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節(jié)作文集錦六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jié)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jié)作文 篇1
再過幾天就是重陽節(jié)了,本周回家我打算幫媽媽做一件事——做蛋炒飯。
我先開火,把鍋里的水燒開,然后我在鍋里放些油,打兩個雞蛋放在鍋里,再把飯放在鍋里炒一炒。最后出鍋時聞著有一股怪味,我覺得有點兒糊,媽媽卻說大老遠聞著就很香。
我盛好飯,端到媽媽面前,“媽媽,請您享用!”我說。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我這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個優(yōu)秀的女兒!”言語中我看到媽媽的眼中閃著欣慰的淚花。
美好的'一天,感恩使我們的內心充滿喜悅。學會感恩,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一點一滴都是那么美好!
重陽節(jié)作文 篇2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佳節(jié)——重陽節(jié)。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這個特殊的日子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放學一到家,我正遇外公出門散步回來。這時,一個念頭在我的心頭閃過:今天,我要為外公做件事,以聊表我對他老人家的一份孝心。
忽然,外公腳上的那雙鞋映入我的眼簾。只見上面布滿了一層密密的塵埃,像一堆成群結隊的小臟蟲肆無忌憚地駐扎在外公的皮鞋上,正貪婪地啃嗜著它原有的光潔。見此,我靈機一動,現(xiàn)在我要做一回小小擦鞋匠,幫外公擦鞋!主意一定,我趕緊扶著外公在椅子上落座,鄭重其事地對他說:“外公,您坐好,我要給您的鞋子干洗一下!”外公笑盈盈地看著我,樂呵呵地說:“我外孫勤快咧!”我笑而不答,立馬干起活來,接著,我便“請”來了擦鞋“大將軍”——抹布和“小部將”——刷子和鞋油,準備向那群來勢洶洶的“小臟蟲”發(fā)起挑戰(zhàn),志在把它們一舉殲滅,還皮鞋锃亮的容顏!
我先蹲下來,派出“大將軍”抹布勢如破竹般全方位“斬殺”著鞋面上的灰塵,只見抹布在鞋面上風馳電掣般飛速奔跑著,一眨眼的'功夫,那些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的“小嘍啰”全部被斬盡殺絕,消失殆盡。接下來輪到“小部將”刷子和鞋油聯(lián)手登場了,我把牙膏似的黑鞋油小心翼翼擠了一小攤在刷子上,拿起刷子從鞋后跟一直擦到鞋尖,從頭至尾360度全面仔細地擦著,一點細節(jié)也不放過。我越擦越起勁,只見手中的刷子一會兒以飄逸的舞姿跳著倫巴,一會兒又以矯健的身姿玩著輪滑,不知不覺,鞋面已變得油光瓦亮。
最后,我又使出“大將軍”抹布再次大顯神威,來了個錦上添花之筆,拿著它沿著鞋面徹底巡邏掃蕩了一番,從頭至尾又來回擦了一遍,這時,鞋面上的的鞋油分布更均勻,外公腳上的鞋子被我擦得是那叫一個光亮如新!見此,我不禁開心地唱起來:“我是一個擦鞋匠,擦鞋本領強,擦的這雙大鞋子,真的很漂亮……”
再抬頭看外公,他的臉上早已樂開了花:“我外孫越來越懂事了,還會幫我擦鞋呢!”雖然此時我腰酸手麻,但見外公高興得笑逐顏開,我著實感到了累并快樂著!
