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作文【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獨立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獨立作文 篇1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那么在確定中,大家的生活會如何呢?
生活確定了,依賴的.心就會萌發(fā),所以大家要學會獨立,學會自主。有人會說:“不獨立有什么關系,依賴又為什么不可以呢?”當然,這取決與自己本身,怎樣的決定都是自己選擇,但是又有誰想做一個到了大學連襪子都不會洗的人呢?
想想自己,想想自己在家里,每當父母讓做家務,總是不做,甚至會大哭。這是什么?這就是依賴。當你痛苦時,你為何不想想難道父母能一直跟著你嗎?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你該怎么辦?你會后悔,后悔自己沒有在不確定中生活,沒有養(yǎng)成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但已經(jīng)晚了。
樹木不依賴育苗人,就會長成百年的參天大樹;學生不依賴老師,就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人如樹,在不確定中,才能磨練意志,才能成為有用之人。大家要從小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遠離依賴吧!
萌發(fā)的依賴之心會越變越強,讓你什么也不做,只有依賴了。如果在依賴之心剛剛產(chǎn)生時,一刀斬斷,那么你就會獨立,你就會為你的自主而感到擔心。
看!成功的輪帆就在對岸,如果再次依賴,那么河邊的小船就不會出現(xiàn)。
獨立作文 篇2
自從我讀了《學會看病》這篇文章后,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學會看病》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兒子生病了,作者為了鍛煉兒子的自理能力,讓兒子自己去看病。后來,作者的兒子學會了獨自去看病。
這讓我體會到了作為母親的作者很盡責,用心良苦的.教孩子,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作者不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的話,那么作者的孩子長大了就會依賴父母,無法自己照顧自己。
我也親身體會過這樣的事。上一年,我爸爸生病了,媽媽要和爸爸一起回家鄉(xiāng)治病,就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家里。媽媽摸著我的小腦袋,溫柔地對我說:“女兒,媽媽和爸爸可能要一個月才能回來,所以,你一定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甭犃藡寢尩脑,我點頭了。
在這段時間里,我學會了許多東西,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
我們從小就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學會獨立。就像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烏塔》一樣。課文中的烏塔十幾歲就獨自去旅游了,我很敬佩她。我們也要學習烏塔,學會獨立和自己照顧自己。
獨立作文 篇3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復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夾別人食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脫下的舊衣衫。
——叔本華
不同言論逐漸彌漫了當今社會,有各持己見的互不相擾,也有劍走偏鋒的針鋒相對。如何在取舍之間尋見正確的答案,著實要下一番功夫。你說,未必真,我說,未必對,他說,未必實。
關乎現(xiàn)下社會弊端的討論隨處可聞,新聞媒體網(wǎng)絡等介質(zhì)的發(fā)展推動了全民言論時代的到來。人們只要端坐小小機器前,手指輕敲鍵盤,就能發(fā)表自身的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表達欲,也尊重了所有人言論的自由。“網(wǎng)民”成了中國的第三方駐扎人群,這是時代的決定,無可厚非。但恰恰是這第三方的加入使得原本浮華的社會更加焦躁不安,人人都能說,也使得遲早會應了那句老話“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空間上的距離,認知上的距離,造成了言論上的距離,真實與虛假的距離。能佐證此觀點的`例子不勝枚舉,也就不再舉。
若是將與自身無多大關系的第三方撇置一旁,就還剩下一方朋友圈。換言之,就是第二方人群,通常所說的“你”。對于這些“你”所說的言語,我們通常報以更大的信任,至少說這話的人存在于面前切實可見,比起遠方的第三方空間看似要實在得多。因為作為生活的初學者,我們的一切認知來源于生活,身旁的朋友自然成了我們認知世界最為重要的渠道。透過他人的雙眼拓展自我,是不可置疑的生存法則,沒有任何人可以生活在自我的世界。我們又該懷著怎樣的心態(tài)對待這些“你說”呢?大多數(shù)人有自我的一套判斷標準,朋友或是親人在眼中或是心里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取九舍三。面對不同人的不同思維方式,我們無權(quán)干涉,更無法妄加評論。
反復玩味“他說”、“你說”,總有餐桌上被他人夾過舍之之物之感。這些取之于他人之物必將立足于他人。如此思考,慢慢產(chǎn)生了時間靜止,唯有我在的覺知。這種“覺知”讓我與現(xiàn)實拉開一段不小的距離,以至于使我有時間去想想語言本初的意義。
如若要談社會對“話語權(quán)”的隱形爭奪,則避不開對其本質(zhì)的解讀。語言文字自發(fā)明之始,就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想法的媒介。通過語言,內(nèi)心的想法得以表達,相對的,理解體會他人的心境也成為可能。語言的重要性從我們面對陌生世界的第一刻就開始體現(xiàn),廣義言之,哭是所有人的第一語言,也是生命最初的見證者。如若說是狹義的語言,從開始呢喃的“爸爸媽媽”,到最后的一句“再見保重”,語言無不是貫穿我們整個生命的東西。
