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終人不散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曲終人不散作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曲終人不散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與戲曲的情緣大抵緣于我的爺爺,每次回憶,腦海里都會浮現(xiàn)這樣的畫面:旖旎的夕陽下,爺爺安詳?shù)靥稍谇嗵僖紊,閉著眼,哼著曲,靜靜地享受夕陽。
爺爺愛戲曲,愛到癡狂,只要有爺爺駐足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段段鏗鏘有力、富有節(jié)奏的曲子。我依稀記得,爺爺唱曲時,渾濁的雙目也閃著光亮,身體也會隨著節(jié)奏不停地變換動作,水袖翻飛,快步輕移,曲聲婉轉(zhuǎn)。爺爺極是認(rèn)真,花白的胡子隨著那或沉郁或悲憤或激昂的情緒,最后停在那一曲終了,融在斜斜的橘黃色的余暉里,流下渾濁的淚……
爺爺對京劇的滿腔熱情也潛移默化了我,有時爺爺在唱曲時我也會云里霧里地哼上幾句。我哼的自然是南腔找不著北調(diào),我也對不上詞,就“烏啦烏啦”哼著玩兒。每每這時,爺爺總會撫摸著我的小腦袋,甚感欣慰,滿足地笑著。盛夏的夜晚,爺爺和我會在老槐樹下納涼,夏夜的風(fēng)別具清涼,似乎攜著遠(yuǎn)處的荷香,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正應(yīng)了“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爺爺搖著蒲扇幫我驅(qū)趕蚊蟲,和我說他小時候的事。
我猶記得爺爺說過,曾祖父那時就是唱京劇的,爺爺從小是聽著他父親的戲曲長大的,那時候爺爺為了去看難得的京劇,深夜里一個人偷偷劃著小船到另一個莊子看戲,有時候劃得慢了,到達(dá)時曲已終了。我趴在爺爺?shù)耐壬下牭贸錾,不知為何,聽爺爺說時,腦子里竟浮現(xiàn)出了小小的木船,靜謐的月色,平靜的湖水,兩岸的螢火蟲,還有美味的茴香豆……
時光荏苒,我和著爺爺唱的戲曲慢慢長大,不知不覺竟也會像模像樣地唱上幾句,甚是灑脫。可時光是無情的,它讓你變成小大人,也必定會帶走些什么。于是,在那個飄著細(xì)雨的深夜,一曲終了,爺爺也追隨著幽婉深沉的余音去了。爺爺?shù)囊簧颇且磺﹦,時而節(jié)奏舒緩,時而明朗輕快,時而凝重穩(wěn)健,時而肅穆激昂。爺爺?shù)囊簧,有戲曲伴隨著,且行且賞,且賞且唱。
在爺爺逝去的那個夜里,我呆呆地佇立在雨幕中,淚水雨水交織在一起,卻隱約聽到從遠(yuǎn)處飄來的曲段:“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爺爺?shù)碾p臂依舊強(qiáng)硬有力,每一步都穩(wěn)健到位,雙目依舊炯炯有神?v是時過境遷,咿咿呀呀的唱腔和戲中故事會伴著爺爺,永不孤單。
爺爺逝后,院里再也聽不見那渾厚流暢的戲曲,空蕩蕩的,徒留惆悵。只是記得在某個清晨,當(dāng)我走到那顆老槐樹下,似乎又聽到了那擲地有聲的戲曲,而我也想起了爺爺?shù)男δ樅湍呛贸缘能钕愣埂?/p>
京劇是爺爺?shù)难},是祖祖輩輩一直用心呵護(hù)而傳承下來的精髓,而我,也要把這融進(jìn)爺爺靈魂的戲曲一直唱下去,一曲終了,余音仍在,人未還。
【曲終人不散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曲終人不散作文06-22
曲終人未散作文03-09
曲終,人未散作文06-20
曲終人未散作文10-10
曲未終人已散作文04-01
曲未終而人已散作文05-22
曲未終,人已散作文09-28
曲終人未散高一作文01-08
曲終人未散作文800字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