今年的重陽節(jié)讓我過得很充實,很完美!我決定要用我的實際行動做一個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好少年,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
重陽節(jié)作文 篇3
今天是重陽節(jié),也就是“老人節(jié)”。老師讓我們在這一天和父母一起做家務活,體會一下父母的辛勤勞動和付出。
開始咯!我先掃地,一只手揣著掃帚,一只手拿著簸箕。掃帚在地板上發(fā)出輕微的“沙沙”聲。很快,灰塵和垃圾堆成了包子大小。把灰塵和垃圾掃到簸箕里,倒進垃圾桶就大功告成啦!可我對一些冥頑不靈的家伙毫無辦法:怎么掃都掃不進去,好像小朋友玩滑滑梯一樣。媽媽見我焦急的樣子,對我說:“兒子,我來幫你,你看仔細哦!敝灰娝笫殖拄せ沂帜脪咧,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朝那些灰塵橫掃過去,把灰塵拍到了簸箕邊沿,再猛地把簸箕向上一抖,就這樣,我毫無辦法對付的.灰塵就被媽媽輕松降伏了。原來掃地還需要那么多技巧和功夫呀!
接下來就是拖地了,我先把水桶裝滿水,把拖把浸到里面,用力一攪,再把拖把的白布條絞成一個白麻花。然后,我像個畫家拿著拖把在地板上“亂涂亂畫”,還一邊哼著跑調的歌謠享受于其中。完全沒有注意到有些地方根本沒有拖到,有些地方還淌著積水。為此,爸爸還特意教我怎樣才能把拖把更快擰干,拖把的布條沾多少水才適合拖地,并親自示范給我看。最后,我終于掌握了方法拖完了地,累得我滿頭大汗。
看著經(jīng)過努力而變得光潔一新、窗明幾凈的家,我不禁感慨萬千:“我才做了一天家務,就累得不行,那天天做家務的爸爸媽媽呢?”他們在工作繁忙之余,既要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又要完成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務活,可想而知,是多么辛苦!從現(xiàn)在起,我們是不是應該經(jīng)常幫助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做個懂事的孩子?這一刻,我真正明白了老師“布置作業(yè)”的意義,讓我們“百善孝為先”吧!讓父母過一個愉快的重陽節(jié)吧!
重陽節(jié)作文 篇4
重陽節(jié)回了趟寧化。
堂哥知道我到寧化了,打電話讓我去喝兩杯,說我父親也在。
中午辦完事情,我過去,叔公和叔叔也在。堂哥硬是要我喝兩杯,拒絕不掉,坐下來喝上了。
堂哥開了一瓶高度的,給叔公和叔叔的杯子里加了一點兒,大概還剩下九兩,三杯五杯下去,一瓶酒都倒我這里了。
一家人高興,撞上了節(jié)日,我也就放開了。長這么大,還真沒在重陽節(jié)跟老人家喝過,借堂哥家的酒,也算是彌了這個缺。
傍晚,同學又打電話叫吃飯,我說不去了,他說有事找我,非得要我去一下。去了又是喝酒,架不住,又分了一瓶半斤的。
父親在堂哥打電話問我回不回家,酒桌上一陣乒乒乓乓的,我躲到一邊,說回去,我讓父親等我,我這邊結束了一起回去。
和同學吃著飯,一看時間九點多了,父親的電話又來了。這一次我拿起包,無論如何不留了,我說父親還在外面等我。
父親騎了摩托車,我到的'時候他正在穿衣服。寧化的夜已經(jīng)涼了,父親那衣服是跟親戚家借的。父親看我穿著短袖,問我會不會冷。我說不會。坐在父親身后,我又拉緊了背包,縮在一團,靠在父親背上。
回鄉(xiāng)下的路上沒有別的車子,父親沒有騎得很快,只是風有些大,父親在前面說話,我只能湊到他肩膀才能聽清。我和父親閑聊著,騎了半個多小時才到家。
我回到家里,母親還沒睡,她拿出來幾個柿子,讓我吃個。一路吹著風回來,我身上凍得發(fā)抖,我說不吃了,吃不下。
我進到廚房看了一眼,又坐到客廳里,打開電視,父親和母親坐不住,先去睡了,母親又叫我早點睡,別看到夜深。我說好。我走到外面看了一眼,別人都入睡了,村子里就我們家還亮著燈。這村子就剩些老人,和我爸媽那樣的,要不是我回來,父親和母親也早該睡著的。
我把電視聲音關了,躺在沙發(fā)上,隨手拉過被子蓋在身上,也漸漸睡去。
許是吹了冷風著涼了,夜里醒過來,吐得難受,把母親吵醒了。她到客廳來,看我還在吐,到廚房給我倒了一碗開水。我說沒事,晚上只吃菜喝酒,胃里空的,是餓了。
喝了開水,我先躺下睡了。還是發(fā)冷,又醒來,抱著垃圾桶又吐了。這一次把父親吵醒了,他走到客廳門口,探頭進來。
我蒙蒙地看著他。
父親說我就是喝多了,他叫我以后別再喝那么多酒了。我也不認,我說是著涼了,渾身冰冷的,可能發(fā)燒了。
父親沒再說話,走開了。我呆坐了一下,也不知道是醉了還是真的著涼引起的,一個人無助得開始害怕......
