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端午節(jié)作文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作文1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相傳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咸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制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里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咸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jié),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干凈,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jié)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jīng)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jié)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xiāng)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fā)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zhì)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劃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qū)的河西鄉(xiāng)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端午節(jié)作文2
我小的時候十分的期待端午節(jié)的來臨,那是因為我很佩服屈原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zhì),因此他在中國十分的出名,古代的帝皇為了紀念他把端午節(jié)作為一個節(jié)日專門去紀念他,這讓我看到了古代的帝王還是很重視賢臣的。我喜歡端午節(jié)不僅僅是因為我能夠從中學(xué)到了許多的知識了解到了越多的歷史。
每到端午節(jié)母親都會花一個小時來給我講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故事,雖然每年我都會聽到這個故事,但是我從來都不會感到厭煩,而是對屈原生活那個年代產(chǎn)生了更多的遐想,母親年輕的時候不會包粽子,但是我特別的貪吃,特別的愛吃粽子,非要母親給自己買,母親為了節(jié)約點錢,便學(xué)習起了包粽子,就是為了滿足我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都會在端午節(jié)快要來臨的時候,人們正在忙碌的時候去給他們搗亂,有時候會入迷的看著他們包什么粽子餡,要是被我這貪吃鬼看上了的粽子,我就死活賴在他家不走了,除非給我一個吃解解饞。每次吃粽子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母親給我講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個熱愛國家的愛國勇士,是人民的英雄,更加是我的偶像,他生活在他的那個年代遭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可是他一樣那么的堅強,讓我特別的佩服,屈原還是我的偶像,所以在端午節(jié)那天我會吃許多的粽子來紀念他。
我還記得在端午節(jié)我會洗一次澡,那是一次特別的澡,那些水是用藥草泡過的',母親每年都要求我去洗這樣的澡,我心里可是十萬個不愿意啊,除非在洗澡的時候吃著粽子才行,母親拿我沒辦法,就答應(yīng)我這樣洗澡的要求,我永遠都忘不了一邊洗澡一邊吃粽子的那些童年回憶,我一不小心沒那穩(wěn)就把粽子給掉洗澡水里了,我還因為那一件事哭鬧了好久呢!
在我的端午節(jié)里,一定要吃粽子,不管怎樣我都要為屈原做一些事情,畢竟父母和老師教導(dǎo)我不能浪費糧食,所以我不能夠像古代那些紀念屈原的人一樣,把粽子扔海里,但是我能夠把粽子扔我的肚子里,那樣就算是對屈原的紀念了吧!端午節(jié)吃粽子,為了我的偶像。
端午節(jié)作文3
“端午節(jié),艷陽照,家家戶戶插艾蒿;掛絲絨,戴香包,紀念屈原永記牢!边@首童謠描繪了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端午節(jié)不僅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有戴五彩繩的習俗。這一天上午,媽媽和我一起做五彩繩。我把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五彩線五顏六色,有檸檬黃、西瓜紅、淺粉、葡萄紫、孔雀藍。媽媽把五彩絲線分成四股,編織成發(fā)辮的樣子,又根據(jù)我的手腕的粗細截了長短,打了結(jié),一根亮閃閃的'五彩繩就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了。為了把五彩繩變得更漂亮,我錦上添花,把幾個金色的小鈴鐺綴在了五彩繩上。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我把漂亮的五彩繩戴在手腕上,情不自禁地在屋里翩翩起舞。小鈴鐺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好像也在慶祝這美麗的節(jié)日。
做好五彩繩,又吃了奶奶包的紅棗蜜粽,下午,我又和爸爸一起去鹿鳴湖看賽龍舟。
比賽現(xiàn)場真熱鬧啊,人山人海。鹿鳴湖碧波蕩漾,遼闊的湖面上漂浮著兩條長長的龍舟,里面坐著兩排隊員,分別是紅藍兩隊。船頭上各站著一個人。爸爸告訴我,那是擂鼓助威的。
緊張的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開始了,兩隊隊員意氣風發(fā),一隊奮力加速前進,另一隊不甘示弱,奮勇爭先。動作整齊劃一,兩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船像箭一樣地沖向前方。船頭擂鼓的揮動雙臂,恨不得把鼓皮敲破,湖岸上的加油聲一陣高過一陣。最后,紅隊率先到達了前方,岸上立刻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美好的端午就這樣在精彩的龍舟比賽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正陽節(jié)、龍舟節(jié)……
