使我永遠記住他。
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jié)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jié)殉國,把端午節(jié)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jié)日,表現(xiàn)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于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jié)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拿今天來說,現(xiàn)在講究和諧社會,所以每個戰(zhàn)斗都是為了和諧。
屈原,生于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有一段時間深得楚懷王的賞識。楚懷王對他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而屈原此時就有了一個實施美政的計劃:上有一位舉賢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盡忠的臣子,國家就能富國強兵,而且屈原認為他一定能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看到這里,我不禁敬佩他遠大的志向和無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從而在楚懷王面前造謠,說屈原的壞話,令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原絕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關心著楚國的`一切。
楚懷王死后,頃襄王把屈原徹底流放了。可憐的三閭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還是一片赤誠,把整個的心思放在了對國家的挽救上?墒鞘虑椴⒉幌袼M姆较蛉グl(fā)展。結果是,不久秦國便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國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在絕望和悲憤之下,高聲呼喊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蓖哆M汨羅江,自盡了。這更令我悲傷不已,感動不已。悲傷的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這樣去世了。感動的是因為屈原一顆火熱的愛國心!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頌屈原,又一個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我不由得深深感嘆:屈原之死,悲哉!壯哉!惜哉!真可謂是: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家鄉(xiāng)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jù)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xiāng)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xiāng),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仿佛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jié)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xiāng)在心中。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9
每年的農(nóng)歷5月5日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它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這天,奶奶買回艾草和粽葉,把幾株艾草掛在門頭上。我很好奇,便查閱了資料。原來端午是入夏后的第一個節(jié)日,氣溫上升,真是疾病多發(fā)和蚊蟲多的時期,由于它們特殊的香味可以用來驅病、防蚊、避邪,所以在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
包粽子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一大早我們全家就忙活起來,媽媽把粽葉、泡好的糯米,調好的.餡兒準備好。我見了,急忙洗好手,擼起袖子,想學包粽子。
媽媽一邊示范,一邊給我講解。首先把粽葉的一頭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上糯米。吃甜的,放入紅棗泥、紅豆、豆沙等配料;吃咸的,加入五花肉、板栗、蛋黃等配料。然后,將粽葉的另一端慢慢的卷起來,一直把棕葉尾巴全部合攏,用大拇指按住,再一折,最后用棉線從粽子底部十字形都捆起來,只要不散開就行了。
我知道了包粽子的要領,就開始學著包。我跟著奶奶和媽媽一步一步的包。眼看快要成功了,我沾沾自喜。沒想到的是,還沒等我捆好,粽子就掉到地上散開了!霸趺丛谀棠淌掷锫犜挼聂兆樱搅宋沂稚暇妥兂闪颂詺獍?”我嘟囔著說。媽媽耐心地對我說:“沒事兒,慢慢來。”媽媽的話讓我有了信心,果然,這次包的粽子雖然奇形怪狀,可是沒有散。我一邊包著粽子,一邊聽媽媽給我講著《屈原抱石投汨羅江》的故事。
不知不覺,一個個小粽子包好了,該煮了!皳渫ǎ瑩渫ā,粽子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下了水,仿佛游泳健將似的。不一會兒,從鍋里散發(fā)出陣陣清香。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粽子終于煮好了。剝開粽葉,露出它白白胖胖的“身子”?粗约旱摹敖茏鳌保睦镉蟹N說不出的甜蜜。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0
再過些日子,重陽節(jié)就要到了。爺爺奶奶在這個時候臉上掛滿了笑容。他們最開心了,因為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我的奶奶比往日更加精神,家里準備了許多的好吃的東西。有重陽糕、菊花茶……更重要的是,奶奶要參加老年大合唱。我奶奶還是老年大合唱的帶頭人。
演出這天,我和媽媽爸爸早早的來到了現(xiàn)場,舞臺上穿著艷麗紅色衣服的爺爺奶奶們在五光十色的燈光下,像西邊落下的夕陽紅。我奶奶站在第一排第一個領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那高昂激情的.紅歌,宏亮有力……從那以后,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爺爺奶奶的大合唱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我喜歡家鄉(xiāng)的重陽節(jié)!因為它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yōu)秀品質:尊敬老人。昐望著它的來到!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精選】端午節(jié)作文07-06
(精選)端午節(jié)作文07-06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7-05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7-04
端午節(jié)的作文[精選]07-04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