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錦集[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眨眼間端午佳節(jié)便到了。對于生長在北京這個現(xiàn)代化都市的我們來說,端午佳節(jié)的意義何在,我們或許并不清楚。我們知道的,只是屈原、粽子、龍舟和菖蒲、艾草。但總有些特別的吧。端午節(jié)于我來說,它喚醒了我對家鄉(xiāng)的記憶。為什么呢?因為鴨蛋啊……
不久前恰好學了一篇課文,是汪曾祺老先生寫的《端午的鴨蛋》。那時,我的記憶便被勾回了童年那段時光。
我的老家,很巧,也在江蘇,但又沒有那么巧。我的老家在蘇北的一個很偏的小村子里。小時候的假期,我都是回老家度過的。不是江南水鄉(xiāng)的`粉墻黛瓦,而是爺爺蓋起的老舊磚房,院子里的菜地,一口井,成群結(jié)隊的雞和鴨,門口的大片稻田,田埂上的小路,和屋后的一條河。
家里人喜歡喝粥,基本上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粥。自己種的米,雖然不香,但令人溫暖。奶奶更是有一門好手藝,做的小菜極香,因此更愛喝粥。在那些腌制的一壇壇白菜、萵筍和野菜中,我最愛的,便是端午佳節(jié)前后的咸鴨蛋。
很小的時候端午節(jié)是不放假的,只有暑假回家才能吃到奶奶腌的咸鴨蛋。那時每天早上早早地聽著公雞打鳴便起了床,看爺爺下田,跟著奶奶準備早飯。
爺爺每天都要下田,但我卻不知道爺爺下田會做些什么,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春種和秋收。但家里總有被大編織袋裝起來的、奶奶已經(jīng)將它退去外殼的稻米。爺爺在田埂上走著,我便跟著,時而蹲下,爺爺用他那蒼老、粗糙卻有力的手,輕撫過那漸漸飽滿的麥穗,F(xiàn)在看來,那似乎是爺爺對于這片養(yǎng)育了幾代人的土地的熱愛。
跟著奶奶準備早飯是很有趣的事情。我學著從院子里那口井里面打水,盡管常常弄巧成拙,不僅幫不上忙還會把自己的衣服弄濕了,但我卻依舊喜愛聽那口井已老舊、甚至生銹的金屬摩擦的聲音,看著那一汩汩清澈的水流涌出。每天必做的工作是去雞窩里掏雞蛋。我們家養(yǎng)了幾只雞和鴨,好像每天都會下蛋。剛開始還有點怕那只皮毛光滑艷麗的公雞和那只護子心切的鴨子啄我,但后來發(fā)現(xiàn)它們似乎認識我是它們的小主人,對我很友好,我便不那么害怕了。
直到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我們才算是完成了清晨的工作,開始吃早飯。我最期待的,便是每天早上吃粥時的那一個我自己獨享的咸鴨蛋。奶奶從廚房里拿出一個或秀氣或蠢笨的咸鴨蛋擺在我面前,爺爺幫我敲開青白色的外殼,露出雪白的蛋清,放在小碗里。我用筷子輕輕一扎,紅油就能冒出來。奶奶自己腌的咸鴨蛋,或許不像高郵產(chǎn)的咸鴨蛋那么有名,但卻是我最珍惜的美味,最難忘的回憶。
長大后,漸漸的生活變得忙碌起來,回老家的次數(shù)變得越來越少,但我卻更懷念我早早起床,忙碌過后享受于一個咸鴨蛋的日子。年初爺爺奶奶回老家了,所以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品嘗不到奶奶的手藝,但我卻更加思念那味道。
暑假馬上就要到了,我是否能品嘗到這遲來的端午禮物呢?我不禁開始期待。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很多,比如,有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而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到了!”我高興喊道。中午,奶奶在包粽子,我趕緊跑去問:“奶奶,我可不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奶奶說:“當然可以!
首先,我拿起一片包粽子的葉子,我照著奶奶說的:先把粽葉包成三角形,再加上米,之后中間加蜜棗、肉等,再加米,最后拿一根繩子綁好。可我包的粽子它就不乖了,米還跑出來了。一旁包粽子的'奶奶說:“米不要放太多,不然就會跑出來!
我聽了,就把一些米拿了出來,這下我的粽子就包好了。包完粽子后,奶奶拿粽子去蒸了,過了一會兒,奶奶拿出來蒸好的粽子,撕開粽葉,那味道簡直用形容詞都形容不出來。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了河邊,可真熱鬧呀!是劃龍舟!河邊的觀眾們都等著開始!斑诉诉恕惫穆暻庙懥,一條條船,就如箭一樣的劃著,河邊的觀眾沸騰起來了,都喊著:“加油,加油!”這場面真激動人心啊!