之所以有了端午節(jié)是因為在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他心懷國家,正直大義,常常被一些小人陷害,那些小人在楚懷王身邊誣陷屈原,使得楚懷王不再信任這位忠臣,最后把他流放到了城外。被趕出家鄉(xiāng)的屈原,看到祖國山河破碎,心里悲憤交加。于是綁上石頭縱身跳入汨羅江中。老百姓知道后紛紛劃船打撈屈原的尸體,撈了好久還是沒有撈到,老百姓們害怕小魚和小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把自己家用米包好的粽子紛紛投進河里,想讓小魚小蝦吃掉這些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
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便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也由此而來。
在我的家鄉(xiāng)涇川,端午節(jié)最流行的習俗除了吃粽子,就是帶荷包了。在每年端午節(jié)的前夕,縣城街道會有很多賣荷包的攤點,與其說買,看荷包倒更讓人樂在其中。荷包精美、種類繁多,有機器制成的還有純手工制作的`。媽媽每年最喜歡帶著我去看一位老奶奶的純手工荷包了,憨乎乎的小老虎、栩栩如生的蛇蝎、金絲線勾邊的公雞、繡著五毒的青蛙……她說這種手工藝品以后就會慢慢失傳,所以顯得格外珍貴,每年去我們都會挑一些買回家珍藏起來。荷包寓意驅(qū)邪保安康,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大清早就會為我們姐弟三人準備好要帶的荷包和五彩花繩,希望我們平安快樂地成長。
端午節(jié)還有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等習俗。隨著時代發(fā)展,粽子也變得形式多樣,豆沙陷的,紅棗陷的,蛋黃陷的,肉餡的……應(yīng)有盡有。掛艾草對于我來說就更神奇了,聽大人們說,小小一捆艾草放在門口竟然可以防蚊蟲,去毒氣?磥磉@萬千世界,我需要學(xué)習和了解的常識還有很多呢。
端午節(jié)讓我們了解到了偉大的屈原,還在每年過節(jié)的時候掌握到了更多端午節(jié)的習俗,更多地是感受到了親人的關(guān)愛和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我喜愛節(jié)日,更喜愛這樣充滿儀式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作文5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
所有大街小巷都沸騰起來了,有賣香囊的,賣艾草的,還有賣五色線的。俗話說的好,屋上綁艾,家家有愛。于是我家到處也都放上了艾草。媽媽還買了一些五色線,戴在了哥哥姐姐和我的.手上。
今年的端午氣息,老家最旺,和一家人團團圓圓吃粽子,那才叫艾。所以我們決定去奶奶家過端午。
一路上鳥語花香,果實累累。到了,我下了車,便向家門奔去。爺爺奶奶在看電視,聽說某地又新增確診病例23例,不會吧!病例又增加了這么多,看到這兒,我才想起自己又忘戴口罩了。唉,我真是大馬虎!
中午,爸爸媽媽準備包粽子,我也想包一下試試,可媽媽說我還不能包粽子,因為我太小了。爸爸比較善解人意,說:她想包就包吧,小孩子手巧,說不定能比咱們包的還好。于是我就加入了包粽子團。
首先,準備一張方形的粽子皮,然后把糯米平鋪在上面,再放幾;ㄉ,可花生到底放幾顆呢?我不太愛吃花生,那就不放了吧。然后再放兩顆蜜棗,這樣口感吃起來甜絲絲的更符合我的少女心。最后再放一層糯米。開始包了,先將長的那兩邊往里包一下,再把上面短的一邊往下折,然后翻個面,用繩子固定好粽子葉?吹桨职謰寢寢故斓氖址ǎ野侔懔w慕,可我還是第一次包。繩子一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我那個有點拙態(tài)的粽子,心里歡喜著:我會包粽子了!我屋里屋外的跑著,看見人都指著我的粽子說:看,我自己包的粽子!人們都連忙夸贊:妞妞會包粽子了!我快樂地回了家,爸爸說:要上鍋蒸了,把粽子給爸爸好不好?我這才戀戀不舍地把粽子給了爸爸,然后去看電視。
不知不覺中,粽子蒸好了,爸爸把我包的粽子放到我的碗里,那粽子白白的,像個白胖子,吃一口糯糯的。
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端午節(jié)作文6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粽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
可是,我卻并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
人們,正是因為他的才學(xué),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歡,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終。
雖說,他是為自己抱憾,為自己的才華無人應(yīng)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為正確嗎?
“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
縱使他一心為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
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么一心一意為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么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
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對于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于他對于種種打擊后的'放棄。
跳江代表著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云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么,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
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yè)?