既然語言有如此重要性,且按照耳聽八方而博見廣聞的觀點,我們確是該取萬家之言,方能知明而行無過矣。然而對于當今言論的方式,我卻要打上一個問號,駁了大眾的想法。
我并不反對“兼容并包”的理論,那又為何自稱為悖論呢?一是當今社會并未達到我們的理想的境地,二是不同的價值取向已經(jīng)偏離了是非觀判斷的本身。這恰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我說”在他人那會成為“你說”和“他說”的潛藏矛盾。除自身以外的空間有著鋪天漫地的言辭,到處充滿的是別人的想法。這些想法指引著你認識事物,而它絕非你內(nèi)心本真的想法。此類情況一多,就成了魯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論》中所說的“社會憔悴”。
其實,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還存在第一方人群,就是常常被我們忽略的自身。面對任何事任何人我們都會有自己想要表達的第一觀點,稱為“我說”。只不過這些最樸真的藏識,往往因為外界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而被掩埋。因為我們并非專家學者,有發(fā)言權(quán)卻沒有多少分量,既然言多必有失,那還不如沉默來得保險。于是隨意附和幾句,成了一個個“規(guī)訓個體”。
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曾在《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一文中提到,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養(yǎng)成“自由人格”。從自由人格認識到自我的獨特性,從而實現(xiàn)自我個性的超越。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為何我們身處社會卻可以不被其他言論所左右,具有自由人格的個體應該既存在于社會群體當中,同時也應該區(qū)別于社會共性。從“你說”、“他說”中擺脫出來,形成具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的“我說”。人只有完成兩層障礙的突破,才能超越自身,達到自由之境。
既然“我說”能培養(yǎng)“自由人格”,由此發(fā)展為“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那何必要將“我說”湮沒在“他說”、“你說”之后?自由是人的靈魂,也唯有自由之人方能成為世界的認知者、價值的判斷者和生命的締造者。
你說他說誰說
他說你說我說
我說他說誰說
誰說你說我說
管他誰說的
聽我們的
關于你說我說他說的討論到此作結(jié),以上言論,都是我說。
獨立作文 篇4
古往今來,涌現(xiàn)出諸多少年英才:曹沖六歲稱象,駱賓王七歲寫《詠鵝》,司馬光砸缸,少年孫堅智退盜賊……他們的故事不都反映其超乎常人的智慧么?我雖然是一位普通又平凡的小學生,但我也有自己的長處,且看:
我的母親是一位人民教師,在偏遠的太白島教學,每星期只回來一次,每當周日晚上,她又要回到自己的學校,我和她相處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天半。
我的父親是一名醫(yī)生,在向山人民醫(yī)院工作,早起晚歸,我只有吃晚飯時才能見上一面,有時他還要上夜班或者在外面吃飯,所以可能連晚上的這一面都見不到。
可憐的我只能跟爺爺奶奶生活,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半留守兒童”。
雖然沒人管我的學習,可我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可是名列前茅,所有的學習計劃都由我自己來安排。
每一年的三好學生,我都“榜上有名”。今年,我不僅成為了校三好學生,還獲得了“馬鞍山市三好學生”的榮譽。這個通知下來以后,老師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你真棒!爸爸媽媽不在家都能自己管好自己,自覺性也太強了吧!”我聽到了老師的贊揚,我心花怒放,笑出了聲。
你們別以為我只是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我還是一個十足的“體育健將”呢!
我是學;@球隊的一員,剛進入籃球隊,球就像一個淘氣的小孩,東竄西跳,我根本無法掌握它。可隨著時間的挪移,我的技術愈發(fā)爐火純青,我效仿偶像“三分王”——庫里自學的三分球,命中率奇高。逐漸地,我成為一名正式隊員,擔任控球后衛(wèi)一職。
學習可以讓我靜心享受書本的樂趣;一碰到籃球,我就搖身一變,成為體育健將,馳騁球場。本人亦靜亦動,你看到如此優(yōu)秀的我,會主動我為點贊嗎?
獨立作文 篇5
在大千世界里,每個人都生活在獨立中,比如:爺爺奶奶生病了,爸爸媽媽回老家去看爺爺奶奶了,自己一個人在家。自己上學、洗衣、做飯,每天晚上,爸爸媽媽加班,很晚才回來,你自己在家……
而我就是生活再住校中,小學六年級,我在正華外語學校上學,每兩個星期回家一趟,剛上學時,覺得學校里的一切事物都是好玩的,吃飯時在自己的班級排隊,幾點睡覺,睡覺時不能干什么,早上6點就要起來早自習、早上起來要把被疊好才能走。
剛開始學時,什么人都不認識,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課時只能跟同桌聊聊,下課時我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別的男生都是有說有笑。我記得剛開學時,我的嗓子就啞了,過了好幾天嗓子才好,我爸帶著我的奶奶來看我,我爸聽到我的聲音變了,為我怎么搞的,我回答嗓子啞了,怎么啞的,是不是跟同學吵架喊破了音,我說不是,我爸將信將疑的看著我,后來又給班主任聊了我的情況,然后帶著我奶奶回家了。
我的獨立生活就是這樣,獨立讓我懂得了勇敢、堅強與自信。后來我的小學生涯就這樣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上初中以來,爸爸媽媽工作越來越忙,能照顧我的時間越來越短,但因為我小學住過校,所以我都是一個自己照顧自己,但順便我也會幫助爸爸媽媽的哦。
【獨立作文】相關文章:
獨立的作文11-05
獨立作文09-08
渴望獨立作文11-24
有關獨立作文06-22
依賴與獨立作文11-04
關于獨立作文11-07
實用的獨立作文09-13
【優(yōu)秀】獨立作文09-17
(熱)獨立作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