坐了好一會兒,我剛躺下,聽得父親的房門開了,我坐起來,父親剛好進來。他抱了一床棉被,我說不要了,父親不聽,又鋪到我身上,他說,以后少喝點酒。
父親該是知道我不是醉的了,只是他不說出來。
父親在我額頭上摸了一下,轉身走出客廳。我看了一下手機,又看了窗戶外面,天還早,還是黑漆漆的。
重陽節(jié)作文 篇5
爸爸媽媽總是在天才剛剛亮的時候就起床,為我準備上學要帶的東西,然后喊我起床。每次當我放學回家時,餐桌上已經(jīng)擺著我愛吃的飯菜。晚自習放學后,那一盞昏暗的路燈下,我總能看到爸爸、媽媽的身影。
我知道爸爸媽媽為我付出了多少,我卻總是忽略了他們的付出。我不知道他們在聽到我的一句“你們根本就不愛我”之后,會有多么的`傷心。雖然我是那樣的任性,那樣吝嗇于對他們付出我的愛,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疼愛我,清楚的記著我的喜好;看我的表情就能了解我的心情,一絲一毫的情緒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應該感恩;父母悉心照顧我們,應該感恩。然而“感恩”不是對嘴喊出來的,而是要體現(xiàn)在行動中,我們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重陽節(jié)作文 篇6
有人喜歡春節(jié),有人喜歡端午節(jié),還有人喜歡中秋節(jié),可我卻與他們不同,我喜歡重陽節(jié)。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它是我們漢族人民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今年的重陽節(jié),我們家也過得很有意義。這天,我剛起床,只見桌子上已經(jīng)擺著兩塊圓圓的、厚厚的糕點,見我一臉的疑惑,爺爺解釋道:“今天是重陽節(ji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重陽糕!薄班!”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爺爺已經(jīng)切好的一小塊糕,邊吃邊問:“那重陽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啊,爺爺你快告訴我吧!”
爺爺見我這么感興趣,就讓我坐在他身邊,竹筒倒豆子般把他知道的一五一十地說了起來。
古代,民間在九月初九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詩人的登高詩有很多,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9層,像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上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聽了爺爺?shù)脑,我了解了我們漢族文化是這么傅大精深,這讓我聯(lián)想起在學校里學過的'一首古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說得正是在重陽節(jié)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重陽節(jié)除了有“登高”和吃“重陽糕”外,還有喝菊花酒、插茱萸等豐富多彩的習俗。近年來,我國又把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ji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和助老的優(yōu)良風氣,使重陽節(jié)多了一層新含意。所以我喜歡重陽節(jié),它使我從心底里樹立起從小尊敬老人的好習慣。
【重陽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節(jié)作文08-24
重陽節(jié)作文08-24
重陽節(jié)作文08-24
重陽節(jié)作文08-24
重陽節(jié)作文08-29
重陽節(jié)作文08-29
重陽節(jié)作文08-29
重陽節(jié)作文08-29
重陽節(jié)作文08-29
重陽節(jié)作文08-29