即便跌倒了一次,也要再次的爬起來,跌倒兩次,那就第二次爬起來……跌倒一百次,就要有第一百次的爬起來。
因為相信,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成功。
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著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著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贊揚著他,但是,我贊揚他的忠心為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端午節(jié)作文7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jié)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nóng)歷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粽子。將粽葉備好,洗干凈,與粽子放在一起,之后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粽子,一般有甜咸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咸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著奶奶學(xué)包粽子:先將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粽葉,接著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后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后用粽繩把粽子給捆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粽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粽子出鍋后,再把粽葉給扒開一看,那包著紅燒肉的,粽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鑒;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粽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jù)說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里用來洗澡。
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劃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沖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guān)系,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chuàng)佳績。一次比賽的結(jié)束后,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fā)揚光大并一脈傳承!
端午節(jié)作文8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許多風俗習慣如: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除夕要掛燈籠、放鞭炮、貼春聯(lián)、貼福字,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當然還有很多,但我最喜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一般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包粽子,一個是吃粽子,還有一個是觀看賽龍舟。
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準備玉米葉、糯米、蜜棗、紅豆沙、線。首先把糯米和玉米葉清洗干凈,然后分別放入兩個干凈的盆中,人們又準備了一個勺子為的是在包粽子的時候盛糯米和紅豆沙更方便衛(wèi)生一些。
所有的材料已經(jīng)準備齊全了,人們開始包粽子,先把玉米葉弄出一個像甜筒一樣的形狀然后再向“甜筒”中放入少許糯米,然后放入蜜棗、紅豆沙(作為它的夾層)。放好以后再放一些糯米,把放好的餡料蓋住,用多余部分的玉米葉封口,封好以后用線繞封好的三角玉米葉圍上幾圈,再打個結(jié),第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心靈手巧的人們手不停的動著,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聲音,不一會粽子就全做好了。
人們把已經(jīng)包好的粽子放入了鍋中,蓋上了鍋蓋,準備蒸粽子。
現(xiàn)在人們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觀看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人們簇擁在一起,臉上寫滿了緊張。選手們個個神彩飛揚,身強力壯,當槍聲響起的'時候場面更是熱鬧的不得了。龍舟上的鼓手鼓足了勁雙手拿著鼓錘有節(jié)奏的打著鼓為隊友加油,劃舟選手真叫一個一鼓作氣,配合的十分默氣,突然隨著現(xiàn)場一陣接一陣的掌聲中冠軍誕生了,現(xiàn)場隨即爆發(fā)出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正好,這時粽子也好了,人們美滋滋地品嘗著今天的成果。
我最喜歡熱鬧的端午節(jié)了,你們呢?
端午節(jié)作文9
馬上就要放端午節(jié)的三天假了,每個人都暗自叫好。我卻坐在椅子上深深地擔憂。有一次我們上口語課,外教問我們喜不喜歡端午節(jié)。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喜歡!”原因是作業(yè)會很多。有個同學(xué)還加了一句:作業(yè)多得像山一樣。
還好,作業(yè)并不是非常多,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陰天也變成了晴天。
回到家,媽媽正在包粽子。像以前我都是只吃不包。而媽媽今天卻讓我跟她一起包,由于心情好,我便爽快地答應(yīng)了。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小故事:楚國大臣屈原受小人誣陷跳江自殺,人們?yōu)榱瞬蛔岕~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便用粽葉包著糯米煮熟之后投入江中。這也是粽子的由來。
我不會包粽子,包一個粽子就跟打仗似的。我拿起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再笨手笨腳的,包成一個類似圓錐的東西,用勺子將糯米、肉和一些食材都包在一起,成了一個近似圓錐體的東西。最關(guān)鍵的一步到了,用線將粽子扎起來。我看了一下自己花了幾分鐘包出來的粽子,真擔心米會露出來。我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這慘不忍睹的畫面。我猶豫了一下,之后就將粽子牢牢抓緊,再用空出的一只手去扯線。這里綁一下,那里又捆一下,總算是綁結(jié)實了。還好米沒有露出來,我還真有點佩服我自己了。我用剪刀將線剪斷,然后打了一個結(jié),這才算完事。我看了一下手中的杰作,也不知哪來的自豪感。
我正打算再包一個的時候,媽媽已經(jīng)全部包完了。我將媽媽包的粽子和自己包的“丑八怪”放到高壓鍋里去煮,熟了之后再一起放入冰箱。綠色的粽子外表是綠色的粽葉,里面包著的'是深黃色的糯米,再里面含著的是人們對屈原的敬佩和對他死的惋惜。
端午節(jié)作文10
端午節(jié)在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他在不同的地方名字也有變化,有的地方稱為端陽節(jié),有的稱為龍舟節(jié),還有的稱為詩人節(jié)等。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而設(shè)立的,關(guān)于節(jié)日的由來,就讓我來跟大家說說吧。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dǎo)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在被趕出都城流放的'情況下,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舍自己的祖國,于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汩羅江。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也有很多習俗哦,掛艾葉就是南方必不可少的習俗,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認為它是一種可以治百病的草藥,插在門上祛除各種毒害,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吃粽子,賽龍舟也是端午的重要習俗之一。
除此之外,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美食,比如粽子和五黃,粽子是家家戶戶都會包的,準備一張粽葉,先將粽葉卷一卷,成一個漏斗型,根據(jù)粽葉的大小往里面放入糯米,然后將粽葉翻過來壓下去,兩邊收口,再剪去多余的粽葉,最后用粽繩綁好,美味的粽子就包好啦!而五黃呢,分別是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和雄黃酒,五黃可以更好地驅(qū)毒辟邪。
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你們知道了嗎?
