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錦集(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jīng)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小時候,端午的香包飄著幽香,姥姥手中的針線又在忙。
長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禮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現(xiàn)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愛在外婆橋上。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jié)。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于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xiàn)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jīng)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jié)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的。其實他還有其它的稱呼如:端陽,重五……
記得小時候,過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里活動身骨,然后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的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卷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huán)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么用處,但是聽爺爺奶奶說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的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戶戶上掛著的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著這種清香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的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我們可以吃鴨蛋了。
你別認為鴨蛋沒什么,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
沒錯,端午的鴨蛋是很特別的。
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說的藥草煮出來的,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的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為藥草的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著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然后用一個個裝在里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里的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里面的蛋黃蛋白后,便用清水洗凈。晚上一到,便鉆進竹林中,抓幾只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里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xiàn)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的端午吧!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午后靜寂,溫和的陽光照滿小院,一股清香幽幽地飄來。
哦,是墻角的艾草。艾草一入門,端午也跟著到了!
那把艾葉無妖嬈姿態(tài),無絢麗色彩,無獨特之處,唯有香氣迷人,令人喜愛。聞著這般的艾香,我托著腮幫子,注視著門口。哦,是姥姥來了!
眼前的姥姥是多么消瘦,手拎著浸水后更顯碧綠的粽葉。她從一旁熟練地搬來板凳,將粽葉放進一個洗凈透亮的鐵盆里,鐵盆的周圍放滿了圓滾滾的糯米,還有香甜的蜜棗。
姥姥撈起一根粽葉,包成一個圓錐形,放入糯米、蜜棗,再用棉繩圍起扎好。哦,所有的動作都是那么嫻熟,水到渠成一般,令我眼花繚亂。在她包好成堆的粽子之后,便開始下鍋煮了。
很快,一股濃烈的粽香向我襲來,我循著味兒,信步走進廚房。可是,當我揭開鍋蓋,里面卻空空如也。我如夢方醒,方才的一幕幕,只是我的幻想罷了。
愛依舊有的,我堅信!
這不,昨天姥姥在電話里充滿歉意地說,她今年端午不來了,但會托人捎一些粽子給我。我的心中有著一絲悵然。很快,這份悵然又被收到的粽子驅散。
哦!讓我去“偷幽香一縷”,但也不要忘“聞粽香一片”。
我將姥姥寄來的清一色碧綠的粽子放進鍋里,加水、點火、開煮,等待真正的那一片粽香。很快,鍋內(nèi)的水沸騰了,粽香溢滿整個小院。
待粽子煮好后,我將粽子裝到碗里,開始品嘗。我將粽葉撕開,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滿嘴的糯米,粘粘的',香香的。立即,我最愛的豐碩的蜜棗便露了出來,甜味裊裊地鉆到心底,那是最熟悉的味道。
我走在小院的小徑上,只有那艾香萬里。愛直撲我心,我心甜蜜。
端午,我“艾”你。
我想粽子與艾葉之間,還蘊藏著,我與姥姥濃濃的祖孫之情…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jié)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shù)氐臐O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shù)地方端午節(jié)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xiāng)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jié)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jié),天天吃好吃!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我把米放在葉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再把米放進去啊!”于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么?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稍趺捶夂媚?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并用繩子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F(xiàn)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后把粽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端午節(jié)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有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聽說端午節(jié)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綁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泥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除了以上習俗,我還知道有:掛菖蒲、蒿草、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我向你介紹的端午節(jié),你也試著找一些資料和大家交流吧!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