剛剛開始的時候,二號船距離一號船非常遠,可到最后,一號船突然慢了下來,二號船就借著這個機會,超過了一號船。最終,二號船,成為了這場比賽的贏家。
中國還有很多節(jié)日,和端午節(jié)一樣有趣,我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節(jié)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jié)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于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jié)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yōu)榧o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是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fā)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qū),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是都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著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又到了?墒,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也在逐漸的減弱。端午節(jié)和眾多的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一樣,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由來的傳說,雖是眾說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jié)在我國已延續(xù)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淀,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
其次,端午節(jié)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jié)的每一種延續(xù)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愿。如果說端午節(jié)是因為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jié)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fā)出永恒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jié)日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于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為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tǒng)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兒歌嗎?對了,它就是介紹端午節(jié)的兒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為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初”的意思,所以初五稱為端五。農(nóng)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依次排下去,五月為午,因此“端五”又稱為“端午”。端午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qū)。端午節(jié)主要活動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草,薰蒼木和白芷,喝雄黃酒。小孩還要在額頭上畫個“王”字,還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傳統(tǒng)的由來,有很多種,大致歸納一下,諸如:一、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楚國人屈原;二、紀念春秋時期含冤而死的吳國忠臣伍子胥;三、紀念東漢王朝孝女曹娥;四、紀念龍神的節(jié)日;五、惡月惡日避邪的節(jié)日等等。
這就是整個端午節(jié)的.介紹。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一大早,爸爸媽媽帶我去逛超市,迎面撲來陣陣清香。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味道的粽子,我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呀?”媽媽告訴我:“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叫屈原。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由于受到奸臣所陷害,五月初五這天他抱石投汩羅江而亡,以此表達他的愛國之心。老百姓為了防止魚兒吃他的尸體,就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江中。為了紀念屈原大夫,我們每年端午節(jié)都要吃粽子!
爸爸還告訴我:“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的房門上還要掛艾草,求平安。而且這天還要吃很多帶黃的東西,比如:黃鱔、黃瓜、黃魚、黃酒等等。有些地方還有賽龍舟比賽呢!”
哇!端午節(jié)的風俗可真多,今天不僅品嘗很多帶黃的美味,還讓我明白很多知識,真開心!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一個紀念屈原、吃五黃和粽子的節(jié)日。
外婆前幾天包好了可口美味的粽子。有肉粽、白米粽、蜜棗粽,我最愛吃肉粽了。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了楚國投江而死,人們敬佩他,為了盡快把屈原尸體打撈上來,人們爭先恐后地劃船尋找,因為怕江里的魚餓了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粽子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的尸體。
晚上,外婆除了準備粽子,還準備了五黃。有黃魚、黃瓜、黃鱔、咸鴨蛋黃和黃酒。全家人在一起吃著美味的佳肴,開心地過端午節(jié)。
過端午真棒!因為有我最愛吃的粽子。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jié)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粽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藍、白、黑。媽媽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jié),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戴上它可以免除病患,健康長壽。她又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手腕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戴上后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里。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蓖ㄟ^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后又熟練地折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線繩捆扎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里,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粽子放到盤子里,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著盤子聞了又聞,著急的等待著粽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里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真好吃!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旁,爸爸又給我講端午節(jié)的來歷,還有其它的習俗。聽爸爸講完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知道了在這個節(jié)日里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jié)我不僅吃到了好吃的粽子,還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好開心啊!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當這個時侯,人們都是吃粽子、賽龍舟以此來慶祝。
大人們往住都會在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準備過節(jié)的食物和材料。比如包粽子,人們都會先去摘好粽葉,再一片片放在水里刷洗干凈。還要準備一些包粽子的.糯米,還有一大捆繩子,包粽子時要捆粽子。
到了這天,大人們都會圍在一起幫忙包粽子,他們邊包邊講一些家常話。有時他們還會來比賽,看誰包的多。包完了一串串粽子便放進了鍋里。等蒸好時散發(fā)著濃濃的粽香。孩子們的口水不知不覺隨著濃濃的粽香而流的滿地都是。
到了傍晚,小孩子們隨著家長去看賽龍舟。賽龍舟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好多觀眾都聚集在那里看賽龍舟,這舞龍舟場景真是驚心動魄。〈笕藗?yōu)檫x手喝彩鼓掌,時不時還為他們打氣加油。幾個小女孩則是把臉轉(zhuǎn)過去,不敢看這激烈的爭斗。賽龍舟那兒還有幾個擺攤的小販子正在推銷他們買的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則是爭先恐后地到那里買玩具和零食。
賽龍舟結(jié)束了,大人小孩們這都回去吃飯。飯桌上自然是擺了許多豐富的菜,因為每一次過節(jié),人們便會在吃飯時做許多豐盛的菜,買些飲料來慶祝過節(jié)。這一些飲料小孩子們最是喜歡了,一喝就能喝幾碗。
這就是人們慶祝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奶奶學習包粽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細繩、粽葉和調(diào)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奶奶先拿起一張粽葉,熟練地將粽葉卷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著,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jié)果!甭牭侥棠痰脑,我非常羞愧,臉紅得似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奶奶又耐著性子對我說:“天豪,別著急,左手拿住粽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粽葉,再用右手將它卷成一個漏斗形!蹦棠桃贿呏v解一邊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于將粽葉折成漏斗形了。接著,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將粽葉層層包裹、穿過粽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jié),這樣,一個不太似樣的粽子終于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奶奶還告訴我其他粽子的形狀和品種,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著,奶奶將粽子放進鍋里開始煮,等到屋子里飄滿了粽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粽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奶奶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著,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端午節(jié)作文08-04
端午節(jié)作文05-26
端午節(jié)的作文05-27
端午節(jié)日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