端午節(jié)作文11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jié),根據(jù)傳統(tǒng),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看龍舟賽。
包粽子
端午節(jié)早上,奶奶和媽媽就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紅豆、糯米、肉、粽繩。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交叉放,卷成一個洞口,把紅豆、糯米、肉混在一起,放入合適的材料,把接口處的兩頂端的粽葉蓋好,用手拿緊,再拿出一條粽繩熟練地繞來繞去,接著把粽子綁緊,打上一個結(jié),做好了一個,奶奶和媽媽又接著繼續(xù)做。我看完后,覺得挺簡單的,也學(xué)著做起來。我也模仿著奶奶一樣,把粽葉包成個小洞,然后把材料放進去,可是,由于我拿得太緊了,材料從口里漏出來了,搞得滿桌子都是。我并沒有泄氣,我又按剛剛的做法做,這次我可小心了,手的力道不輕不緊,再拿起粽繩慢慢卷,最后打上個結(jié)就ok了!我把包好的粽子給媽媽看,媽媽說不錯,雖然丑了點。我聽后,笑了。
吃粽子
包好粽子后,奶奶就拿去煮。大約十分鐘后,煮好了,奶奶端著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拿起我包的粽子咬一口,好好吃!
賽龍舟
吃過粽子,我們?nèi)胰ソ鹕碁晨促慅堉。到了金沙灣,已?jīng)開始賽龍舟了,只見有許多條龍舟在海面上有秩序地劃,每條龍舟上都有22個人,分別在兩邊劃槳,“一二一,”他們在龍舟上邊劃邊整齊地喊著,圍觀的人們都在為他們的表演而喝彩。龍舟上擂鼓的`叔叔敲得更響了,回聲響徹海上,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旋律。
賽龍舟結(jié)束了,但人群還在回味著剛剛賽龍舟的情景,我們都很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鞭r(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把買來的艾葉掛在門上,人們還會吃五黃。
一大早,我和媽媽準備了一些粽葉、蜜棗、五色線和糯米要包粽子。媽媽在做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她把干粽葉放進鍋里煮了一會兒,又燜了十幾分鐘,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要把粽葉煮一下呢?”媽媽對我說:“這樣可以使粽葉很快變軟。”然后又把粽葉撈出來,放在清水里一張一張地洗干凈待用,接著又把糯米淘干凈。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包粽子了,我也跟著媽媽一起學(xué)學(xué)包粽子。
媽媽最拿手的是包長粽,她包的粽子個個大小均勻樣子好看。媽媽先拿了三張粽葉頭尾相向重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進漏斗里,然后塞進去一顆大大的蜜棗,又在上面用米填滿,接著只見媽媽左折折右折折三兩下就把粽子包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線把粽子緊緊地纏繞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媽媽包起來很容易似的,也拿了幾片粽葉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一開始還是蠻順利的,當我把漏斗做好,米和蜜棗都放好準備包起來的'時候,米就從兩邊不停地往下掉,怎么都弄不好。媽媽對我說:“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闭f完,就手把手地一步一步教我做,可是我包的不是米會漏出來,就是松松垮垮的,不像粽子,一綁線就全散架了,看來包粽子真的是一個技術(shù)活呀!最后我以失敗告終,想著還是等著吃現(xiàn)成的吧!很快,媽媽把粽子全包完了,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大約過了三四個小時,粽子熟了,滿屋子的粽子香味一串串都帶著水汽,香噴噴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抓起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jié),吃著美味的粽子,聽著媽媽講這些習俗背后的故事,我覺得特別快樂!
端午節(jié)作文1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記得今年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一家?guī)г谥途G豆糕去外婆家過節(jié)。
一走進外婆家的門,就看見外婆正在和面,我奇怪地問:“外婆,今天是不是要吃手工面?”外婆笑著說:“不是,今天是端午節(jié),外婆想做幾個“面花”給你吃。”““面花”是什么?”““面花”又叫“巧姑”,只有心靈手巧的姑娘才能做出又漂亮又松脆的“面花”!蔽乙贿吪氖,一邊連聲說:“好哇,好哇。今天我也來做“巧姑”。”
不一會兒,外婆把和好的面團放在桌子上,并拿來搟面杖,把面團搟成一個大大的麥餅。媽媽拿來菜刀,把麥餅切成一個個邊長約為一分米的`正方形。外婆把正方形對折,折成一個個三角形,外婆再拿來一把剪刀,在三角形上剪上 5 、 6 刀。只見外婆把三角形上的細面條左邊翻一條,右邊翻一條,不一會兒就翻出了一朵朵的花兒。沒通過外婆同意,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來一片三角形的面,拿起剪刀“啪啪”地剪了幾刀,學(xué)著外婆的樣翻出了一朵花。
翻完了,外婆把“躺”著的“面花”放進熱騰騰的油鍋里,鍋里響起一陣“滋滋滋滋”的聲音,并且出現(xiàn)了許多小泡泡,慢慢地“面花”的顏色逐漸變深變黃了,最后變成了金黃色。外婆就把“面花”撈了起來,一陣香味迎面撲來。我忍不住拿起一只連燙也顧不得把它塞進嘴里。。≌媸怯窒阌执,一只還沒吃完,又拿起另一只,我突然發(fā)現(xiàn),“面花”分明像一只小鳥,我說:““面花”像一只只小鳥!蓖馄耪f:“沒錯,有的地方叫“麥鳥”!
那一天,外婆還為我包了粽子,染了幾個紅雞蛋,最有趣的是媽媽用彩線為我編了幾只小袋子,把紅雞蛋放進小袋子里就成了一種特殊的香包,外婆把它掛在我脖子上,說可以驅(qū)鬼辟邪得健康。一聽可以驅(qū)鬼辟邪,我連忙拿起一只就掛在爸爸車里的反光鏡上。
這天,我們帶著自做的香包,帶著一路的“平安”,帶著外婆的期望回了家。
端午節(jié)作文14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八龔幕髁导氂耆缃z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jié)的贊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佳節(jié),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佳節(jié),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nóng)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xué)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逼潢噭菘膳c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xiāng)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jīng)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fā)酵。里面放6樣?xùn)|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倍宋缇七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我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15
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每到這一天,熟悉的兒歌總會回蕩在耳畔:“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過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粽子要在端午的前一天下午包好。粽葉、竹葉還有裹粽子的菖蒲葉子要在鍋里煮一下。煮好的葉子不再青翠欲滴,而是變得結(jié)實柔韌。單是粽葉的香味就已經(jīng)讓人垂涎三尺了。
媽媽會包多種口味的`粽子,糯米餡的、鮮肉餡的、蜜棗餡的、麥仁餡的、紅豆餡的……有時媽媽還會包雜糧餡的,就是各種米、各種豆、各種干果混合著包在一起,五顏六色的,像是一個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覽會。心靈手巧的媽媽包起粽子來是又快又有型,左手托著粽葉,右手撈起一把米,放在粽葉中間,箬葉的,媽媽會包成“磚頭形”、“元寶形”,竹葉的,媽媽會包成“三角形”都用細長的菖蒲葉子纏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會緊致有彈性。
粽子要在大鍋里煮一夜。
端午節(jié)的早晨,會早早的被媽媽叫醒,媽媽要在我的手腕上裹五絲,就是用黑、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絲線編織而成。洗臉水是媽媽煮粽子的水,褐色的、散發(fā)著粽子的香味,洗完臉上滑滑的。
待媽媽打開鍋蓋,滿屋都彌漫著粽子的清香,讓人聞了禁不住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撒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甜甜糯糯的,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每每這時,媽媽都會給我講屈原的故事,而我總是百聽不厭,懷著對屈原的敬仰,咀嚼著分外香甜的粽子,我更加喜愛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端午節(jié)作文05-26
端午節(jié)的作文05-27
端午節(jié)作文08-04
端午節(jié)日作文11-24
端午節(jié)作文06-12
端午節(jié)的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